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杰米·迪蒙的预见
2006年秋天,一切看起来那么平静,就好像什么都不会发生。
在一处游人稀少的海滩上,杰米·迪蒙懒洋洋地吹着海风。白色的帆影一点点模糊,时间仿佛已经停止。杰米·迪蒙很是享受这样的惬意,然而,眼角的余光瞅见,助手正匆匆跑过来。
他知道,平静要被打破了……
作为一名金融风险控制专家,杰米·迪蒙一直对投机持审慎态度。他在海滩度假时,华尔街正陷入次级抵押债券的狂热。
杰米·迪蒙身上有这个年代少有的职业银行家的清醒。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摩根大通公司CEO。那天,他收到摩根大通抵押服务部负责人发来的讯息:次级贷款的违约掉期成本正在迅速攀升。
迪蒙连忙叮嘱:“你得紧盯着次级贷!我们要把许多头寸卖掉。这玩意儿可能会什么都不是,我以前见过这种情况。”抵押服务部马上行动起来。圣诞前,摩根大通12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悉数抛尽。
结果,公司收益锐减,固定收益承销业务从第三位下滑到第六位。摩根大通银灰色的办公大楼中,员工们交头接耳,开始怀疑老板决策的正确性。
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阴云正向华尔街上空聚集来。
几个街区之外,贝尔斯登旗下两支价值200亿美元的次贷基金开始出现亏损。公司高管正在海外逍遥快活,对此充耳不闻,亏损越来越严重,等到高层重视起来,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贝尔斯登的亏损危机像感冒病毒一样四处蔓延,华尔街喷嚏不断。
没过多久,花旗、美林和美洲银行先后爆出巨额亏损,分别损失330亿、260亿和90亿美元。导致巨亏的原因,无一例外不是次贷业务。相比之下,摩根大通因提前撤出而避免大亏,仅损失50亿美元。
此时,杰米·迪蒙的预见被更多人共识。摩根大通员工心头的困惑烟消云散。
贝尔斯登继续在泥潭中挣扎,危在旦夕。华尔街人心惶惶。人们开始担心,这家拥有85年历史的华尔街第五大投行一旦破产,即将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恐慌四处蔓延,放佛末日即将到来。
危急关头,杰米·迪蒙决定出手。
2008年3月,摩根大通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公司。这时,另外两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证券,一个宣告破产,另一个被美洲银行廉价收购。7个月后,美洲银行市值收缩至700亿美元。
危机还没有终止的迹象。因为和“两房”关系紧密,华盛顿互惠银行在次级抵押贷款方面损失惨重。
这家银行承担了大量房地产贷款,同时吸收了大约1430亿美元小额存款。这笔资金用于放贷,随着次贷危机爆发,银行利率调整,巨额利息成为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无法承受之重”。这时,由于担心银行破产,民众纷纷排队前来支取存款,引发挤兑风潮,相关部门不得不紧急出手接管。
杰米·迪蒙在一旁审慎地观察着局势。华盛顿互惠银行的营业网点和储户数量对摩根大通来说不啻一笔巨额财富,如果能够收购它,势力一定大大增大。杰米·迪蒙在心里盘算着。
恰在此时,华盛顿互惠银行也表露出寻找收购的意思。
杰米·迪蒙果断出手,以19亿美元将其收入旗下。摩根大通储蓄额一举达到9050亿美元,服务网点扩增至5400家——摩根大通超越花旗集团和美洲银行,跃升为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
……
危机过后,华尔街一地鸡毛。清扫战场,人们猛然发现,摩根大通乃是 大赢家。
