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费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16895
  • 作      者:
    (以)阿摩司·奥兹(Amos Oz)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奥兹作品:费玛》又名《第三种状态》,该书布局精巧,将主人公一生的故事浓缩在一周的时间内,成为今日以色列生活的一个缩影。
展开
作者简介
  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当今希伯来语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一位。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2岁那年母亲自杀,直接把他推向了写作道路。父亲懂十几种语言,却只教他希伯来文。奥兹只用希伯来文写作,主要作品有《一样的海》、《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地下室里的黑豹》等。他擅长破解家庭生活之谜,家庭悲剧和夫妻情感其作品常见的主题。他的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多次获大奖,其中包括1998年以色列建国50周年之际颁发的以色列国家奖、法国的费米娜奖、欧洲颇负盛名的歌德文化奖、西语界最有影响力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等。此外,奥兹还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评论家,热情呼吁阿以和平。

  目前最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奥兹发表了《何去何从》(1966)、《我的米海尔》(1968)、《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莫称之为夜晚》(1994)、《一样的海》(1998)、《爱与黑暗的故事》(2002)等十二部长篇小说,多部政论、随笔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每部作品都有所创新。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曾获多种文学奖,包括法国“费米娜奖”,德国“歌德文化奖”,“以色列国家文学奖”、西语世界最有影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并多次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等。

  阿摩司·奥兹,擅长破解家庭生活之谜,流畅舒缓的行文中透出凝重与深邃的意蕴。所获奖项包括以色列国家奖、法国费米娜奖、欧洲颇富盛名的歌德文化奖、西语界最有影响力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等。他还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评论家,热情呼吁阿以和平。
  他的作品也令陈众议、池莉、徐坤、陆建德、邱华栋等作家和学者痴迷,莫言、阎连科、毕飞宇更是尊其为文学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奥兹作品:费玛》年轻时,费玛是一个有着特殊魅力的男人,还是一个颇有前途的诗人,而现在,妻子早就离他而去,五十多岁的他过着独居的生活,在耶路撒冷一家妇科诊所做接待员。他整日耽于幻想,以与人争辩为乐,在语言的家园里寻找精神慰藉。他还在自己的前妻、好友之妻、以及陌生的女子之间周旋,以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女人的爱。
展开
精彩书评
    我自己也记不得我给多少朋友推荐过奥兹了……在过去的十年里,译林出版社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那就是译介了奥兹。
    ——毕飞宇
    
    我觉得您(奥兹)这种手法比我要高明,所以我说您(奥兹)是我的老师。
    ——莫言
    
    奥兹先生用那支倾注了太多他自己的心灵和情感的笔,以其琐碎、质朴的诗意和中东音乐般的韵味,向我们一次次、一个个地展现、描摹了以色列那块灾难深重却文化悠久的土地上的各色各式的家庭。
    ——阎连科
    
    如果一定要我推荐作家,我推荐纳博科夫和阿摩司·奥兹。
    ——池莉
    
    他的每部小说里都在讲述爱——这种在今天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实际上越来越稀缺的东西,越来越稀缺的空气,是如何被我们每个人渴望,如何被我们每个人所梦寐以求
    ——邱华栋
    
    通过对一个人情感崩溃的精彩描述,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深入探讨了犹太历史的某些基本问题。
    ——《出版家周刊》
    
