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仁行天下:儒家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46533
  • 作      者:
    周长志, 徐汝淙编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评介儒学的普及性读物。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最全面、最集中、最持久、最权威的体现。它的体系涵盖了修炼个人、经营家庭、治理国家、奉献世界的丰富内容。它的核心是“仁爱”,具体含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核心价值观是仁德向善,讲信修睦、进取自强,求治创新。
   千百年来,儒学的基本精神已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之内,铸入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对它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审视挖掘和转化的功夫,使它更适应我们新时代的要求,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树立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社会和儒学的诞生;
 儒学的核心和体系; 儒学的思想精华和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历史性选择;
 儒学社会主体地位的成功确立和两汉社会;
 儒者群体和唐宋社会;
民族大融合中的儒学;
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需要儒学,世界需要儒学



展开
精彩书摘
  春秋末期鲁昭公六年或七年,即公元前536年或535年的一天,鲁国都城季氏门前车水马龙。人们一个个下了车子,进入季氏府邸。原来,这里在举办宴会,招待社会名流。这中间发生了如此的一幕: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腰上还系着孝带,要进入季氏府邸参加招待宴会,却被季氏的管家拦住了,说那少年并不在被邀之列。少年只得退去。
  季氏是当时鲁国三个权势人物中最有权势的一个。如此,季氏举行招待会,人们都挤着进去,就很是自然了。至于我们看到的那位少年参加这样的一次活动,其动机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被挡在门外,或许使那位少年深受刺激,早已萌生的志向抱负被强烈地调动起来,他开始了自己的奋进历程。
  到年老时,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讲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了,那位少年就是孔子。
  说“十有五志于学”,那么,具体是一些什么因素促使孔子立下了学的大志呢?他学的东西有何种难度,竟然学了15年,到30岁时才学成了呢?他又钻研了10年,到40岁时才大彻大悟明白事理,得以“不惑”了呢?孔子所钻研的,是有关人的大学问,是有关社会的大学问。
  我们现在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乱局,社会充斥着贪欲、欺诈和残忍。当权人物一个个人头落地,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的人们对这种社会状态态度各不相同。第一种人根本不管社会情况究竟如何,大家怎么过,他就怎么过,随大流;第二种人对乱象不满意,但觉得没有办法改变,得过且过,或洁身自好;第兰种人是,既然看到社会如此糟糕,世界如此无道,就想尽办法加以改变。
  孔子属于第三种人。他看到了乱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容乱象如此发展下去,下决心加以改变。
  他不认为人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于是,他对社会的种种乱象进行了观察:这些现象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性质?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要铲除它,采取什么办法?如此等等,他非要弄出个道理来。最后他弄明白了这些乱象的性质,弄明白了乱象产生的根源,也找到了铲除乱象的办法。他下定决心按照自己的办法行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孔子年老时所说的“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就是叙述自己在考察、钻研这些问题过程中所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状况。
  至于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孔子有如此的志向和气魄,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大概与他的身世有关。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到孔子第五代祖先木金父时,宋国宫廷中的矛盾纷争加剧,孔家为避难离宋奔鲁。
  此后家境渐渐衰落。孔子的父亲叔梁讫在鲁立有战功,得到了采邑——陬,叔梁讫也成了“陬邑大夫”。叔梁讫得到采邑时已经63岁。
  他先娶施氏,有9个女儿,没有儿子。为了得到儿子,叔梁讫纳妾,有了一个儿子。但那孩子生来残疾。在古代,残疾者继“大夫”之宗庙欠妥。于是,叔梁讫又娶颜氏。当时,颜氏还不到20岁。她就是孔子的母亲。
  生下孔子不久,叔梁讫就去世了。颜氏带着孔子离开陬邑,迁到都城曲阜的阙里。父亲的去世,使孔子一家沦落成了平民。
  孔子既没有上学的记录,也没有拜师学习的记录。他少年时的学问,是他母亲教的。
  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孔子的母亲去世。开头我们看到的一幕中,少年孔子腰里系着孝带,就因他的母亲刚刚去世。
  “高贵”的家庭背景和“低贱”的平民身份,在孔子身上同时并存。这就使他既能接触到鲁国的上层人物,了解到上层的有关事物;又与下层百姓有紧密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疾苦。
  他所体察到的巨大的贵贱反差可能构成了对少年孔子的一种激励。他要了解社会,研究人生。而鲁地,尤其是都城曲阜,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孔子所尊崇的虞舜就来源于鲁地。周公的儿子到鲁就国,带着大量文化资料,他在那里治理多年。这就是说,鲁地不乏孔子所需要的历史文献。孔子在考察,在思考,在钻研,经过许多年孜孜不懈的努力,最后成就了自己的大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和儒学的产生

