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如果没有明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75437
  • 作      者:
    闵唯等[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闵唯,祖籍江苏,现居上海。毕业于湖南大学文学院,曾在国内知名杂志、网站和电视台任职,从事多年媒体工作。笔下文字洗练、细腻,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至今已出版作品“逃离北上广”系列之《北京太势利》、《上海太昂贵》等。现为上海本周图书签约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切还来得及,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的心灵启示录!

      《如果没有明天》是一次生命中智慧的大集结,一次人类从未有过的顿悟和救赎。

      18个历史上重大灾难事件,18个刻骨铭心、魂牵梦绕的真情故事,18种人性的徘徊和抉择。

      《如果没有明天》还有来自不同行业、世界各地、男女老少,近百位普通人“如果没有明天”的真实心灵独白。这个时代天灾人祸太多,如果我们真的面对生死的考验,该如何应对?该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如果没有明天》这本书可以给读者找到出路。

 

展开
精彩书摘

  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2小时40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这艘船裂成两半,沉入冰冷的大西洋。船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泰坦尼克号”海难。
  但是,你知道的仅仅是一串数字、几行文字,冷冰冰的,和那些趴在冰块上逐渐冷却的尸体一样,没有温度。我知道,你也看过那部催泪的同名电影,当露丝趴在浮板上眼睁睁看着杰克慢慢沉入海底时,很多人都哭了。但你只是感动,并不心痛,更谈不上绝望。
  当爱情和死亡同时发生的时候,世界是寂静无声的,没有眼泪,一片空白。这就是海伦·丘吉尔·坎迪当时的感受——她甚至不如露丝幸运,她的“杰克”没有对她说一番“你要活下去”的临别赠言。在那样的混乱中,他只是站在行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目送着她,直到载着她的6号救生艇,越来越远……
  在“泰坦尼克号”头等舱的餐厅里,遇到爱德华·肯特的时候,海伦和他的年纪,都不小了。她是作家兼记者,他是艺术家也是高级建筑师。她53岁,他59岁。很抱歉,似乎并不是一个能供人“憧憬”的愉快年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相爱,深深相爱。
  “在这艘船上,除了我之外,至少还有5位男士准备对你大献殷勤。”那时候,爱德华没有在对海伦说笑,这是事实。
  海伦年纪不小了,但作为一个女人,仍然很有魅力。眼珠和她的头发一样,都是褐色的,眼底波澜不惊,但看着你的时候总是很有神,光影斑斓;鼻子很挺,薄薄的嘴唇在不说话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紧紧抿着,不过这倒和她线条略硬的下巴很协调。显然,怎么看,她都不像是一个能被任意摆弄的小女人。
  事实上,她十分坚强,至少自己很肯定这一点,否则也写不出《女人如何自力更生》这样的畅销书,典型的美国新女性。对于记者和作家的身份,她很满意。也有人说她是个女权运动活动家,但海伦并不在乎这个头衔,她只是不认同女人仅仅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所以,离开虐待自己的前夫,一直被她认为是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在新英格兰的私立学校念书的时候,她便清楚自己不是一个离开了男人的保护就要死要活的女人。所以,尽管在当时那个年代,离婚女性受到教会和社会的歧视,但海伦还是靠自己的力量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抚养长大。在没有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她靠写作过上了体面的生活。畅销书作家的身份,也使得她能够买得起世界上最豪华邮轮的头等舱船票。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顿出发,开往美国纽约。码头上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上午11点,一号烟囱喷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开始依次生火。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号”依次驶过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严号、费城号、圣刘易斯号、海洋号和纽约号邮船,鸣笛向它们致意。
