《刑法论丛》第38卷共载论文22篇,秉承本论丛业已习惯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等刑法学诸多领域。
本卷特设“犯罪构成专栏”,收录了3篇文章。彭文华的“犯罪构成的符号学分析”一文借助于符号学的方法对犯罪构成进行分析,以逻辑范式为依据,将犯罪构成论体系划分为分解式犯罪构成论体系和合成式犯罪构成论体系,认为作为认定犯罪的符号系统,犯罪构成论体系并无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借鉴、吸纳其他学科的有益成分。该专栏同时刊载了松宫孝明教授的“构成要件的概念与机能”一文以及张小宁博士的评论文章“犯罪论体系与构成要件的机能——松宫孝明教授的‘构成要件的概念与机能’一文评析”。
本卷的其他栏目收录了下面一些优秀成果:
莫洪宪、张昱的“酌定量刑情节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及其完善”一文在对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节适用之利与弊,并提出了在此类案件中酌定量刑情节适用的完善建议
王秀梅、陈朗的“论国际刑事辩护‘平等武装’原则”一文对于国际刑事辩护中的“平等武装”原则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国际刑事司法中,“平等武装”原则的核心是被告人享有的公正审判权,它要求控辩双方具有程序上的实质性平等。
刘广三 、李艳霞的“从符号互动理论解读民营企业家犯罪”一文从符号互动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当前民营企业家犯罪产生的主体因素和环境原因,从“情境定义”的角度分析其急剧增长的缘由,挖掘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力图厘清民营企业家犯罪这一严重社会现象。
莱默·拉赫蒂的“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的国际化与欧洲化的趋势——对比较研究的挑战”一文对于刑法国际化与欧洲化背景下比较法和刑事科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