    我十分喜欢这部小说,它算是一部我中意的、小型的、经过了删节和某些修正的《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
    ——邱华栋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悲痛事件发生前的第五个夜里,费玛做了一个梦。凌晨五点半,他把梦中的情景都记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里。这个棕色的笔记本总是放在他床腿旁边的地板上,压在一堆杂乱无章的旧报纸和旧杂志下面。每天清晨,当第一缕微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进房间,费玛总是坚持从床上坐起来,把梦中的一切都记在笔记本里。即使他在梦中什么也没有看见,即使他已经忘了梦中所看到的情景,他也会拧亮台灯,眯缝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拿一本厚杂志支在膝盖上当作书桌,写上这样的话:
    “十二月二十日——空白的夜晚。”
    或者:
    “一月四日——是一个和狐狸和梯子有关的梦,细节记不清了。”
    他从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接着,他就下床小便,然后又上床躺下来,直到外面鸽子咕咕叫,一条狗在汪汪叫,附近的一只鸟在吃惊地唧唧喳喳,好像不能相信它自己的眼睛。费玛向自己保证:立即起床,几分钟之后,最多不超过一刻钟。但有时他又睡了过去,直至八点或九点才醒来,因为他在诊所的当班时间是下午一点。他发现,睡眠状态中的谬误比在清醒状态时要少。尽管他早就清楚地认识到,他无法触及真理,但他想尽可能地远离那些像渗透到罅隙的细灰一样充斥他日常生活的微谎。
    星期一凌晨,当一缕朦胧的橘红色光亮透过百叶窗照进屋里,费玛从床上坐起来,在笔记本里记入了以下内容:
    “一个与其说是美丽倒不如说是妩媚的女人走到我身边。她没从服务台前面走来,而是出现在我身后,全然不顾‘闲人莫入’的告示。我说:‘对不起,有问题请到服务台前面来。’她朗声大笑说:‘好,埃弗雷姆,可算听到你说话了。’我说:‘女士,如果您不出来,我就得摇铃报警了。’(只不过我根本就没什么铃铛)。女人听到这里又笑了,笑得那么悦耳,那么优雅,仿佛一泓清澈的溪水。她双肩纤弱,颈上有些轻微的皱纹,但她有着圆润的胸脯和小腹,小腿上裹着由弧形棱线构成的长统丝袜。那种丰满匀称和那种弱不禁风结合在一起让她显得性感、动人。或许,动人的倒是那匀称的身材和一位像是劳累过度的拉比拉比,希伯来语译音,意为“老师”,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教育、系统学习过《圣经》和《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担任犹太人社团或犹太教教会的精神领袖或在犹太经学院传授犹太教教义的人。才有的面庞之间所形成的反差。我有个与你生养的小姑娘,她说,现在该是让我们的女儿见见她生父的时候了。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应该离开诊所,跟随这个女人会有危险,尤其是在我赤脚的情况下(我突然发现自己光着脚),但某种暗号在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下:如果她用左手将头发理在左肩上,我就不得不离开了。她是知道这个暗号的。她轻轻地抄起了脑后的头发,让头发披散在连衣裙上,盖住她左边的胸脯,然后说:跟我来。我跟着她穿街走巷,然后爬上一级一级的台阶,经过一道又一道大门,穿过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市许多铺满石头的庭院,只不过巴利亚多利德市其实跟耶路撒冷的布哈拉区大同小异。尽管我并不认识这位身着女孩子棉裙和性感长统袜的女人,以前也从没看见过她,但我仍想见一见那个小姑娘。于是,我们穿过一座又一座建筑物的大门,来到一个又一个后院,那里挂满了晾衣绳,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穿过后院,我们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来到一个亮着一盏街灯的古老的雨中广场。因为雨刚刚开始下,所以并不大,并非瓢泼大雨,其实只是零星的几滴,只不过是愈来愈黑的天空中的一层浓雾罢了。一路上,我们没碰见任何人。甚至连一只猫也没有。我们来到一个走廊,四周残存着当年富丽堂皇的痕迹,这个走廊好像是一座东方宫殿的过道,但很可能只是两个潮湿庭院间的地道而已,这里满地都是破碎的信箱和瓷砖。女人在走廊里突然停下来。她把我腕上的手表取下来,又指指台阶下面一个角落里的一条破烂的军毯,好像取表只是某种裸露状态的前奏。现在,我不得不给她一个幼女了。我问她我们现在在哪里,那些孩子又在哪里,因为在我们来这里的路上,也不知怎么的,她的女儿一下子就变成了好几个孩子。女人说了一声:琳。我弄不清这是那个小姑娘的名字还是女人自己的名字。女人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把我的手放到她的胸脯上。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觉得寒冷,因为那些瘦得皮包骨的女儿个个赤身裸体。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怂恿我搂着她,给她以温暖。我搂着她,她浑身颤抖,那不是因为欲望,而是因为绝望。她对我低语道:别害怕,埃弗雷姆,我认识一条路,我能安全地把你送到雅利安人那边在本书中,“雅利安人那边”这个表达法象征着对另一种美好所在或现实的渴望。。在梦里,这低语充满着希望和慈爱。我就这样信任着她,亢奋地跟在她的后面,以致梦中的她变成了我母亲时我也一点不感到惊讶,更没有问她雅利安人那边在哪里。最后,我们见到了水。水边站着一个穿黑色制服的男人,他留着金黄色的将军须,两条腿张得很开。他说:一定得分开。
    “现在很清楚了,她是因为水而感到寒冷,我也不会再见到她了。我在悲哀中醒来。直到写完这篇日记,这种悲哀依然困扰着我。”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希望和慈爱
第二章 费玛起床上班
第三章 一罐虫子
第四章 翻开新篇章的希望
第五章 费玛在倾盆大雨的黑夜里淋得全身透湿
第六章 好像她是他的姐姐
第七章 一双瘦弱的拳头
第八章 在印度人到底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上的分歧
第九章 “有那么多东西可以供我们讨论、比较……”
第十章 费玛的宽恕和忘却
第十一章 直到最后一根灯柱
第十二章 他和她之间的固定距离
第十三章 万恶之源
第十四章 弄清一位著名芬兰将军的身份
第十五章 临睡前讲的故事
第十六章 费玛得出结论:还有机会
第十七章 夜生活
第十八章 “你自己倒忘了”
第十九章 在修道院
第二十章 费玛迷失在森林里
第二十一章 然而萤火虫已经消失了
第二十二章 “就这样和你在一起我觉得舒服”
第二十三章 费玛忘了他忘了什么
第二十四章 羞辱感和犯罪感
第二十五章 不是手指的手指
第二十六章 琳
第二十七章 费玛拒绝屈服
第二十八章 伊萨基岛,在水边
第二十九章 安息日前夕
第三十章 至少应该尽可能地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