  船上的每个人都意气风发,他们是世界上最大邮轮“处女航”的乘客,想想就兴奋,不是吗?不是。至少4月10日晚上,在法国瑟堡港登船的海伦,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她的儿子哈罗德正躺在纽约的医院里,因为一次飞机事故。电报字数太少了,她无法了解到更详细的情况。飞机事故?那该有多严重啊!当时,赶到纽约的最快方法就是乘坐“泰坦尼克号”,所以她来了。
  事后,哈罗德问他母亲:“如果,您上船前就知道“泰坦尼克号”会出事,还会那么急着到纽约看我吗?”
  “我会选择另一种交通工具,或者是另一艘不会沉的船。”海伦认真地回答,“但前提是没有遇到爱德华。”
  活着当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怎样活着比活着本身更重要。如果没有遇到爱德华,如果“泰坦尼克号”不沉没,海伦可能并不会费力思考这个问题:我要怎么活?
  当初,离开虐待自己的前夫,只是因为她不想要那种生活。她曾十分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死神让她明白——我想要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明白地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在生命失去意义的时候,活,还是不活?不是个问题。”德国经济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想清楚了这个问题。韦伯是理性的,他用生命思考死亡。海伦是感性的,爱让她明白生的价值。
  那一刻,在“泰坦尼克号”头等舱的餐厅里,顺便插一句,这里确实很美——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摆满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休息室,风格类似法国的小特里亚农宫沙龙,壁炉上的雕刻作品是《凡尔赛宫的狩猎女神》,还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艺术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的地毯……
  但是,当船体越来越倾斜、整艘船慢慢下沉的时候,没人在乎这些美丽的装饰,大家更介意的是,白星航运公司居然仅仅为了使顶层甲板更为宽敞,而将救生艇数量从原先的48艘削减为20艘。
  可惜,当初没人认为这是一趟死亡之旅,没人以为自己会死,所以大家都很在乎那些“重要”的装饰,那些在死亡面前不堪一击的身外物。艾尔弗雷德·罗维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个59岁的英国商人,1879年移民美国得克萨斯州,并在当地购买了一处面积20万英亩的农场,不过1910年他又回到了英国家乡利物浦市,此后他每年都要去两次美国视察一下自己的农场。
  1912年4月11日,“泰坦尼克号”顺利到达女王镇港口时,他匆匆下船,给妻子康斯坦丝寄了一封信。这封家信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了95年后,被艾尔弗雷德·罗维的后人,交给了英国威尔特郡德维泽斯市“亨里·艾德里奇父子拍卖行”公开拍卖。在这封给妻子的信中,罗维称自己对“泰坦尼克号”充满不安,他说“泰坦尼克号”太大,“绝对危险”。
  “泰坦尼克号”在离开英国南安普敦港口时,差点和另一艘“纽约号”轮船相撞。艾尔弗雷德对此心有余悸:“毛里塔尼亚号和路斯塔尼亚号轮船,在我眼中已经足够大,足够好……那天晚上,我们差点儿就被‘纽约号’轮船撞了一个洞。”
  拍卖师安德鲁·艾德里奇说:“当时‘泰坦尼克号’上的大多数乘客都对这艘船充满了敬畏,他们大多是称赞它的豪华和壮丽,将这艘船描述成是一艘‘漂浮的宫殿’,但艾尔弗雷德·罗维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艘船很危险。他显然对即将发生的灾难具有某种预感。”
  然而,即便那么不安,艾尔弗雷德也没有离开“泰坦尼克号”,寄完信后,他又回到了船上。终究还是放不下得克萨斯的农场生意,“冒死”也得去看一眼。根据当时的报告,艾尔弗雷德·罗维掉下水后游向了一块浮冰,但却活活冻死在了上面。
  西方哲人认为,人是有惰性的,只有在他面临死亡的情势下,他才可能有效地破除自己的惰性,以其高度紧张的身心活动踏上自我认识的思想之旅。人就是这么混蛋,不到死到临头,就永远搞不清生命里哪些重要、哪些可以丢掉不要。
  ……

