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柯的启蒙批判》:
4.詹明信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詹明信接受了曼德尔的观点,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化逻辑。“我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国家的市场;第二个阶段是列宁所说的垄断资本或帝国主义阶段;第三个阶段则是二次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可概述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这一阶段在六十年代有其集中体现,这是一个崭新的、与前面各阶段根本不同的新时代……与这三个时代相关联的文化也便有其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的艺术准则是现实主义的,产生了如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进步,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异'在不断地发生,于是第二阶段便出现了现代主义,而到第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②他按照社会发展分期的理论,给了后现代主义一种存在的合法性,并强调后现代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至少在我的用法里,它也是一个时期的概念,其作用是把文化上新的形式特点的出现,联系到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经济秩序的出现——即往往委婉地称谓的现代化、后工业或消费社会、媒体或大观社会,或跨国资本主义”③。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和文艺准则,反映了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标志着人的性质的一次改变。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首先表现为空前的文化扩张和文化工业的出现。其次,后现代理论作为一种后哲学,不再宣布发现真理是自己的天职和使命。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他人引导的社会,理论已经无法提供权威和标准,而只是以一种怀疑的态度进行不断的否定。它不再探讨什么真理、价值之类的话题,而是在一种语境中谈论语言效果,是一种关于语言的游戏,关于语言的表述,关于文本的论争。
詹明信认为,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的主要区别表征为深度削平模式、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性丧失、距离感消失等几个方面。深度削平模式即平面感,它要打破的是四种解释或深层模式:第一种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现象与本质的区分。这种内与外的对立使人的认识总是要由外向内深拓,最终现象被抛弃,内部深层才是目的。后现代主义与之恰好相对,只注意表面,只讨论作品文本,不涉及事物内在的东西。第二种是弗洛伊德的表层和深层模式,后现代主义彻底抛弃了表层下面深层压抑的说法。第三种是存在主义关于真实性与非真实性、异化与非异化的二元对立,后现代主义坚决拒斥从非真实性下面找到真实性的说法。第四种是索绪尔所区分的语言的所指与能指,后现代取消了这种对立和区分。也就是消除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立,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这实际上就是从真理走向文本,从思想走向表述,从为什么写走向只是不断地写,从意义的追寻走向文本的不断代替翻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