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设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案例与管理实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118066
  • 作      者:
    陈津生,曾永光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知识产权是人们智力劳动成果所取得的具有财产属性的权利。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和运用水平事关企业开创自主创新道路的实际成效,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适应知识、信息时代的战略举措。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中,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乃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主要动力源,也是企业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在知识信息时代,要实现企业持久、健康发展的目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势在必行。
  《建设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案例与管理实务》结合建设领域实际,介绍知识产权理论,并收集、选择了一些建设领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案例,供读者参阅,最后部分对建设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1)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制度不完善
  建筑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及其相关权利、未公开的信息(商业秘密)等,目前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和制度,企业的内部核心技术秘密很难得到有效保护:一是从业人员跳槽频繁,进入新企业后,这些技术秘密甚至商业秘密随之为新雇主服务;二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建设方往往把未中标的方案无偿给中标方以“优化实施方案”。这些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建筑市场,扼杀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增加了建筑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2)专利侵权纠纷日益增多
  近几年建筑业开发应用的新发明、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产权官司时也有发生。如建筑设计“盗版”、建筑产品仿冒、招投标过程中技术方案被盗用、建筑业软件被侵权等,这些问题往往是施工方在施工中使用涉嫌专利侵权产品和技术,订立承包合同中没有相关知识产权条款约定等,并且国内建筑行业技术创新水平普遍偏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许多企业靠抄袭、仿冒他人的技术或产品特别是专利技术生存,因此频发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3)行业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尚未建立
  建筑行业的侵权现象普遍、维权困难,是业内公认的事实。表现在领域内各环节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少人对《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了解不深,转承包合同中没有相关知识产权条款约定,政府部门审批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前置审查和把关。行业普遍存在有制造无创新,有创新无产权,有产权无应用,有应用无保护的状况。
  (4)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
  建筑业知识产权侵权的鉴定过程很复杂,企业申请了专利,要防止别人侵权,必须花较多的精力去辨别、收集证据,解决过程漫长,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客观上使建筑企业对专利保护的信心不足。另外知识产权权属分配困难,一个建设工程有开发、设计、施工、监理、总承包、参建、专业分包等单位参加,造成了知识产权保护困难。
  2.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建筑业知识产权现状滞后,有其行业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
  很多建筑企业重生产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即使有创新也层次较低。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科技创新环境有待改善。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在企业资质管理、招投标管理、评优工作中技术水平还不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市场体系不完备,很多因素干扰市场的规范竞争,取得市场效益不能有效依靠科技进步。
  2)科技攻关动力尚需加强。建筑行业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明显扭转,工程建设中采用新技术需征求建设、设计单位的意见,处于被动状态,发挥不出科技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3)基础性研究缺乏支持。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大、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程度不够,很多研究因得不到经费支持无法立项。如可再生能源开发、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建筑施工节能及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等研究工作都相对滞后于工程建设。
  4)投入得不到应有保障。建筑企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不稳定,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基本以自筹资金为主,会因经费问题受到影响。
  5)虽然目前国家对建设企业资质申请中有关技术中心的建设有了明确要求,但其认定和评价主要依据工业企业的模式,没有突出建筑企业的特点,在工作定位、考核评比等方面不相适应,造成技术中心的水平参差不齐,在企业经营与创新中没有充分发挥用途。
  (2)建筑企业知识产权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研发与市场开拓方面还有一些衔接不够的地方,研发成果的应用渠道不够畅通,企业之间或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水平不高。根据2007年调查结果,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企业授权专利实施率小于30%的企业占一半以上。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相对薄弱
  知识产权管理尚未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调查数据显示近80%的建筑企业没有设置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也没有专人来负责这项工作,90%的建筑企业没有对所拥有的品牌进行评估,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4)缺乏行业法规指导
  建筑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属于较为薄弱行业,没有具体的行业法令法规,2004年建设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导则》,针对勘察设计咨询行业内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规范,除此之外,对于建设领域的其他行业并没有做具体指导,例如招投标行业、建筑施工业、房地产业、施工机械行业等至今没有具体的法令法规指导、规范或强制规定。由于缺乏具有行业特点的、针对性的法规指导,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贯标活动难以落实和奏效。
  ……
展开
目录
第1篇 理论篇
第1章 知识产权侵权概述
1.1 知识产权概念
1.2 知识产权特征
1.3 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2章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表现
2.1 专利侵权行为表现
2.2 著作侵权行为表现
2.3 商标侵权行为表现
2.4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表现
第3章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与要件
3.1 知识产权归责原则
3.2 知识产权侵权构成要件
3.3 专利侵权主要判定原则
第4章 知识产权共同侵权责任
4.1 共同侵权行为的传统理论
4.2 知识产权共同侵权行为探讨
4.3 共同侵权最终赔偿份额的确定
第5章 知识产权的法律诉讼
5.1 知识产权诉讼种类
5.2 知识产权诉讼特点
5.3 知识产权诉讼的举证责任
第6章 知识产权侵权抗辩与反诉
6.1 知识产权侵权抗辩
6.2 知识产权侵权反诉

第2篇 案例篇
第7章 招标投标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7.1 招投标专利权侵权纠纷
7.2 招投标著作权侵权纠纷
7.3 招投标商标权侵权纠纷
第8章 勘察设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8.1 建筑作品侵权纠纷
8.2 雕塑作品侵权纠纷
8.3 软件设计侵权纠纷
第9章 建设施工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9.1 建设施工专利侵权纠纷
9.2 建设施工商标侵权纠纷
第10章 房地产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10.1 房地产专利侵权纠纷
10.2 房地产著作侵权纠纷
10.3 房地产商标侵权纠纷
第11章 建材装饰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11.1 建材装饰实用专利侵权纠纷
11.2 建材装饰外观设计侵权纠纷
11.3 建材装饰著作权的侵权纠纷
11.4 建材装饰商标权的侵权纠纷
第12章 建机设备知识产权纠纷案
12.1 建机设备专利侵权纠纷
12.2 建机设备商标侵权纠纷
……
第3篇 管理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