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95554
  • 作      者:
    万川, 任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想考公务员,在考公务员,考上公务员,当好公务员,必看的秘籍宝典! 

      80后公务员职场生存、进步法则,职场秘籍。十年一剑的职场心得,现实可行的职业思维,务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最具实用性的职场秘籍。
  直面困惑与问题,提供解决方案。12种职场方法,12个专题秘籍,32个职场问答……教你如何面对诱惑、走出迷茫、突破瓶颈、提升能力、快速成长!
  作者多年公务员核心部门重要岗位历练,对公务员职场有全面认识和深刻思考,针对广大年轻公务员成长和进步,提出的都是绝对管用的秘籍方法。
  中央党校教授、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班授课讲师 毛卫平 作序推荐。绝对正能量职场实用手册。

展开
作者简介
  万川,80后公务员,公务员省考上岸,公务员10年,多岗位工作。目前某省省直机关综合部门任职,经济学博士在读。
  任平,80后公务员,公务员国考上岸,多岗位工作。目前中央国家机关综合部门任职,金融学博士。
展开
内容介绍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源于公务员论坛“QZZN”上270万点击的技术帖《公务员:七年》,是80后公务员十年职场历练和职业心得的总结与分享。
  作者万川、任平结合在省直机关、中央机关的工作经历和职业沉淀,以80后公务员的视角,围绕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实现进步这一话题展开,总结了年轻公务员的成长路径、工作方法、自我学习、心态平衡、时间管理、人际交往、面对困惑等各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想法与干法》,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正文十二章,分享了年轻公务员的职场方法;二是职场“秘籍”,以专题形式总结了十二个方面的资料和思考;三是职场问答,以对话形式解答年轻朋友们在考公务员、做公务员时的具体困惑和问题。
  因内容非常切合80后、90后公务员的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被誉为年轻公务员的职场秘笈和成长枕边书。

展开
精彩书评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是年轻公务员的工作指南,源自万川、任平两位作者十年磨一剑的经验沉淀,是对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的原景再现。书中所描述的正是你我必将发生的,而点击量超过260万的QZZN精华帖,也彰显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相信这本书会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成长!
  ——公务员考试专业论坛QZZN超级版主 田老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 “场”与“破场”,第一目标
  马克思以“商品”为切入点,展开了《资本论》的论述,我思前想后,最后以“领导”为主要内容写第三章和第四章,想必大家能够理解。作为新入职场者,领导可以说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更有甚者,他就是未来的你,你就是年轻时的他。不管承认与否,客观规律如此。算一算我自己,和领导、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家人的时光。
  宏观全局上,领导可以影响你的理想、目标,影响你的道路选择,甚至影响你的人生轨迹;具体而微者,他能影响你的想法、心情,影响你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你的生活乐趣。公务员工作是协作性工作,我们在职场的位置,往往是“手”、“脚”、“口”,有时候也当“耳”,甚至是一部分的“脑”,但真正的“大脑”和“中枢”,只能是领导。领导的认可和否定,赞许和批评,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工作标尺。他具有决定权,同时,为了实现他的决定权,组织上赋予了他一定的奖惩权。这些,都将影响我们。
  初入职场,觉得领导,无论是直接领导,还是大领导(我在省直部门,直接领导是处级,大领导是厅级),都有一种“场”。虽然很难描述,但似乎真的存在。这种“场”,让你在他的面前有一种“紧张”和“失措”的感觉,似乎你永远和他有很远的距离。有时候是因为他的想法和你的不一样,有时候是他突然的批评或表扬,有时候仅仅是沉默或是不经意的表情。这就是层级和位置带来的区别,你对领导的关注将永远大于他对你的关注。职场的第一阶段,很多人说是要做到和单位同事关系融洽,但我认为,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是需要消除这种“场”,因为只有“场”消失了,才意味着你和领导距离的拉近,才意味着相互间了解和信任的开始,只有这样工作才算真正起步,职场也才刚刚上了正轨。
