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69098
  • 作      者:
    封红梅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封红梅,河北邯郸人,重庆大学与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联合培养经济法学博士,现为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共建研究中心——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学、金融法制和信用法制。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温州民间借贷征信机制构建研究》(13NDJC029YB)、最高人民检察院年度课题《附条件不起诉对象的考察与管理》(GJ2013C21)、《附条件不起诉实证研究》(GJ2012D20)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时代法学》、《法治研究》、《甘肃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其中,《免检制度何去何从》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研究》选取“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理论方面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角度论证信用评级及其监管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回应金融危机后公众对信用评级业的质疑;制度方面通过梳理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变轨迹,总结出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而反思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背后的观念、体制和制度根源,最后从总的原则、立法展望、具体制度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提出构建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综合设想。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世纪以来,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信用评级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新型信用中介组织,其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环境方面,信用评级失灵频发、信用评级霸权猖獗。社会环境方面,公众开始对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产生质疑。法律环境方面,美欧一改20世纪坚持信用评级市场自治的立场,先后确立了对信用评级立法干预的新理念。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03年,国家在金融监管中大量引用信用评级结果后,信用评级需求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信用评级失灵的隐忧已经在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初显,“福禧短期融资券降级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样,信用评级霸权争夺中,中国也并不能“独善其身”。与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起步较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尚未成型。目前,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多为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立法分散、位阶过低。金融监管部门对于这个新兴的信用中介市场重视不足,没有统一、专门的监管机关对其进行监管,而且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依据对信用评级对象的业务监管权来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立法规范,由此形成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立法重复、立法空白、立法矛盾并存的现状。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立法分散、多头监管、评级市场准入标准多重、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位、创新产品评级制度缺位、评级引用监管制度缺位、债券和信贷制度不配套等诸多问题。本书希图能够实现或者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论证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消除公众疑虑;梳理美欧信用评级法制论证演进,借鉴美欧信用评级法制经验;完善信用评级法制理论研究,指导我国信用评级立法实践;治理信用评级失灵现象,遏制信用评级霸权行径。
本书选取“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意图在简述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文章除绪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是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属于整个文章的奠基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理论部分,研究思路是以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和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为支撑,结合学界关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废之争议,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第四、五、六章是制度部分,研究思路是以后危机时代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改革为背景,梳理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并归纳出可资借鉴之处,思考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综合建议。具体章节设计和内容安排如下:
绪论:简介本书的选题动因和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的一般解读。信用评级是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进行评定,以简明的符号揭示信用风险,为投资者、融资者、监管者等广泛的市场参与者服务的一种社会中介活动;信用评级具有信用和信息的融合、现实与未来的连接、定量与定性的统一、复杂与简明的转化等特征;信用评级具有信息资源整合功能、信用风险度量功能、投资决策参考功能、金融资产定价功能和金融监管辅助功能;信用评级在信用体系层次理论和序列理论中都居于核心地位。学界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调整对象的认识过于狭窄,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本书将其命名为信用评级引用关系应被纳入其中,因此,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应当是信用评级机构、被评级主体、评级引用主体和评级监管主体围绕信用评级、评级引用和评级监管行为而产生的信用评级关系、评级引用关系和评级监管关系;相应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也应当扩展,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应当被包括在内,因此,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应当包括信用评级业务法律制度、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和信用评级引用法律制度三部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调整的是一种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因此,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应当归属于经济法部门。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应当定位为效率和安全,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应当定位为安全。
第二章: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理论证成。从正面理论论证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认为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和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可以充分为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的存在提供理论支撑。依据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用评级是有效解决投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防范投融资市场信用风险的市场治理机制;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是有效解决监管主体与市场主体和市场主体与信用评级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监管绩效、防范信用评级市场信用风险的法律制度形式。依据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法治是适合陌生人社会信用特征的信用风险治理机制,因此,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是适应当今陌生人社会信用风险治理的新型法律形式。依据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的衍生物,当市场经济衍生出信用评级这种经济现象后,有上升为法律制度的必要。依据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信用评级市场的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对信用评级市场的干预必须法治化,因此,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是反映国家干预信用评级经济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依法干预市场和依法干预政府的统一。
第三章: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废之争及其评析。结合目前学界对信用评级存在的质疑、对信用评级立法干预的争议、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废除论的观点,按照从经济基础到法律制度再到具体制度的逻辑主线进一步从批判角度论证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从经济基础来讲,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利有正当的法权渊源,信用评级权是当代债权人知情权的实现方式;信用评级是信用经济、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安全;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从立法干预来讲,信用评级市场声誉机制的存在与政府干预并不矛盾;信用评级机构既是干预的主体,也是干预的对象;信用评级立法干预的潜在风险提出了科学设置干预制度和同时干预政府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否定对信用评级的立法干预;作为社会中间层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公共性和营利性两重角色的冲突需要国家立法干预。从具体制度来讲,信用评级引用法律制度有存在的正当性,因为它是适应政府职能社会化背景而出现的一种制度形式,是信用中介机构参与金融监管的制度落实,是优化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必要制度安排。
第四章: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与启示。按照本书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的新理解,对欧、美和中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首次梳理,将美国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30年代经济危机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初创期、70年代经济危机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发展期、2001年安然事件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繁荣期、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徘徊期;将欧洲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分为三大阶段:80年代的初创期、安然事件后的发展期和金融危机后的繁荣期三大阶段;提炼出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演进的启示:价值取向从效率为主到安全为主,立法模式从合并立法到单独立法,依据国情改革评级引用制度,制定创新产品评级特别监管制度。
第五章: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问题与根源。按照评级引用制度和评级业务监管制度两分的体例首次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梳理,提炼出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以下问题:立法分散、多头监管、评级市场准入标准多重、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位、创新产品评级制度缺位、评级引用监管制度缺位、债券和信贷制度不配套等诸多问题。信用评级法律制度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思想、体制和经济根源。我国从一开始就对信用评级存在认识误区,而且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缺陷和强制性供给模式的弊端也是造成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当前问题的重要根源。
第六章: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思考。从总的原则、评级立法展望、具体制度完善和发展趋势应对四个方面综合提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建议。总的原则方面,应当依据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引用与监管并重原则、干预与自治平衡原则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立法展望方面,我国信用评级立法应当采用单独立法模式,提高信用评级立法的位阶,制定单独的《信用评级管理条例》;具体制度方面,应当确立金融混业联合协调监管机制,科学制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规则,增设信用评级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增设金融创新产品评级监管制度,增设信用评级引用行为监管制度,改良债券、信贷等引用配套制度。在应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上,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培育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完善国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制定。

