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男孩小志有收集女性内衣的癖好。有一天,妈妈在家里大扫除,意外地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大量的女性内衣,有的是穿旧的,有的是半新的,它们都被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电脑桌的抽屉里和衣柜的最底层。妈妈不明原因,害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没敢向小志本人询问。带着小志收藏的一件女性内衣,妈妈找到了心理医生,希望解开小志心中的秘密。
小志就读于一所寄宿制的私立学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虽然学校教学环境特别好,小志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但是,小志却变得沉默寡言。即使妈妈为了欢迎他回家,给他做一大桌子好吃的,他也只是随便吃两口,就进房间自己待着。
小志的房间不允许别人乱入,连房里的卫生间也不让妈妈打扫。他在家的时候,房门总是关得紧紧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若不是家里大扫除,妈妈清理了他的抽屉和衣柜,恐怕还不会发现他的秘密。
心理医生判断,小志的行为应该属于恋物癖。在青少年和大学生中,那些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羞于与女性交往的男生,由于内心的自卑,无法通过正常的交往得到异性的青睐,内心的性冲动又无法压抑,他们只能选择转移对象,将注意力从女性转移到女性的贴身衣物,如胸罩、丝袜、内裤等。他们往往对着这些物品一边性幻想,一边自慰,以达到性冲动的满足,由此形成了恋物癖。
恋物癖患者多喜欢收集异性使用过的物品,以此作为引起性兴奋和实现性满足的唯一手段。患者大多数为男性,也有女性患者,其中多为异性恋者,偶尔也可以在同性恋者中见到。恋物癖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性心理障碍和下丘脑中枢神经介质分泌失调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对异性肉体的原始欲望所致。
受到较多肯定的观点是,由于童年环境与性意识混乱,造成了患者的人格发展受阻,患者对异性的性冲动受到了抑制,无法正面表达,于是,一旦患者的性兴奋与异性的物品,或与异性相关的某一情境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式的联系,就会形成恋物癖。比如,曾经有一位男青年躺在地上,一位风韵十足的女性将脚放在他身上,这一动作引发了他的性欲,从此以后,这位男子成为一个恋足癖。
弗洛伊德将男性恋物癖归因于童年时期由阉割焦虑造成的创伤。在他看来,儿童的性心理发展经过口唇期、肛门期,进入生殖器期时,男孩会出现恋母情结,随之而来的是杀死父亲,占有母亲的想法。但是,男孩会担心父亲的报复,害怕父亲伤害自己的生殖器,将自己阉割,变成和母亲或其他女性一样。
为了缓解这种阉割焦虑,男孩会在母亲或其他女性身上寻找生殖器的替代物,以证明母亲并未被阉割,自己也可以保全。由此,男孩产生了恋物癖,而女孩就不会。后来的女权主义者提出,女性同样会有恋物癖行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变得牵强了。不过,诸多研究证明,一些恋物癖患者从童年期开始就抱着母亲的衣物、头巾睡觉,否则难以入眠。
弗洛伊德带有思辨式的理论并未经过实验的证实,似乎缺少了一些说服力。
肚子里住着一只贪吃鬼——神经性贪食症
女孩欢欢从上高中开始,就开始暴饮暴食。在学校里,欢欢每天都要去超市买一堆零食,在教室里吃,在放学的路上吃,在家里吃,总之,无论欢欢人到哪里,她总是吃个不停,直到胃被过多的食物撑得难受,欢欢才让嘴巴停下来。情况稍微有一点好转,就继续大吃特吃。养成了一直吃东西的习惯,欢欢走到哪里都会找商店、超市,一走进餐厅就没办法控制自己,如果想吃的东西没有吃到,欢欢就会没有心思听课,晚上也睡不好觉。
由于长期地暴食,欢欢的体重一升再升,体型明显变得更圆、更壮、更臃肿。欢欢非常苦恼,曾经几次下决心要减肥,要彻底戒掉滥吃的习惯,但饿一段时间后,欢欢就受不了了,上课没有精神,老是昏昏欲睡,学习也没有劲头了。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欢欢又开始大吃特吃,欢欢的父母担心她身体出了毛病,于是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内科医生没有检查出毛病,反而是心理医生说“由于心理压力太大,欢欢可能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
归根结底,神经性贪食症是心理上的疾病,就像《瘦身男女》中郑秀文饰演的肥妹,原本是一个九头身(头和身高的比例为1︰9)的美女,因为被初恋抛弃,就将“吃”作为一种发泄,即使她非常想要阻止自己继续吃下去,却已经无法挽回——她已经陷入暴饮暴食的怪圈里,除了继续吃,一直吃,别无他法。
高中生欢欢也好,被初恋抛弃的肥妹也好,“吃”这件事对她们来说已经不是填饱肚子或者享受美食,而是排解焦虑、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就像女生不开心的时候会疯狂购物,男生不开心的时候会喝到烂醉、找人打架一样,只是她们选择了吃。
患上神经性贪食症的年轻女性,总是有一股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她们常常担心吃得太多,却永远控制不住自己,见到食物,所有规定、戒律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一次进食,她们可能吃掉一大碗面条、七八个蛋糕、十来个鸡蛋。实际上,她们并非生理上需要进食,低血糖需要补充葡萄糖,而是心理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在大吃特吃之后,患者开始陷入焦虑、自责、抑郁的状态,身体也因为长期地暴食,出现胃溃疡、消化不良甚至全身衰竭的状况。可以说,吃是没办法解决心理压力的,相反,由吃导致的肥胖还会成为新的压力源。焦虑不安、寂寞、愤怒这些情绪,还是需要通过正当的方式发泄。
天生杀人狂——反社会型的人格
1835年,德国的皮沙尔特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名词,用来代表那些在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出现异常,但是在智能、认知方面毫无障碍的患者。后来,“悖德狂”一词被“反社会型人格”代替,代表一种人格障碍类型。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在所有犯罪中,反社会型人格犯罪最多,这类人屡次犯下同一性质的罪行,作案手法残忍,情节非常恶劣。
反社会型的人格,又称为社会病态,是对社会影响最严重的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表现为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对他人、对社会冷酷、仇视、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社会道德、法律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而且,这类人具有高度的攻击性,瞬间爆发情绪,即使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也会诱发其暴力行为;伤害他人之后,不会产生羞耻感,也不会从过去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