展开
目录
序言   你可以永不相信,但相信的是智者
前言   与死神下棋
第一章  生死恋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当时53岁的美国单身女作家海伦·丘吉尔·康迪和当时59岁的美国建筑师爱德华·肯特在船上一见钟情,94年后女作家的回忆录手稿在英国拍卖,这对真人版的“杰克与露丝”才引起世人的注意。)
“我渴望有人至死都暴烈地爱我,明白爱和死一样强大,并且永远地扶持我。我渴望有人毁灭我,也被我毁灭。”
——珍妮特·温特森

第二章   大屠杀
(1933年到1944年间,希特勒指挥着德国纳粹机器,对犹太人展开了一场大屠杀。德国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跟随家人到荷兰避难,躲在阿姆斯特丹一幢房子的密室里。但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安妮一家没能幸免,均死于集中营。安妮死时只有15岁,她对这个世界的憧憬、困惑和恐惧,都留在了一本日记里。)
“死是不存在的。它什么都不是,对于死,甚至连理解都不可能,而生命是可以理解的,它有着自己的法则。这就是说,凡是好的东西都是不会死的,而且它的生命力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趋强大。”
——亚米契斯

第三章  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中国少女初庆芝,作为当时伪满洲国的留学生,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但这颗原子弹注定将改变她的人生,不管生死。)
“有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它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悲惨的生活,一种叫非常悲惨的生活。我觉得活着就是你对生命有疑问,对生活有疑难。但是关键在于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在《城市之光》这部电影里,女主人公要自杀,卓别林将其救下,这女的说:你没权利不让我死!卓别林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这是参透生死的大师态度。我想他是在说,这是困境,谁也逃不过,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与困境周旋。这需要靠爱去延缓死亡。”
——史铁生

第四章  太平轮
(1949年1月28日凌晨3时,一艘满载1000多名逃难者和2000多吨物品的“太平号”客货轮,从上海港出发前往台湾基隆的海上,与装载着煤炭及木材的“建元号”货轮相撞,两船先后沉没。太平轮的一千余名乘客中,只有38人获救。这起海难,成为一代人难以抚平的创痛。)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
——坎贝尔

第五章   饿的人
(1959年到1961年,是中国人最饥饿的三年。爷爷死了以后,母亲已经饿得抬不动爷爷了,叫人又叫不来,只好把爷爷摆在炕上。后来父亲回来了,没几天也死了,也摆在炕上……在甘肃定西的一个孤儿院里,每个孩子都背负着这样沉重的故事。)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伊壁鸠鲁

第六章  挑战者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一分钟后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也许损失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例如对宇航员罗纳德·麦克奈尔而言,他仅仅失去了在太空中吹奏萨克斯管的机会,当然还有生命。)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纪伯伦

第七章  幸存者
(他们是一些重返故土的人,只是那片故土有点特殊。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核电站30公里内,成了“鬼城”。鬼城不是问题,问题是,她,还有他,他们为什么要回去?)
“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

第八章  倒塌了
(求生是人的本能。不会有人想知道你为什么怕死,因为大家都觉得“怕死”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一股力量该多么强悍,才能使人击败怕死的本能?单纯的自杀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像穆罕默德?阿塔这样——以毁掉别人为目的来毁掉自己。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倒塌,这对政治家和普通人产生的影响,是绝对不同的。)
“死对我们来说不重要。我们在的时候,死亡不在;死亡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
——伊壁鸠鲁

第九章  非典型
(2003年春天,全中国都在经历SARS的考验。对于在深圳打工的厨师黄杏初来说,自己经历的考验更是非同一般,因为他是中国首例非典患者。有一阵子,他说自己就像个逃犯。)
“我不愿意死。不,我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
——乌纳穆诺

第十章  黑巨浪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了40年来最强烈的8.9级地震,随即引发全球百年来最大的海啸。巨浪波及多个国家,至少28万人死亡。对印尼华人李先生来说,这场海啸夺走的是他苦等38年失而复得的爱情。悲伤无以复加。)
“为一百年后我们不会活着的一切哭泣,犹如为一百年前我们不曾活过的一切哭泣,都是一样傻。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
——蒙田

