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与乐:音乐行者的田野札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208832
  • 作      者:
    洛秦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洛秦,男,1958年生。历经下乡、下工厂,曾为乐团首席并赴美留学。现为L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导,音乐研究所所长,出版社社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获上海市第}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主要著作有《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编)、《海上回音叙事》、《音乐电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修订版)、《学无界、知无涯:释论音乐为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表达》、《音乐的构成:音乐在科学、历史和文化中的解读》、《爵士百年兴衰录》、《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Kunju,Chinese Theater and Its Revival in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s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文与乐,即文化与音乐。著名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认为,人们对于文化与音乐的关系曾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认识过程,即“音乐在文化中的研究”(thestudy of musici nculture),“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thestudy of music as culture),“音乐即文化”(music isculture)。也就是说,起初人们并不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理解,只是将其安置于文化之中去思考,之后,开始认识到,音乐可以作为文化的现象来认识,而现在已经完全将音乐视为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
展开
精彩书摘
    鼓乐不仅是非洲人交流表达功能的重要形式,中国少数民族的高山、佤和苗族所使用的木鼓音乐也是另一个音乐的交流表达的典型例子。秦序在其((我国南方高山、佤、苗等族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叙述到,许多地方高山族木鼓以通讯为唯一的功能。佤族木鼓首先也是一种信号工具,用于报警、军事以及重大的集体活动。苗族鼓也用于通讯,平时不允许乱动,遇到祭鼓或战斗时,用来传递信息召集群众。鼓声的缓急强弱都有规定,一声为有事召集,二声为催促,三声为立刻开会,这称为“击鼓三通”.
    鼓的作用与宗教信仰也有特别的联系。在尼日利亚,不同种类的鼓规定用于特定的崇拜活动。例如,Igbin是一种垂直单面鼓,有木制的脚来支撑鼓身;Dundun是一种有音高的鼓;Bata为双头鼓,一大一小,音高不于等。这些鼓各自都有自己的“神”,例如Igbin鼓是专门为朝拜Orishanla“大神”所用的。恩凯蒂亚在其《非洲音乐》中说道:“在一些社区,还可以看到鼓的其他作用,特贝是用于非语言通讯,把特定的鼓用于象征的目的。比如,阿肯族的埃维埃擦鼓据说是用一模仿豹的咆哮,因而演奏它是为了赞美国王的权力和威严。我曾在课堂音乐录像中看到过一个非洲某一个部落演奏鼓乐的场面,充分体现了鼓在非洲的权力、威望和地位的象征意义。某一个村寨制作了几个新鼓,为r庆祝这些鼓的诞生,成千上万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欢庆。鼓被高高地悬架在鼓塔上。按照习俗,这些新鼓在村寨之长没有“剪彩”开鼓之前,没有任何人可以去碰它们。当寨长敲响了第一下鼓声之后,所有的人一片欢庆歌舞,场面非常激动人心。
    在同一内容的课堂录像中,我还看到过另一种情形。这是一个葬礼,至少有数千人排着长队,唱着哀歌向墓葬地走去。在行进过程中,人群中高高地托举着几个巨大的长鼓,说是这几个鼓要随着那位有权势的死者一起埋葬。场面之大和悲壮,非常令人感动。
    ……
展开
目录
田野札记一
琴箫回响士文化的精神
丝竹节韵袅绕在茶亭间
小泽征尔的眼泪为谁流
婉约南音唱、文武洞经乐

田野札记二
岛国尺八吹不尽人生的悲凉
“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缓缓能乐声、神圣太鼓点
唐代宫廷管弦交响在他乡
孔子的言行、基督的音乐
泰国孤儿的父亲、泰国音乐的福音
那是阿拉伯人的心声,他们为真主而歌唱
沙漠月夜下的阿拉伯风格舞、骆驼帐篷边的《天方夜谭》

田野札记三
节奏中语言的信息、鼓乐里神的象征
“拇指钢琴”:非洲音乐的灵魂
马达加斯加岛屿上迷人的竹筒琴
非洲欢庆歌舞中对天、对地、对神、对生命的崇拜主题

田野札记四
爱尔兰风笛声中的“哀歌”
“堪特列”五弦琴中的芬兰史诗和音诗
《卡列瓦拉》的民族精神
从瑞士阿尔卑斯山飞来的云雀
西班牙吉他声中的“弗拉曼科”舞、
番普洛纳城血泊中的《斗牛士之歌》

田野札记五
印加帝国故都中的“太阳节”
秘鲁吉他琴弦中的“混血”声
巴西狂欢节中的“桑巴”
探戈舞的“坏名声”
废弃油桶里的“莫扎特”和“贝多芬”

田野札记六
当年新奥尔良的爵士究竟是什么样?
……
田野札记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