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612198
  • 作      者:
    汪盛玉著
  • 出 版 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汪盛玉,1970年生,安徽安庆人,法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改革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3项,以及安徽师范大学科研课题、教研课题4项。获市级科研成果优秀奖1项。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学刊发表论文近40篇,重要观点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论》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相关经典论述为依据,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而揭示出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立论基础、逻辑进程、本质规定及其与资本主义批判、共产主义追求、当代社会公正问题解决的关系。全面阐释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科学内涵,把握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与当代西方主流公正理论的关系,重在论证无产阶级的公正理念,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指导。
展开
目录
序<br>导论<br>一、研究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意义<br>(一)澄清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误读<br>(二)促进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br>(三)加强现实问题向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求解<br>二、研究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前提<br>(一)确证“公正”的概念内涵<br>(二)梳理“社会公正”的内涵<br>三、研究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方法<br>(一)文献研读的方法<br>(二)比较分析的方法<br>(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br>(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br><br>第一章&nbsp;&nbsp;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br>一、社会不公产生的历史根源<br>(一)生产力发展不足是社会不公产生的直接前提<br>(二)阶级剥削和压迫是社会不公产生的根本原因<br>二、社会公正发展的根本动力<br>(一)劳动者是社会公正发展的主体动力<br>(二)阶级斗争是社会公正发展的基本动力<br>三、社会公正发展的历史趋势<br>(一)社会主义公正取代资本主义不公是历史必然<br>(二)共产主义公正是人类社会公正的发展方向<br><br>第二章&nbsp;&nbsp;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形成过程<br>一、理想主义公正观<br>(一)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br>(二)自我意识的本性是自由<br>二、理性主义公正观<br>(一)国家是绝对理性的象征<br>(二)出版自由是公民的权利<br>(三)法权是私人利益的工具<br>三、人本主义公正观<br>(一)异化劳动批判<br>(二)异化劳动超越<br>四、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br>(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br>(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br>(三)建构自由人联合体<br><br>第三章&nbsp;&nbsp;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本质规定<br>一、所有人共同享受的公正<br>(一)剥削阶级公正是少数人的公正<br>(二)马克思社会公正是指谓所有人的公正<br>(三)“所有人公正”的核心主体是人民群众<br>二、平等权利和平等义务的统一<br>(一)权利和义务的历史生成<br>(二)权利和义务分离是阶级社会不公的基本特征<br>(三)马克思社会公正标示平等权利和平等义务的统<br>三、以彻底消灭阶级为根本要求<br>(一)剥削阶级公正观的阶级局限性<br>(二)马克思社会公正以彻底消灭阶级为根本要求<br>四、保障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br>(一)剥削阶级公正以人的不自由和片面发展为代价<br>(二)马克思社会公正是指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br><br>第四章&nbsp;&nbsp;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与资本主义的批判<br>一、资本主义不公的批判<br>(一)资本主义生产批判<br>(二)资本主义交换批判<br>(三)资本主义分配批判<br>(四)资本主义消费批判<br>二、小资产阶级公正观批判<br>(一)蒲鲁东“永恒正义理念”批判<br>(二)杜林“平等观”批判<br>(三)拉萨尔“公平分配观”批判<br>三、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不公批判的比较分析<br>(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分析<br>(二)与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比较分析<br><br>第五章&nbsp;&nbsp;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与共产主义的理想<br>一、共产主义是马克思追求的公正社会理想<br>(一)社会公正是人类世代追求的目标<br>(二)社会公正是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br>二、共产主义公正是现实的实践过程<br>(一)人民群众不断奋斗的过程<br>(二)生产力趋于发达的过程<br>(三)阶级剥削彻底消灭的过程<br>(四)社会主义全面胜利的过程<br>三、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br>(一)社会主义旨在实现真正彻底的人权<br>(二)社会主义的制度公正<br>(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公正的有机统一<br><br>第六章&nbsp;&nbsp;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br>一、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思想指南<br>(一)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中国化历程<br>(二)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形成原因<br>(三)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对策<br>二、解决当代全球性公正问题的一面旗帜<br>(一)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全球视野<br>(二)当代全球性公正问题的实质分析<br>(三)当代全球性公正问题的解决对策<br><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