  《科幻世界》上有一个神一样的作家,大刘。他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叫《三体》,应该有人看过,里面提出“面壁”和“破壁”的概念。我很欣赏。借鉴一下,这章就叫“场和破场”吧。
  “破场”的时间有长有短,那本著名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最近被拍成电视剧,主人公池大为“破场”的过程天雷地火,花了整整十年时间。但一般人也就一年左右,我的第一个岗位如此,我的同学们也大致如此。我的第二个岗位大概只用了半个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个岗位的领导比第一个岗位的级别更高、责任更重,能力更强,个性也更鲜明,我能短时间进入角色,应该得益于对规律的把握。
  “破场”是调整自己的过程。公务员职场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大概有四点:
  一是心态端正。领导虽然位高权重,看似距离很远,年龄上也就是我们的父辈,想一想在家里如何和长辈打交道,就以这个基准,以父辈之礼待之,礼貌、尊重的同时,也无须“过于”谦虚、懦弱和退缩。
  二是细心观察。沉默和耐心是公务员职场的永恒武器,但沉默的同时,更要学会观察。看领导如何说话,怎么做事,如何待人接物,有怎样的性格,工作上有怎样的目的和重点,有如何的轻重缓急。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用心感悟。
  三是正确行动。一般来说,会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要想在领导前面,做在领导前面,领导的需求就是你的工作。这些话当然没错,但是,我想说的是,领导的需求也有层次之分。比如你有两个手下,其他各项条件相同,只是能力上有区分,一个能够在上楼前帮你按下电梯,另一个能主动帮你搞定明天面对更大领导的汇报稿,并且让更大的领导赞赏有加,你会觉得哪个更重要?所以这里的忠告是,当然要做领导的手,做领导的脚,主动为领导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更要学会做领导的辅助“大脑”,学会帮领导想办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个就叫作能力。
  四是领导之外。一直以来,我都在说领导,但千万别做成厚此薄彼,因为领导对你的看法,除了他自己的观察,也来源于其他人的看法,就像别人无意的一句话,或是办公室、餐厅、车上几个人不经意的议论。中国历史上和民间历来对此很有研究,并有个著名的专有名词—“做人”,题目太大,后面再说吧。但是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在我看来,似乎是最好的方法。
  最后再说一点,一个反面教材。现实中我见过不少,历史上也有。小说、电视和电影上,大家也都看过很多种版本的雍正和年羹尧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点,“破场”之后,很多人头脑发热,或是和领导称兄道弟,或是居功自傲,抑或是没有了那种上下级之间的尊重、礼貌和距离。这个,我是明确反对的。要永远明确自己的位置,永远记得上下级关系,永远记得尊重,永远保持自己的谨慎。领导和你亲近叫作平易近人,你和领导随便叫作没大没小,这就是公务员职场上下关系的辩证和统一。

  第四章 学者和江湖,领导的分类
  模仿是进步的开始。公务员职场更是如此。
  上一章说如何和领导处理好关系,这一章讲讲向领导学什么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领导的必备素质,什么又是领导的必备能力,他工作如何推动、遇事如何处理、危机如何解决,他的“场”是如何形成的,他在职场上有怎样的直觉和核心竞争力。
  初入职场,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信息的失真。当你真的想向领导学习时,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比如我,三代贫农、根正苗红、白手起家,对于官场领导的认识,来自小说、电视剧和父母亲戚的传言,家里亲朋好友都是工人农民小知识分子,他们对政府官员、领导干部能有怎样的认识?无非忠者大忠,刚直不阿、两袖清风,为民做主、伸冤请命;奸者大奸,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贪污腐败、吃喝嫖赌。加之官场小说的影响,对坏人的印象似乎还深刻一些。所以,第一印象就有问题,还没开始工作,心理先失衡。在“破场”之前,距离远、规矩多、面纱重,看领导看不清。“破场”之后,真实一些,但是影响仍在。有一些所谓“好心人”还会告诉你一些“内幕”—某某领导的父母亲戚是谁谁谁;哪位更大领导是他的“伯乐”,等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等“公考”进入的公务员,出身寒门、无权无势、无枝可依,更无像郭靖、杨过、虚竹、张无忌这样的机缘巧合,结缘高人,徒有一颗想上进的心,岂不是折磨死自己?