一夜之间,杰米·迪蒙成为华尔街英雄。此时,人们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J.P.摩根那久违的身影。
1853年的会晤
时间回溯到1853年,伦敦大温彻斯街附近一所宅院里,58岁的银行家乔治·皮博迪 正在被风湿病折磨。
预感来日无多,如何处理偌大家业成为乔治·皮博迪的一块“心头病”,年纪越大越是苦恼。皮博迪一生单身,没有子嗣,对几个合伙人也不满意,寻找继承者人选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皮博迪是一个小气、挑剔的商人,在伦敦金融界,人们背地里都偷偷叫他“吝啬鬼”。
据说,有一次,为了等一辆一便士的出租车,这个年过五十的百万富翁甘愿在雨中哆嗦了半个小时;他的年收入高达30万美元,花费却不到百分之一,剩下钱财全部都存入私人账户;他会把吩咐助手买午餐剩下的小费积累到一定数额时悉数收回,几名合伙人因为不能忍受先后离开。
抛开私生活不谈,皮博迪倒是做生意一等一的好手。过去几年,靠着为联邦各州在英国融资,他在英国金融界和政治圈很是吃开,积累起大量财富,被英美两国的权贵奉若上宾。
1853年,皮博迪寻找合伙人一事成为伦敦金融区的 大新闻。人人都想碰运气,但要成为乔治·皮博迪公司的合伙人,至少需要有四个条件:爱交际、有家室、有外贸经验, 后一点,美国人。
消息传到大洋彼岸,身在波士顿的詹姆斯·毕比心中立马出现了一个合适人选。
詹姆斯·毕比是皮博迪的生意伙伴,皮博迪还未发迹时,在波士顿一带打拼,就与他相交甚欢。詹姆斯·毕比把自己的一名合伙人推荐给他,就是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J.S.摩根)。
J.S.摩根是一个神情严肃的中年美国人,有一副好身板,早已成家业,生有一子。他与詹姆斯·毕比合伙做进口批发生意,虽然总是一副硬邦邦的冷面孔,做起事情来却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让人放心——在詹姆斯·毕比眼中,这简直满足乔治·皮博迪对合伙人的所有要求。
1853年5月,J.S.摩根到伦敦拜访乔治·皮博迪,他的儿子,16岁的J.P.摩根同往。
皮博迪开门见山:“你知道,我坚持不了多久,如果你来与我合伙,10年后我退休,届时会把我的名字和一部分资金留给你作为你未来发展的开端,如果到那时你还未积攒起一笔可观的资本的话。”
J.S.摩根犹豫片刻,回答说:“皮博迪先生,看样子这提议很好,不过,需要考虑的事情还很多,在查看您公司的账目,对公司业务和运作方式有了解之前,我不能给您答复。”
皮博迪倒也爽快,命人将公司账目拿来让J.S.摩根过目。
乔治·皮博迪公司资本总额45万英镑,在规模上仅次于巴林兄弟银行 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面对这样高规格的公司,任何人恐怕都不会无动于衷。J.S.摩根看完账簿之后痛快地接受了邀请。
1854年10月,J.S.摩根举家迁往伦敦,正式成为皮博迪合伙人。
15年后的1869年,皮博迪走完人生路,J.S.摩根继承他的衣钵,将乔治·皮博迪公司更名为J.S.摩根公司。这就是摩根财团的基石,衍生日后名震一时的J.P.摩根、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
投资股票和咖啡生意
现在,让我把目光转向J.S.摩根年幼的儿子,未来的“金融巨人”J.P.摩根。
1858年,J.P.摩根购买了生平第一支股票——他用积攒下来的生活费购买了5股太平洋邮轮公司股票,总共花费了315美元。
结果,这招致了憎恨投机的父亲的反对。J.S.摩根多次劝阻无效,在一封信中言辞恳切地写道:“我不希望你购买什么股票,或者在那方面费心思。从事股票投机,有多少人破了产。我希望你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正常的商业事务……而且要下决心,不要去投机购买什么股票。”