关键词: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国家干预;评级引用
展开
目录
目录

绪论00

一、选题动因与目的00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0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0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0


第一章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的一般解读0
一、信用评级0

(一)信用评级的界定0

(二)信用评级的特征0

(三)信用评级的功能0

(四)信用评级的地位0

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0

(一)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含义0

(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体系0

(三)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归属0

(四)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价值0


第二章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理论证成0
一、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0

(一)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0

(二)融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评级0

(三)评级信息不对称与评级法制0

二、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0

(一)陌生人社会、信用风险与法治0

(二)信用风险治理与信用评级法制0

三、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0

(一)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简介

(二)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的衍生物

(三)评级法制有助于法治经济目标

四、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

(一)经济法学国家干预理论阐释

(二)信用评级市场需要国家干预


第三章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废之争及其评析
一、信用评级质疑论的缘起及其评判

(一)信用评级质疑论的缘起

(二)信用评级存在的正当性

(三)征信及其相关制度完善

二、信用评级立法干预之争及其评析

(一)信用评级立法干预反对派的论据

(二)信用评级立法干预支持者的反驳

(三)信用评级立法干预正当之再论证

三、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废除论及其批判

(一)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废除论之主张

(二)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废除论之批驳

(三)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存在的正当性

(四)评级信息供给及评级认可之反思


第四章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与启示
一、美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

(一)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初创期(1931~1974年)

(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发展期(1975~2000年)

(三)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繁荣期(2001~2007年)

(四)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徘徊期(2008年至今)

二、欧洲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

(一)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初创期(1980~2000年)

(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发展期(2001~2007年)

(三)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繁荣期(2008年至今)

三、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演进之启示

(一)价值取向从效率为主到安全为主

(二)立法模式从合并立法到单独立法

(三)依据国情改革信用评级引用制度

(四)制定创新产品评级特别监管制度


第五章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问题与根源
一、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一)信用评级引用法律制度现状

(二)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二、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分散、多头监管

(二)评级市场准入标准混乱

(三)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位

(四)创新产品评级监管制度缺位

(五)评级引用监管制度缺位

(六)债券、信贷制度不配套

三、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问题的根源

(一)对信用评级存在认识误区

(二)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之缺陷

(三)强制制度供给模式的弊端


第六章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完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原则

(一)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原则

(二)评级引用与评级监管并重

(三)国家干预与市场自治平衡

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立法之展望

(一)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

(二)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立法位阶

(三)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

三、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

(一)确立金融混业联合协调监管机制

(二)科学制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规则

(三)增设信用评级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四)增设金融创新产品评级监管制度

(五)增设信用评级引用行为监管制度

(六)改良债券、信贷等引用配套制度

四、应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

(一)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国际化之动因

(二)国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立法尝试

(三)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国际化之应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