  七年之后,再看这个问题,心态平和很多。
  心态的改变来自于阅历的增长,七年来认识了很多领导,也接触他们的私人生活,发现他们既非大忠,也非大奸,就像你我父母长辈一样,是平常的人。在省城、在北京更是如此,或许县处、厅局级领导只是一个路边散步骑车打的、超市里提篮子买菜的路人甲。在他们的仕途里,那些“外力”的影响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但各种“传说”往往具有想象成分,喜欢夸大其词。个人成长,机遇、提携当然非常重要,但可遇不可求,这些抓住机遇者的背后,付出的汗水、打下的基础、练就的能力却不被人知。
  更重要的是,我也见到几个一定级别的领导,和你我一样,寒门白手,独自打拼,直接证实了公务员职场有这样一条成长道路的存在。
  说得有点远,回到本章的主题“学者和江湖”。这个命题来自于职场初期发现,他们的特征是如此不同和明显,如果对“领导群”进行分类,这样的命题一定成立。
  “学者型”领导,特点在于办事认真、细致、钻研,对业务、理论较真,颇有些学究气质。搞文字综合的,会在字、词、句和篇章上反复推敲,不厌其烦,不断改进;搞会务接待的,会在来去行程、讲话顺序、一个设备,一个席卡上反复琢磨,前有先试、后有预案,力求完美;搞业务的,往往成了专家,理论上在报纸杂志,甚至学术期刊出些文章;有些善于实战和操作的,对一些问题看法深入、情况熟悉、见解独到,更是叫人叹为观止。
  我曾经和两位当过县委书记的领导一起吃自助餐,四人小桌,两个老头面对面吃,我坐一旁。席间,他们聊起了“防汛”。本来以为他们说说夜间巡堤、转移群众,严防死守的责任制,再谈谈临时查岗,把不在岗的乡镇负责人就地免职,化解因水淹带来群众困难之类就算了。但最后他们谈起的是来水面多少,去水面多少,冷热对流,天气预报准否,降雨量多少,水位上涨多少,沙土和黏土的区别,点状出水点与带状出水点的不同,在何种情况下应用油毡去盖,在何种情况下用沙袋去堵,在何种情况下要派人下水做单点单防,在何种情况下即使堤坝漏水也无关大局,但出现何种情况下围堤一定难保,必须考虑后路、退路和群众转移。他们两人一个是搞文字出身,一个貌似是哲学专业的,都不是水利水文的专家,也从没在水利部门工作,就是曾经干过防汛、并深入研究过,两人谈起来真是有共同语言、投机投缘啊,那种业务精熟精深,思路清晰,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佩服。
  “江湖型”的领导则有意思一些,人头熟、圈子广,网络大。为人或豪爽,或平易,或亲和,或诚信,善于与人打成一片。有的一呼百应,颇有些江湖上“带头大哥”的味道。无论公事、私事,他可以通过联系、沟通来推动和搞定。说实话,工作之初,对这种饭局多、电话多、来人多的领导我曾有反感。但等到有一天,单位有一项工作的事情,我们单位牵头,其他单位协调,由我负责。自己单位好说,可是其他单位,我是左也协调不好,右也协调不好,上面催起来限时办结、急如烈火,那边按程序还要等半个月。结果一位领导帮我打了一个电话,请一业内人士,指点一二,当天就搞定。至此,我总算明白人脉的作用,也明白自己认为他们不务正业其实有些单纯和幼稚了。有些人脉的作用,不一定是打招呼、递条子,而是重在了解信息、程序、手续、进度,明白情况和用力方向,使用巧力。
  在机关里,这样的人很容易区分出来,以上是大致的分类。存在即合理,这两种类型都是公务员职场环境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博弈使然。至于具体每个人最后成为何种类型,应该和他自己的个人性格、成长经历、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关系。我猜想,一些比较内敛、内向的人,就很难变成“江湖型”的领导。