当时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因为投资失误而倾家荡产,沦为纽约街头衣衫褴褛的流浪汉。
然而,J.P.摩根显然没把父亲的劝告当回事儿,很快又花762.5美元购入该公司10股股票。就在不久前,他以3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密歇根中央铁路公司1股股票,一个月后出手,赚了一倍多。
这时候,他才不过是一个18岁的半大孩子,正在纽约邓肯-舍曼商行做实习生。
可是,即便做实习生,J.P.摩根也不老实。有一次,公司派他到古巴采购一批货物,轮船在新奥尔良港靠岸。摩根在街头闲逛时偶然遇到一位自称有大批上等咖啡要卖的货船船长。此人受委托到巴西购买咖啡,返回美国时买主却破产了,为了不使货物砸在手中,愿意半价出售。
J.P.摩根囊中羞涩,却装出一副有钱人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和对方谈起了生意。
那个窘迫的船长着急出手,看他一个小青年,本打算应付了事,可一谈话,满口生意经,煞有介事,居然被他打动了。一番讨价还价,J.P.摩根买下了所有咖啡。当然,用的是邓肯公司的采购资金。
摩根兴致冲冲地将消息报告给总部,不料却招致邓肯-舍曼公司 反对。公司领导责令他立即停止交易,否则后果自负。眼看稳赚不赔的买卖就这样断送了,J.P.摩根不甘心,向身在伦敦的父亲求助。
出人意料的是,老摩根居然答应了,同意偿还被他挪用的采购资金,J.P.摩根大笔吃进咖啡。
不久,巴西咖啡减产的消息传到纽约,咖啡价格直线攀升。摩根趁机抛出,大赚一笔。
卡宾枪交易和黄金操纵案
转眼到了1861年。夏天,南北战争打响了。商人们暗中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发其财。
初几个月,北方军战事吃紧,急需军火。消息传到纽约,一个名叫伊斯特曼的商人开始行动了。
伊斯特曼知道曼哈顿南端的总督岛上的一个仓库中存放着墨西哥战争期间留下的5000支卡宾枪,稍加改造便能应付局面。他悄悄跑到岛上,和管理仓库的军械官达成一项口头协议:以每支3.5美元的单价,收购这批卡宾枪。为此,伊斯特曼总共需要支付1.75万美元现金。
不幸的是,伊斯特曼并没有足够的资金。
这时,一位名叫斯蒂芬斯的纽约律师找打他。斯蒂芬斯担任联邦军采购代理,不从从何处得知伊斯特曼的交易,便决定参与进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斯蒂芬斯与伊斯特达成交易协议,以每支12.5美元吃进这5000支卡宾枪,总价上涨到6.25万美元,并提前支付2万美金预付款。
同样不幸的是,斯蒂芬斯和伊斯特曼一样:有想法、没资金。这样他们便无法从军械官手中拿货。
斯蒂芬斯为钱发愁,好在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他的亲戚中有人在摩根财团做事,经他介绍,斯蒂芬斯找到了已经开始单干的J.P.摩根。一番攀谈下来,摩根动了心思,决定替他们出这笔资金,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自己不充当放债人,而要介入并主导交易。
这大大出乎斯蒂芬斯的意料,他考虑了好几天,又去华尔街上找钱,一无所获之后答应下来。
一个天气爽朗的午后,斯蒂芬斯和伊斯特曼陪J.P.摩根登上总督岛上,到军械仓库中视察了那批卡宾枪。J.P.摩根心情不错,当场给军械官开具17486美元支票。离开时,他们的船上装载了4996支卡宾枪。
8月底,第一批2500支卡宾枪改造完毕,精准度和射程符合政府规格。
送交联邦军后不久,J.P.摩根收到5.55万美元,其中包括5.5万美元货款和500美元包装运输费。此时,关于摩根走私军火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舆论压力加大,J.P.摩根打算就此收手了。
摩根找到了一个下家,是一位名叫莫里斯·凯彻姆的纽约商人。他扣除前期2万美元预付款、156美元利息和5400美元佣金,把其余1万多美元转给莫里斯·凯彻姆,退出这次枪支交易。
