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昆嵛英雄于得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563284
  • 作      者:
    许建中著
  • 出 版 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建中,1967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文登营镇范家店村,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登市文联副主席。二十年来,行走于新闻、文学、史学的边沿,发表了一些作品,也获得了几个奖项,如新闻《岁月难移爱国心》获“中国晚报新闻奖(人物消息大赛)”一等奖、电视片《向制度要文明》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电视片《龙乡礼赞》获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朗诵诗《世界,请听文登朗诵》获“文登市诗歌创作大赛”第一名、担任制片人的电视系列片《话说文登》和担任撰稿的连环画《秃尾巴李龙王》获“文登学奖”金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于得水,原名于作海,1906年出生于山东文登洛格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少年习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带领一支秘密武装活动在文登、荣成、牟平、海阳,一带,被当地群众誉为飞檐走壁的传奇英雄。1935年冬,于得水参加胶东“一一?四”暴动,任东路第三大队大队长,率队出奇制胜。暴动遭到血腥镇压后,他率领部分队员挺进昆嵛山,建立了昆崙山红军游击队,不仅保存厂革命火种,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1937年12月24日,于得水带领昆崙山红军游击队参加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1938年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第六十三团团长;1939年秋,胶东部队为沟通与山东军区的联系,成立交通营(即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十三团第三营),于得水出任营长;1940年夏,又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第十四团副团长(团长,职空缺);1941年夏,任胶东军区东海指挥部副指挥、东海行署专员兼文西行署主任,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45年8月,,于得水被任命为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司令,与其他战友,起粉碎了美军战舰企图在烟台登陆的阴谋。1946年,升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任胶东军区武装部第,副部长(部长为许世友),广泛发动群众参军,使胶东部队迅速壮大,同时组织子弟兵团支前、组织民兵作战,使胶东成为华东的大后方。1949年4月,奉命率部渡江南下剿匪,出任浙江省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1950年,于得水调任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区建筑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从部队转业,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于得水惨遭迫害。1967年2月26日,这位7次负重伤、13次受嘉奖的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英雄含冤去世。1979年2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在合肥举行追悼会,为于得水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共产党植根文登前,农民协会是农民信赖的团体。离洛格庄两里路的铺集是一个大集,每逢二、七是集日。有一次赶铺集,于作海遇到了郭子村的张东(张太兴),他告诉于作海:“武术会,家礼教,各路人都有,磕头兄弟都讲义气,互相帮忙,这是小小的。还有个组织比这个好,里面多数是农民,这个组织叫农民协会,不光咱这有,全国都有,大家联合起来,力量很大,可以抗租抗苛捐杂税……”
    1931年农历正月十二,各地秧歌队汇集到铺集比赛。就是这一天,张东介绍于作海认识了当过小商贩和石匠的农会会员邹恒禄。邹恒禄,乳名青言,所以,有叫他邹青言的,他曾随母姓,又名俞可范,因此大伙爱称他石匠俞,因“玉”与“俞”谐音,“玉”寓意美好无瑕,所以,不少人称他石匠玉。邹恒禄是林子西村人,张东的兄弟(张太顺)媳妇是他的叔伯妹妹,他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在深明大义的母亲俞宽增的支持下,他积极为老百姓寻求摆脱苦难之路。散集后,三人一块来到于作海家。于作海介绍了家里过去的遭遇和现在的情况后,要求加入农会。邹恒禄说:“你符合条件,欢迎你加入农会。我们农会就是要把农民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反对租息和苛捐杂税,打倒土豪劣绅,把地主的武装缴过来,装备我们自己,把本来属于农民的土地夺过来。你可以通过武术会、家礼教等关系发展会员,穷人为主,要泼泼辣辣能干的,但我们的行动要注意保密。”
    ……
展开
目录
血洒胶东地光照英灵山(代序一)
家乡人民的骄傲(代序二)
胶东子弟兵的自豪(代序三)
开篇人杰地灵
第一章 胶东播火
1.上世纪初,地肥水美的胶东,也免不了民不聊生。出生于文登贫苦农家的展羽(于得水的乳名),难以尽情舒展羽翼。小小年纪就下地干活,打短工时的一顿饱饭让他刻骨铭心。家人的泪水,冲碎了他读书的梦想。
2.梁山好汉和孙悟空的故事,催生了展羽学武的梦想。青年习武立门户,展羽有了大号——于作海。尽管入了武术会和会道门,怎奈胳膊再壮也扭不过大腿,官衙老财蛮横如故。
3.先入农民协会,再入共产党,泥腿子于作海有了主心骨。他东奔西走唤醒众乡亲,作为联络站,南来北往的同志又踏进他的家门。为了大家将来有个好日子,于作海豁上自家的小日子。
4.“打狼要用棒,跟敌人斗要有枪”,于作海赤手空拳为中共胶东特委筹枪。“缴枪”又“借枪”,昆嵛山区有了秘密武装。为筹经费,刘经三设计“绑架”开明老父亲。
5.深夜召开秘密会,没想到密探连夜告了密。吕凤斯用机智贏得了时间,于作海凭胆量“飞檐走壁”脱了险。“死人变活人”,喜煞了党内同志。
6.单枪匹马于作海枪杀敌人便衣,小组合力打掉收税处。“草上飞”、“水里钻”,于作海多次化险为夷。国民党悬赏一千现大洋,要捉拿这个“红胡子”。
7.敌人咬牙切齿,共产党关怀备至。于作海隐姓埋名避难东北,没料到在东北也险象环生。一边做工一边开拳房,不失时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老父亲千里迢迢寻儿子,亲人相见两眼泪汪汪。党组织一声召唤,于作海就似开弓之箭。

第二章 “一一·四”暴动
8.风风火火回到胶东,于作海接过久违的枪,参与筹备武装暴动他东西奔波联络力量,南北筹集枪支弹药,胆大心细避开埋伏。他告别泪水涟涟的家人,在“你要小心……”的叮嘱中又上路了。
9.集思广益积极筹备,自制土炸弹,可惜原料缺乏,成品不多。尽管只有三支短枪、三颗子弹,并且只有一颗好使,但于作海带领“一一·四”暴动东路三大队避敌锋芒,灵活出击,旗开得胜。
10.“…四”暴动举国震惊,蒋介石八次电令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派兵镇压。在国民党军第八十一师和地方反动武装的袭击下,暴动失败。于作海在增援低湾头途中遭遇强敌,他带领队伍撤退到昆嵛山张皮口子一带,在崔家口南夼两间茅屋内,作出了保存火种,坚持斗争的决策。
11.暴动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胶东。传言于作海被杀头示众,他的家人闻讯戴了孝。于作海凭着赤胆忠心深入敌人血腥镇压的地方,一边联络力量,一边鼓舞群众。

第三章 昆嵛山红军游击队…….。
12.游击队员掀山石,放山火,吸引敌人“围剿”昆嵛山。当敌人重兵剿山时,游击队又转战到山外。于作海担任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队长。“黑、白、明、亮”四个战斗小组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不屈的昆嵛山坚定着人们“冲破黑暗,奔向光明”的信念。
第四章 天福山起义的鸣枪人
第五章 转战齐鲁大地
第六章 建功东海
第七章 烟台谈判
第八章 给许世友当副手
第九章 南下浙皖
第十章 “文革”蒙冤
末篇鱼水情未了
昆嵛山的樱桃红了(代后记)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