  虽然领导是我们的榜样,但也要看到这两种类型都可能存在路径依赖、失之于偏的情况。前者,“学者型”领导,由于偏重业务钻研,就可能造成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的情况;也可能由于自己能力强做得好,对下属要求过高,甚至超出合理范围,包容性弱;或是自己能干,就忽视团队协作,考虑他人不够。因此,会有人背后说“书呆子”、“只会做学问”、“傲气”、“难相处”等。
  后者,“江湖型”领导,如果主要精力只搞人际关系,完全不顾及业务,不思考问题,工作无建树,没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样会有人背后议论是“不干事”、“官混子”、“官油子”等。而产生了这样的负面舆论,是一定会反过来制约自己发展的,我也见过不少。所以,真正的大领导都是两者兼顾的,只是,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我就有幸给这样一位老领导做过下属。他是父辈,平时电话很多,来人不少,信息通畅,在各种场合中完全驾驭得住局面,与不同的人相处中也绝对把握得好分寸。共事之初,正当我想用“江湖”二字下定义时,他突然对我说,小万,你辛苦点,咱俩加个班吧。然后,各吃两个烧饼,5点半到10点,研究文件、讨论材料。中间如有不懂,他还发挥人脉优势,直接电话请教专家。后来司机告诉我,叫上我之前,他一个人早就开始了,连续好几天独自在办公室干到10点。先让司机回家,9点半再来接。等这次加班结束,我走在回家路上,自知这将成为常态,夜风拂过,略带微寒,万籁俱寂,些许疲惫。上面星斗满天,下面感慨满怀。
  今天说的是领导,其实就是说自己。我们这群公务员队伍的底层人员,机遇、出身上非主观可以决定。但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仍由自身。子曰:“行有我师,善而从之,不善则改。”遵循前人的脚步,于“业务”和“人际”上多下功夫,积跬步至千里,积细流成江河。事一件一件地去做去钻研,人一个一个地去认识去相处,内外兼修,就是王道。

  第五章 政务和事务,two roads
  某年某月某一天,网友古灵姑娘对帖子阅后批示:“万川同志:写帖子的目的,在于方法、在于有效、在于实用!”哈哈,我觉得,她这“三个在于”的重要批示,说得好。年轻公务员发展才是硬道理,徒徒考虑理想,不如起而行动,反正是白纸一张,退无可退,无须再退,怎样都是前进。至于理想的建立和调整,可以在行动中进行,并行不悖。因此,今天就说说具体的东西:路径选择。
  第一还是设立目标、明确定位。我得先问几个问题。
  起点是你,某岗位小兵甲。问题是,这个岗位在整个公务员体系中,在于何处?
  终点呢,是你心中的某个理想。同样的,这个理想的岗位,在整个公务员体系中,又位于何处?
  你到底要朝什么方向前进?
  都说公务员体系是个庞大的体系,这个庞大体系又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和核心组织起来的?
  最后,套用《武林外传》中,吕秀才绝杀姬无命的一句话:你是谁,谁又是你,你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哈哈!