第十一章  飓风劫
(2005年8月29日,飓风袭击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一座新城变成了“鬼城”,难以计数的老鼠以尸体为食,警察成了暴徒,一枪打死了前来求援的小伙子;当然,也有无驾照的15岁少年偷了辆黄色公交车一路救了数十人……在死亡面前,人性被衬托得尤其深刻。)
“死,是将我们所有的
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十二章  可乐仔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强震,近10万人遇难。当全中国都沉浸在悲伤中时,一个在废墟里被埋了80个小时的大男孩却逗乐了所有人,被救出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的。”这个“可乐男孩”的故事,是那场灾难中的一抹笑意。)
“我不敢断言一根稻草是否曾救活过溺水者,但我明白仅仅朝那根稻草看一眼就足以中止绝望。因为事实上我们是容易冲动的生物,而不是容易绝望的生物。”
——约瑟夫·康拉德

第十三章  大营救
(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科皮亚波市附近一座矿坑塌陷,33名矿工受困地表下700米。最初的17天很难熬,有人想到过自杀,“扶正头盔,卷起护带,整理靴子。我要死得像个矿工。”但随着救援步步推进,他们开始把地下那方囚笼玩笑似的叫做“家”,他们看书、写日记、通过摄像头和亲人对话、控制灯的亮灭来模拟昼夜并有规律地作息……)
“如果想开始挣脱死亡对我们的最大宰制,就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让我们揭开死亡的神秘,让我们熟悉它,让我们习惯它,让我们随时想到死……我们不知道死亡在哪儿等待着我们,因此让我们处处等待死亡。对死亡的修行,就是解脱的修行。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
——蒙田

第十四章  小鞋子
(2010年8月7日晚上10点,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发生泥石流下泄,来势凶猛。作为武警中队副中队长,王伟接到任务冲出去救人,自己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却被埋了。事后,他一直不敢去挖妻子的尸体,说很愧疚;还找了女同学假扮妻子打电话给远在陕西的父母报“平安”,而老母亲则在家认真地为未出世的孙儿缝鞋子,一共缝了16双……)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

第十五章  门多萨
(2010年8月23日,在菲律宾马尼拉的闹市区,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被劫持。劫匪门多萨曾提出,只要取消他的革职令,就释放所有人质……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绝少想到死亡,身体健康时谁也不会相信过劳死,当一个人被欲念牵引着汲汲营营时,死的可能是被忽略不计的。)
“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弗洛伊德

第十六章  无英雄
(2010年8月24日,一架河南航空的客机在抵达黑龙江伊春机场时,于降落过程中失事。机上共96人,有42人遇难。老兵张新海在混乱关头一脚踢开救生门,这道门确实救了很多人的命。事后他被一些传媒塑造成“把生的希望先留给他人”的英雄,但他本人并不买账,只说“我当时只是想着要赶紧逃生,当时哪有时间去想救人当英雄”……)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第十七章  火烧楼
(2010年11月15日,一场大火吞没了上海静安区胶州路上的一栋高层建筑,58人遇难。来沪打工的小赵、死了连一张生前的照片都找不到的崔妈妈、到死都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王芳夫妇……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但是,那些获救后躺在医院里的幸存者,惊恐之余仍然最惦记毕生的积蓄,“我去年才买的房子,百来方,3万一平方米的价,花了我之前所有的积蓄啊,现在全没了……”)
“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可是,在当今的时代,其他种种次要的价值取代生命成了人生的主要目标乃至唯一目标,人们耗尽毕生精力追逐金钱、权力、名声、地位等等,从来不问一下这些东西是否使生命获得了真正的满足,生命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周国平

第十八章  日本人
(2011年3月11日,9级强震裹挟着海啸袭击了日本本州岛。日本人佐藤充高喊着“海啸来了”,把20名中国研修生护送到安全地带,自己折返去寻找妻女时,被巨浪卷走。人在生死关头做出的选择,最引人深思。)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其本质十分脆弱;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而宇宙却丝毫不知道它对于人类所具有的优势。”
——帕斯卡
尾声  如果2012真的来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