第一节  孔子对社会的观察

一、现实社会的乱象与上古社会的美好
(一)现实社会的乱象
(1)战争频乃
(2)宫廷乱象
(3)百姓遭难
(二)上古社会的美好
(1)贤者当政
(2)百姓得福
二、“天下为家”出现后发生的现象
(一)开国之君有道
(二)末代之君昏庸

第二节  孔子对古代制度的考察

一、“家天下”出现后,发生的社会现象
二、在“家天下”的情况下,是什么曾使国家得以治理,天下得享太平

第三节  孔子对人的观察

一、上古社会美好,开国之君有道,源自哪里
二、实现社会混乱,末代之君昏庸,源自哪里

第四节  孔子对上古社会传统理念的考察

一、关于仁德
二、关于民本理念
三、关于重德理念
四、关于天命观

第五节  从关于“大同”、“小康”、和“大顺”的论述,看孔子创建儒学的思想脉络

一、“大同”虽逝,但其美好状态依然可成为未来社会的滥觞
二、“小康”是礼制社会,坚持下来是值得的;但只有“礼”并不能保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需要建立一个“使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的“大顺”世界。而这样一个世界,依然需要礼,但它必须由“德”做支撑。“大顺”就是一个崇德向善、讲信修睦的社会

第六节  从“礼”到“仁”,标志着儒学的诞生

第七节  孔子弟子和孟子对儒学的贡献

一、孔子的弟子对儒学形成的贡献
二、孟子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章  儒学的核心和体系

第一节  儒学的核心

一、“仁”是什么
二、“仁”是儒学的核心

第二节  儒学的体系

一、关于修身
二、关于齐家
三、关于治国
四、社会愿景

第三章  儒学的思想精华和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儒学的思想精华

一、仁爱思想
二、重德思想
(一)人生需要道德
(二)社会需要道德
(三)道德需要教育、宣传
三、民本思想
(一)在君民关系上,主张民贵君轻,民是君由来及存废的决定力量
(二)在国家治理方面应实行德政、仁政
(三)民众的人格尊严和物质利益的保障是德政、仁政的必要因素
(1)人格尊严
(2)物质需求
四、爱国爱乡的理念
五、“和”的理念
(一)同他人友好相处,和谐共赢
(二)同他族他邦平等相处,共享和平
(三)同大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
(四)“和而不同”
六、积极进取的思想
(一)积极入世的精神
(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进取精神的思想依据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和人生理想的激励
七、义利观
(一)把义放在统帅地位,把利放在义的原则指导之下
(二)不能简单地说儒学是“重义轻利”
八、幸福观
九、重名节的思想
(一)孔孟关于重名节思想的论述
(二)儒学重名节思想的解读
(1)重名节是对理想和道德的坚守
(2)名节表现的是一种道德力量
十、天命观念
(一)天命是超越人们意志的一种外在力量,是一种自然力
(二)天的精神值得效法,是真理的源泉
(三)天命是可知的
(四)天命同鬼神不是一回事

第二节  儒学的核心价值观

一、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崇德向善、讲信修睦
二、儒学核心价值观解读

第四章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为实现理想而做的努力

第一节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一、在齐鲁之间寻求机会
二、周游列国,寻求机会
(一)孔子对数位诸侯的积极争取
(二)考察各国风俗民情
(三)收集并钻研各国历史文献
(四)教育学生
三、整理典籍
四、教书育人
(一)宗旨、原则和方法
(二)学生们的情况
(1)子路   
(2)冉有  
(3)颜渊  
(4)子贡  
(5)有若 
(6)子夏  
(7)子游  
(8)曾参  
(9)樊迟  
(10)子张  
(11)其他