  嗯嗯,各位读者,请不要抓头,不要生气,不要崩溃,不要喷血。请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我给大家稍稍简化一下。
  先普及公务员体系的基本知识。公务员,衡量进步的主要标准是职级—从24级的科员到1级的国家总理。但光职级不够,更要看岗位,而岗位又是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决定的。
  公务员的管理体系是一个立体矩阵(就是黑客帝国里面那个matrix啦),主要包括两种:垂直和水平,俗称条条和块块。
  条条就是以业务划分的垂直系统,比如中央有国土部,省里有国土厅,市、县有国土局,乡镇还有国土所。最高是部级,依次是厅级、处级、科级、股级,整个国土系统就是一个条条。
  块块则是以管理面来区分,多以地方区域来定,如某市范围,有市委市政府,有人大政协,有市直部门,有市辖区县,这样的一个面,就是块块。
  一个具体岗位,任何一个点一个部门,都可能受到来自条条和块块的交叉管理和双重领导,还是以国土为例,某市的国土局,既是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也是省国土厅的下属部门,不同事项有不同的上级。
  啰啰唆唆说了这么多行政管理的背景知识,再加上前面的哲学问题,估计早就有心急的同学要爆起来问:拣要紧的说,告诉我谁最大就行了。嗯嗯,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这句模仿了皮卡丘里面的台词。前几年自己看皮卡丘,现在要带儿子看了,嘻嘻):无论是条条还是块块,管理核心是党政班子。一个地方的政治核心是党政班子,一个部门的核心也是党政班子。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就是班长,党委书记和行政长官,简称党政主官。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部门和地方平级的情况下,如何排序?比如一个县长和一个市局局长,谁前谁后?职级上肯定是一样大了。但是,一般说来,地方主官权力、责任、义务、位置相对来说要重于部门(当然也有一些部门的主官是常委,则另当别论)。比方说市里,书记县长和市直局长都是处级,但位置就前后有别,这一点,党政机关通讯录也可印证。
  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容我做一小结。整个公务员体系,分为地方和部门。由于地方管综合,部门管单一业务,因此,我个人认为,地方难度难于部门,地方责任重于部门。而地方的一把手是党委书记,二把手是政府长官。如果你想要一个很大的平台为老百姓造福,在职场中谋取进步,想在你的人生中留下一些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职场目标应该设定为地方党政班子,这就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核心。
  必须补充两点:第一,关于刚才说为百姓造福,我诚心实意说的这句话。其实为公务员,特别是为领导,理想真的不能放弃—无论是共产主义理想还是“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儒家理想,这点火,都得在心中不灭。在地方主官位置上,如果抱着自己得实惠谋私利的思想,那我给你指引的目标和道路只会指向毁灭,从肉体到心灵,甚至牵连到家庭。最近反腐力度这么大,不少人从高而落,也是个印证。某种意义上说,做领导是高风险行业,但这种风险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第二,作为公务员,不少人可能只会在一个部门里,为副股长、股长、副科长、科长这样的中层或底层职务尽全力打拼,干不上我所说的政治核心。这没什么,非常非常正常,万川小同学也是一样一样的。但是,身不能至,心需往之,不知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得明白,真正的、核心的领导岗位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坐标。做公务员,行政体系是庞大的,个人位置是渺小的;过生活,命运是强大的,个人力量是渺小的,这种反差,足够我拿一辈子来敬畏和感叹。
  好,我们继续。知道了逻辑和方向,我们看看具体的路径选择。还是从表象到实质,从没头脑到不高兴吧。从最简单的说起,简历。大概每一个做公务员或想做公务员的,都曾经对公示的领导干部的简历感兴趣过吧。
  “某某某,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某地方做某某事情。”过了几年,又在其他岗位干其他的事情,如此类推。人生化为几步,最后就走上领导岗位,似乎公务员职场就这么简单。
