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57062
  • 作      者:
    吴长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吴长军,男,1972年12月生,山东微山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法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学术与社会兼职有: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流通法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市经济法学会理事、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劳尔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市重光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国美小学法制副校长、北京图南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务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社会法、流通法、公共管理。先后参与承担亚洲银行“中国金融产业反垄断法实施研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商务部“商品流通法框架草案研究”、商务部“美容美发业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等课题多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素保障与运行调节制度体系及法规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流通产业监管体制创新法制保障研究”等课题多项。发表《后金融危机时代煤炭产业发展的经济法治路径研究》(《法学杂志》)、《民主法治框架下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体制建构》(《法学杂志》)、《行政垄断的规制与反思》(《河北法学》)、《公权力介入流通产业的经济法考量》(《中国流通经济》)等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流通法制论坛》(副主编)、《涉外经济法》(参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参编)、《经济法概论——流通法律制度》(参编)等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研究》以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生成、价值、运行及构建为主线,研究一般理论框架、制度成因与源流,探讨基本价值和理念,分析我国相关立法及运行状况。从法律规范、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维度,探析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体系构建与完善路径。实体性抗辩规则及运行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市场进入抗辩、效率抗辩、破产企业抗辩和公共利益抗辩等,阐述其内涵、原理及适用条件。程序性规则及运行的研究,主要阐述申报、立案、审查、抗辩、裁决、公告和救济等程序性抗辩规则体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框架体系
  一、并购反垄断审查标准
  并购反垄断实质审查标准是指,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一项并购进行审查,综合分析评估其反竞争性或违法性影响时所依据的判断标准。审查标准一般有种:一是市场支配地位标准;二是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
  (一)市场支配地位标准
  市场支配地位标准是指,对并购做出禁止或者不予禁止的决定,是以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小以及并购是否形成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为主要标准,着重考查企业并购后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但蕴含着损害竞争的可能性,可能会对竞争秩序产生破坏作用。市场支配地位标准具有一定的明确性,能增强企业的法律预期。市场支配地位标准也存在不足,因为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并不必然会实施实质性限制竞争行为,由于市场进入、买方力量、濒临破产企业、公共利益等抵消性因素的存在,并购后企业可能不会实施垄断行为。另外,有些企业并购虽未增强市场支配地位,也有可能对市场竞争产生负面影响。
  (二)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
  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是以企业并购是否产生或者可以合理预见产生实质性限制竞争的后果,作为是否允许该并购的标准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滥觞于美国1914年《克莱顿法》。该法第7条规定,任何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并购其他人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如果该并购造成实质性减少竞争的效果。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并购反垄断审查标准呈现趋同现象,基本上采用或接近“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
  二、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步骤及内容
  反垄断执法机构审查评估一项并购是否实质性限制竞争,首先需要界定相关市场,对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然后对限制竞争影响进行评估,根据产业、产品的特点,从单边效应和协调效应角度分析并购潜在的限制竞争效应。同时评估买方力量情况;分析市场进入情况,评估是否存在进入障碍,进入能否及时、充分、可能,是否能够有效抵消限制竞争效应;评估并购能否产生足够大的效率以抵消限制竞争效应;评估是否存在破产企业抗辩等其他抗辩因素。最后,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对正反两方面效应进行权衡,以判定并购是否会对竞争产生实质性损害,从而决定是否批准该项并购。
  (一)界定相关市场
  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反垄断执法通常需要界定相关商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第一步界定商品市场。从需求角度和供给角度考察商品的替代关系。需求弹性考察的是消费者对某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而供给弹性考察的是生产者的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对某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第二步界定地域市场。
  ……
展开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一般原理: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解析
第一节  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框架体系
第二节  市场进入抗辩的内涵及原理
第三节  效率抗辩的内涵及原理
第四节  破产企业抗辩的内涵及原理
第五节  公共利益抗辩的内涵及原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考察: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追本溯源
第一节  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成因及效应
第二节  美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法律制度评述
第三节  日本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法律制度评述
第四节  欧盟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法律制度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价值目标: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实质正义与维护公平自由竞争理念
第一节  社会本位观: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立足之本
第二节  实质正义: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
第三节  维护公平自由竞争: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平衡协调理念: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多元价值目标的辩证统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状反思:中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立法与运行检讨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中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二节  规范分析:我国现行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立法检讨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中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运行检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方向:构建符合实质正义与公平自由竞争理念的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
第一节  法律规范:构建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原则和规则
第二节  法律行为:完善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的行为模式
第三节  法律关系:解析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第四节  法律责任:设计违反并购反垄断审查抗辩制度的法律后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