第二节  孔子逝世后弟子们继续努力

一、学生们顶住对孔子的非议,坚守老师的志向
二、写成《论语》,以传后世
三、著书立说,宣扬儒学
四、树立门派,兴盛儒学

第五章  中华民族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节  儒学的厄运

一、法家的兴起与秦始皇的暴政
(一)法家学说与儒家学说的对立
(二)秦国暴政的历史传统
(三)秦始皇继承了祖上的“霸道”思想,同时被法家的思想武装起来
(四)秦始皇的暴政
(1)蔑视百姓,任意加以驱使
(2)不惜民财民力,大兴土木
(3)穷兵黩武
(4)制定和实施残酷的刑律
(5)为所欲为,乱捕乱杀
(6)焚书坑儒
(五)秦二世的暴政
二、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第二节  儒学的重新兴起

一、秦朝二世而亡,社会精英纷纷总结教训
二、刘邦和继任皇帝重视儒学的表现及其实质
(一)刘邦从讨厌儒生到扶植儒生
(二)刘邦的继承者们继续重视儒生
三、汉武帝“独尊儒术”
(一)汉武帝“独尊儒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际举措

第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第六章  儒学的成功确立——两汉行政的新气象

第一节  君王自幼受儒家教育,大多数信奉儒学,承认儒学为其行政原则

一、西汉武帝之后
(一)汉武帝托孤,霍光秉政
(二)汉宣帝笃信儒学,推行仁政
(三)汉元帝继续推行宣帝的政策
(四)汉成帝以儒学规定的标准选定继承人
(五)哀帝欲有所作为,但难以挽救汉室的颓势
二、东汉
(一)光武帝以儒学为治国之本
(1)太学求学生涯
(2)酷爱儒学
(3)厚待有功之臣,创“功臣不任职,爵禄长相保”的模式
(4)以贤立储
(二)汉明帝继承父志,酷爱儒学
(三)以社稷为重的明帝马皇后
(四)汉章帝秉承父志,推行仁政
(六) 两次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自觉学习、践行儒学
(六)三度临朝听政的梁太后也是一位儒学的信徒

第二节  文武大臣践行儒学蔚然成风

一、西汉
(一)匈奴未灭不言家的霍去病
(二)“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大将军霍光
(1)毅然接受武帝托孤
(2)效法伊尹,行废立之道
(三)不求个人名位、宽以待人的丞相丙吉
(四)一心为民的儒者黄霸
(五)不遗黄金满籝,只留一“经”的儒者韦贤
(六)敢于舍命为民的太守王尊
(七)刚直不阿、光明磊落的丞相王嘉
(八)宁死不事篡位者的儒者龚逐
二、东汉
(一)男儿当死边野以马裹尸还的马援
(二)识大体的外戚阴识、阴兴
(三)少年壮志、投笔从戎的班超
(四)相信史实而不惧权威的儒者孔僖
(五)坚守人格不惧强势的儒生李充
(六)爱民如子的太守召信臣
(七)真正的父母官吴佑
(八)刚直不阿的儒者李固
(九)感化“梁上君子”的儒生陈寔
(十)清廉高洁的父子——杨震和杨秉
(十一)与宦官集团坚持斗争的儒者们

第七章  从中华民族的典型社会实践中看儒学的成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典型事件

一、盛唐气象
二、平定安史之乱和反对藩镇割据的斗争
三、唐宋精英捍卫儒学的主体地位的努力
四、从“靖康之变”到南宋灭亡——民族精神的彰显
五、丝绸之路
六、郑和下西洋
七、八旗入关

第八章  勇敢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

第一节   近代“中国落后”析

第二节   面对变局,中华民族做出的抉择

第三节  新的事业,新的征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第四节  近代化的丰功伟绩

第五节  前仆后继

结语

第九章  以儒学为主体的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雨露滋养,铸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一节  中华民族形成的十大观念和四大特质

一、十大理念
(一)仁义道德
(二)诚信无欺
(三)学
(四)和
(五)孝
(六)忠、奸的观念,君子小人的观念
(七)气节
(八)感恩报恩
(九)爱国爱乡
(十)天人合一
二、五大特质
(二) 重德的特质
(二)重和的特质
(三)重民的特质
(四)重国重家的特质
(五)积极进取,生生不息

第二节   中华民族避免了什么

一、避免了民族消亡
二、避免了对外征服
三、避免了神学统治


第十章  儒学和未来世界

第一节  中国需要儒学

第二节  世界需要儒学

第三节  儒学需要改造和嫁接

第四节 新型的文化模式将承担治国平天下的历史重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