  简历就是经历。下一个问题呼之欲出,哪些是必需的经历呢?表面上看不出门道,答案五花八门,内行外行都有说法。我早期听到一个最牛的说法是:“这个人上道了。”说的人一本正经,听的人一头雾水。但今天想想,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多拿一些简历来分析比较似乎就有些端倪:某些部门更容易指向地方的领导岗位,比如说两办、团委、组织人事、发改、财政这样的部门。而某些部门则很少在领导的简历上出现,比如说国安部门、地方志、质量技术监督、一些民主党派,再比如上周和我聊过的一个兄弟,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专门搞药品监督,等等。
  这两类岗位具有实质性不同吗,区别到底在哪儿?我认为,区别在于距离政务核心的远近。距离政务核心较近的岗位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综合。这样的岗位需要大局观和统筹能力,而不局限于具体业务,像党委办,政府办,党委的政策研究室等。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特别是文字工作,要求你从全局、通盘思考,理解各个部门之间的独立利益和关系,以及全局性角度来统筹协调。举个例子,以后有的同学考进了总工会,肯定天天忙着为职工利益出台文件,但其反面就是压缩企业的利润;有的同学考进了中小企业局或是工商联,天天为优化企业生存环境呼喊奔劳,其中也不可避免提出,减缓最低工资上升速度,压缩社会保险等利益主张,其反面就是减少工人利益。但两者对比着看矛盾就出现了,如果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利益究竟如何平衡,分寸又如何把握?这就是综合部门需要研究的事情,这也就是思考和统筹高度的不同。
  二是前沿。什么是发展最前沿的问题?经济!那么经济建设一线部门自然具有优势。比如发改、财政、经信甚至是统计部门,基本上是和经济大局共起同落,决策者自然最关注。当然,还有战斗在最前沿的经济开发区和招商部门,作为实际操作部门,虽然苦些累些,但具有最强的运作能力。此外还得考虑到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和瓶颈部门,还有大的国企,比如土地部门、金融部门(不光是融资平台、金融监管,也包括银行),现在发展第一制约是资金、第二是土地,如果你练就了超强的破解瓶颈的能力,不出头也难;再比如一些特殊地方,由于经济上有特殊性,依赖某种特殊的产业和资源,因此,相关的农业、林业、资源、安监等部门也会更重要。
  三是政治。两类,一类是政治核心部门,俗称作“人的工作”的部门,典型的就是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意义不言而喻。另一类是历史形成的,群团组织。最典型的就是共青团组织,其职能定位就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年轻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然占有先机。
  这就是贴近政务核心的部门,我称为第一条路:政务性!
  第二条路,第二大类,我称为“事务性”岗位。其特点就是专业性过强,从全局全盘看,位置有一点儿偏。比如前文提到的食品药品监督,网上遇到个兄弟就是做药品监督的,就拿他做例子。为什么他会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第一,因为业务性过强,打交道少、媒体报道少、一般人了解不多,部门神秘性较大。如果不在药监部门,你日常听说过药监部门有哪些文件哪些规定,有哪些业务职能,有如何的程序流程吗?知道药品监管到底是管药厂(生产环节)还是药店(流通环节)吗?虽然我平时比较注意留心各方面的知识,但对此,还“真心真心”不知道啊。上次遇到这个兄弟,就提出了以上的问题,他给我扫盲很久,也显示出这个部门和我的距离。第二,如果你是一个大的决策者,你放心把一个地方的全局管理权,交给一个只在某个具体岗位工作过,“业务”性过强的人吗?从职业特征看,让一个从来只管药的人去管全局,你觉得合适吗?
  以上,就是对政务和事务的基本评价。目的是让大家看了,更加明确自己现在的位置和未来的定位。这样的分类和思考中,我比较了国外体例。在英美法系国家,分得似乎更清楚、明白和严格:一种是政治家,总统、州长、内阁、议员、党派主席,以及他们的工作班子和竞选班子,这些人就是做政治的。另一种是政府雇员或者也叫“公务员”,他们和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差不多,但不和内阁、党派共进退,稳定性强,业务性强,政治性弱。在制度规定上,就没有设定其“政治前途”,他们工作的目的和打工是一样一样的,就是拿一份稳定的工资,退休有保障。
  说完岗位的“政务性”和“业务性”,我得说明几点:第一,以上岗位划分只是从单一角度,其中并无任何优劣判断。任何岗位,对人民有益,让自己有收获、快乐和成长就是好岗位,事实上,我个人就很希望在一个业务性强的部门做一个学者型的公务员。(可参看后面,职场问答31:“万川为什么想当个专家?”)
