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4年.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73699
  • 作      者: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编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实施的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2014年反垄断界的重点行业:互联网领域、汽车市场领域,对我国有关行业领域中的竞争问题进行分析。
  此份报告系统、全面、针对性强,有实例有分析有建议,是与竞争政策和法律有关的各界人士分析竞争政策和法律的上佳的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4年)》是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汇集了会内外各方的智慧和研究成果而编辑出版的。本研究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发展历程和实施现状,详细分析了我国重点行业的竞争状况,综合评述了我国竞争法律的研究成果,密切追踪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法律与政策的最新进展。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4年)》在阐述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实施的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2014年反垄断界的重点行业:互联网领域、汽车市场领域,对我国有关行业领域中的竞争问题进行分析。本版《研究报告》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上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论证。并通过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竞争法律与政策的最新进展丰富了整个竞争法体系。此份报告系统、全面、针对性强,有实例有分析有建议,是与竞争政策和法律有关的各界人士分析竞争政策和法律的上佳的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垄断民事纠纷司法解释》第1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是指因垄断行为受到损失以及因合同内容、行业协会的章程等违反反垄断法而发生争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该规定仅列出了“因垄断行为受到损失”、“因合同内容、行业协会的章程等违反反垄断法而发生争议”这两类垄断民事纠纷,但并未对反垄断民事诉讼适格当事人的认定提供具体判断标准。法院仍只能根据反垄断法、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个案情形进行认定。根据民事诉讼法一般原理,应将诉的利益作为当事人适格的基础。①诉的利益处于稍高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之上的位置,使得法院能够超越单一、纯粹的实体法或程序法考量视角与问题意识,全面、综合地权衡原告诉讼请求所包含的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做出令人信服的判断。②因此,在认定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否适格时,法院需结合个案情形进行权衡和平衡。
  一、适格原告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新闻发布稿》提出:“只要原告有证据证明因垄断行为受到损失,或者因合同内容、行业协会的章程等违反反垄断法而发生争议,均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垄断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该解释只是再次强调了“有证据证明因垄断行为受到损失”、“有证据证明因合同内容、行业协会的章程等违反反垄断法而发生争议”这两类垄断民事纠纷,并没有为个案纠纷中适格原告的认定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引。法院仍应以诉的利益为基础,结合个案情形来认定原告是否适格。
  (一)垄断协议纠纷中适格原告的认定
  在垄断协议纠纷中,诉请确认协议无效和赔偿损失的“惠尔讯案”①、诉请确认协议无效的“雅克勤案”②中的原告是垄断协议参与者的直接交易者(或直接购买者);诉请赔偿损失的“强生案”③、诉请确认协议无效和赔偿损失的“娄丙林案”④中的原告是垄断协议参与者;法院均认为这些原告适格。现有争议主要集中于,诉请赔偿损失的垄断协议参与者是否应为适格原告。
  以“强生案”为例,原告诉请赔偿损失,但被告对原告是否适格提出了质疑。被告认为:“上诉人不具备本案原告主体资格。上诉人在本案中所指控垄断行为是在上诉人、被上诉人之间订立的限制转售价格协议,该协议由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共同订立、共同实施。根据《反垄断法》第1条之规定,《反垄断法》保护的是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不保护垄断行为参与者、实施者的利益。因此,有权提起反垄断诉讼的主体是遭受垄断行为损害的竞争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垄断行为参与者、实施者,故上诉人不是本案诉讼的适格原告。”该案法院明确否认被告的如是主张。法院认为:“首先,本案上诉人作为接受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协议的经销商,由于执行该协议而可能失去在最低限价以下销售的机会,进而可能失去部分客户和利润。另外,上诉人由于违反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协议受到处罚而遭受的损失,属于可能因垄断行为导致的损失。因此,垄断协议的当事人既可能是垄断行为的参与者、实施者,又同样可能是垄断协议的受害者,属于《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的因垄断行为遭受损失的主体范围。
  ……
展开
目录
·专文·
全面总结执法经验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尚明
反价格垄断工作取得新进展 许昆林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竞争执法工作回顾 任爱荣

第一章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制定和竞争合作的最新发展
第一节 竞争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最新发展概要
第二节 竞争法律和政策制定的具体情况
第三节 对中国反垄断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展望
第四节 竞争法律与政策的国际交流合作

第二章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实施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垄断协议的反垄断规制
第二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规制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第三章 中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制度及发展
第一节 反垄断民事诉讼中适格当事人的认定
第二节 反垄断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配置
第三节 反垄断民事诉讼中救济措施的实施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中一般条款的适用

第四章 我国有关行业领域中的竞争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国ICT产业竞争问题分析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反垄断研究报告
第三节 汽车市场竞争报告

第五章 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学术研究成果述评
第一节 反垄断法一般问题研究述评
第二节 有关垄断协议研究成果的述评
第三节 有关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研究成果的述评
第四节 有关经营者集中研究成果的述评
第五节 有关行政垄断研究成果的述评
第六节 有关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研究成果的述评

第六章 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法律与政策最新进展
第一节 美国竞争法律与政策最新进展
第二节 欧盟竞争法律与政策最新进展
第三节 澳大利亚竞争法律与政策最新进展
第四节 日本竞争法律与政策最新进展
第五节 韩国竞争法律和政策最新发展

第七章 案例分析
华为公司诉交互数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结语:反垄断法实施回顾与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