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于1938年生于莫斯科,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戏剧作品,莫斯科的“塔甘卡”和“现代人”等剧院都上演过她的剧作。剧作集《二十世纪之歌》(1988)、《三位蓝衣姑娘》(1989)为戏剧家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带来了最初的声誉,她被认为是万比洛夫之后俄罗斯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 从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小说和童话领域。随着短篇小说集《不朽的爱情》(1988)、《沿着爱神的道路》(1993)、《家庭秘密》(1995)的发表,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在当代俄罗斯文坛的地位完全建立起来。1991年,她获得第二届德国汉堡托普费尔基金会设立的普希金文学奖金;1992年,她的中篇小说《夜晚时分》被评为俄罗斯年度最佳作品之一,并获得首届俄语布克奖提名。近些年来,作家笔耕不辍,1996年,她出版了一部五卷本选集,随后,她的中短篇小说集《女孩之家》(1996)、《梦境,找到我吧!》(2000)等也相继问世。
展开
——加·尤泽福维奇,俄罗斯作家、文学评论家
虽然预测未来尤为困难,但我觉得,这部小说十分可能成为(俄罗斯)年度文学大事件。
——米·佐洛托诺索夫,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真出人意料——感觉像是在读托尔斯泰后期的那些寓言,它有着与托尔斯泰一样的率直和蛮横的权威感……一本非常精彩的书。
——《纽约客》
扣人心弦……让人着魔……耐人寻味又扰人心绪……这本小说灵巧又怪诞,所有的“警世寓言”中都暗藏着道德信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被尊为俄国在世的最好作家之一,这本小说就足够证实。一次又一次地,在简洁得不可思议的文字中,在她那女巫般的魔力下,良知、因果酝酿发酵,让人久久不得平静。
——《纽约时报》
这本书会灼烧你的双手,而你仍不禁要试着去翻开下一页。它让我噩梦不断——那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噩梦。
——杰西卡·克里斯宾,书名网站Bookslut创始人
年度最具吸引力的一本书……有着无可否认的诱惑力……她的悬疑写作让人想起爱伦·坡的诡异营造能力和契诃夫的心理洞察力(以及幽默的讽刺能力)。而当她写到让人毛骨悚然的高潮时……嗯,斯蒂芬·金得小心了。
——《more》
这位作家的特别之处在于:文字的抑制、细节的使用和她那有力的视觉感……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绝对是一位有独特天赋的作家。
——《Time Out》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独特的魅力在哪里呢?……在于作者利用不同寻常的‘光学原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透过‘晶体’,同时看到自己主人公的一切清洁、污垢、快乐、疼痛、享受、爱情、仇恨、生命和死亡。
——亚·米哈伊洛夫 文艺批评家
如果尝试廓清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主要主题,那么就是——在残酷世界中的女性命运。 ——格·维林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既写男性,也写女性,她写的是人,是从女性的视角写的,这种视角的本质特征……可以称为细致入微地关注日常生活”。
——伊·沙伊塔诺夫 俄语布克奖评委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