  第二,我在划分时只抓住了大的特点,但其中有不少“中间地带”。比如说公安部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司法部门等,只能说他们基于政务和事务之间,从道路上来看,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第三,从增强综合性的角度看,多岗位锻炼是避免业务单一性的有效方法。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很好的经历。
  第四,对一些想“从政”的同学,我要说的是,公务员职场非常辩证。已经在相对综合性和核心部门的同学,无须骄傲,因为这些地方真正的强手如林,卧虎藏龙,出人头地也不容易;而那些已经在业务性强的部门或是准备报考业务性强的部门的同学们,也无须气馁,动力和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毕竟我们都只是一颗颗种子,被撒在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由不得我们控制,也不重要;但朝着阳光,不畏险阻,向上生长才是人生和生命的全部意义。
  ……

展开
目录

序言/001
前言/001
第一章 继续还是放弃,写在最前言/001
第二章 笔试和面试,各有绝招/005
第三章 “场”与“破场”,第一目标/011
第四章 学者和江湖,领导的分类/014
第五章 政务和事务,two roads/018
职场秘籍一:年轻公务员职场十“悖论”/023
职场秘籍二:公务员职场推荐十资料/028
第六章 做事和做人,what’s the question?/034
职场秘籍三:年轻公务员职场推荐十本书/044
第七章 神形兼备,表达之道!/051
职场秘籍四:与若水同学关于文字工作的交流/078
职场秘籍五:文字工作十误区/085
第八章 积累和机遇,以时间换空间/095
职场秘籍六:公务员职场推荐十影视/118
职场秘籍七:一场完美的遴选考试的十要素/128
第九章 对手和朋友,谁是谁的谁的谁/133
职场秘籍八:那些年,那些智慧语言/143
第十章 轻重缓急,三头六臂的秘密/148
职场秘籍九:我的考博资料单/172
第十一章 孔子和老子:遥远的智慧/180
职场秘籍十:子贡同学的缺点/197
第十二章 喜相逢,酒杯伴哲学/200
职场秘籍十一:八项规定、中办通讯和之江新语/221
职场秘籍十二:预言!道路和梦想!/225

职场问答/230
1.如何考虑考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30
2.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职场选择有何不同?/230
3.选调生职场有无优势?/231
4.工作中遇到抢功情况如何处理?/232
5.业余时间是应该分配给社交还是学习?/233
6.大学生村官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思路?/234
7.公务员遴选的消息来源有哪些?/235
8.一道具体的面试题。/236
9.一个年轻公务员应酬方面的小问题。/237
10.一个履行工作职责的问题。/237
11.应酬可以不喝酒吗,该如何做?/238
12.考上公务员能解决房子问题吗?/239
13.成为公务员的理想和动力的讨论。/240
14.关于两道公推考试笔试大题的讨论。/241
15.关于《改革内参》的运用问题。/245
16.这种事情做不得。/246
17.在职研究生和考博的资格问题。/246
18.公务员职场的选择和彷徨。/247
19.计算机专业在公务员职场上的前途如何?/250
20.村官和事业单位之间如何选择?/251
21.研究生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之间存在矛盾吗?/252
22.两条路如何选择?/253
23.参公单位是怎么回事?/255
24.法律知识学习途径是什么?/256
25.口无遮拦怎么办?/257
26.刚刚工作有点害怕怎么办?/258
27.《改革内参》的订阅方式。/259
28.还是计算机专业工作和转型问题。/259
29.工作和生活都有压力,如何选择?/260
30.想去读研究生怎么办?/261
31.万川为什么想当个专家?/261
32.总是浪费时间怎么办?/262

后记/265
推荐语/268
网友口碑/26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