J.P.摩根侥幸逃过了一劫。随后,北方政府加大监管追查力度,莫里斯·凯彻姆的一直没有收到回款,还差一点被送到监狱。那时候,J.P.摩根应征入伍,已经到前线作战去了。
斗转星移,到了1863年,J.P.摩根渐渐厌倦了战争,开始怀念华尔街的生活。
这年夏天,J.P.摩根雇佣了一名长相酷似的年轻人替他在战场卖命,与朋友爱德华·凯彻姆从前线偷偷溜回了华尔街。
两个人是带着一发财美梦回来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从爱德华·凯彻姆父亲那里听说:由于联邦军伤亡惨重,政府发行的“绿背美钞” 正在贬值,必将引发黄金抢购,金价顺势上扬。
J.P.摩根认定囤积黄金必将有利可图,联合爱德华·凯彻姆策划了一桩黄金操纵案。
他们不惜举债收购黄金,仅两个月时间,就囤积了价值200万美元的黄金。
10月中旬,J.P.摩根和凯彻姆雇来一艘汽船,将价值115万美元的黄金偷偷运送到英国。按照当时汇率计算,这批黄金约为8000盎司,致使纽约黄金存量大减,引发市场极大惶恐。
不久,华尔街开始流传联邦军战败的消息,投资客抢购黄金。原本因摩根转运而紧缺的黄金价格急剧上涨,一度飙升至每盎司156.875美元。J.P.摩根与凯彻姆趁高位将剩余黄金悉数抛出,赚得盆满钵满。
纽约金价上涨推升大西洋彼岸的伦敦金价。顺势抛售运往英国的黄金,赚得不亦乐乎。
经此一事,J.P.摩根进账16万美元,在华尔街名声大噪。人们称赞他是一位很有才干的银行家,做成了“一流”的生意。这样,在1863年,25岁的J.P.摩根真正登上世界金融舞台中心。
与杰伊·古尔德的较量
纽约州北部,奥尔巴尼至宾厄姆顿之间有一条142英里长的小铁路,1869年,围绕这条铁路爆发了一场震惊美国的纷争。
宾厄姆顿位于萨斯奎汉纳河畔,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条铁路为奥萨线。奥萨线上终年只有17辆机车,总共不过214节车厢。在大多数人眼里,与繁忙热闹的大型铁路相比,它实在微不足道。
然而,“华尔街魔鬼”杰伊·古尔德 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身材矮小、精力充沛的银行家是个精明的投资者,以眼光独到、手段狠辣著称,曾多次操纵股票交易,引发资本市场轩然大波。1867年前后,古尔德就通过贿赂政府官员发行虚假股票,攫取伊利铁路公司控制权,由此名声大噪,他那个令人生厌的绰号就是这样得来的。
杰伊·古尔德早就盯上了奥萨线。1868年冬天,奥萨铁路刚刚竣工,他就开始谋取控制权。
古尔德掌握伊利铁路铁路,如果把奥萨线与伊利铁路连接,宾夕法尼亚的煤炭便可畅通无阻地运往新英格兰,争夺五大湖地区货物运输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伊利铁路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顺势提高伊利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
为控制奥萨线,古尔德暗中收购奥萨铁路公司股票,然后将自己人安插进董事会,企图夺取控制权。
杰伊·古尔德的阴谋很快被识破,遭到奥萨铁路创建者兼公司总裁约瑟夫·拉姆齐的强烈抵抗。
围绕控制权的争夺由此展开。古尔德联合拉姆齐的反对者,通过沆瀣一气的纽约高等法院法官乔治·巴纳德吊销拉姆齐的总裁资格。拉姆齐不甘示弱,通过法律途径,中止古尔德党徒的董事职务,予以还击。两派水火不容,斗争很快升级到明火执仗的地步, 终引发流血冲突。
后关头,政府出面,古尔德与拉姆齐又重回谈判桌。
J.P.摩根一直静静观察事态进展。他曾经购买奥萨铁路公司600股股票,对这家小公司保有心理上的好感和同情,同时他也不愿见到强势的古尔德在占尽便宜,于是就加入拉姆齐阵营。
摩根利用家族号召力为拉姆齐争取支持者,许多股东答应参加9月7日召开的股东年会。
开会这天,拉姆齐与古尔德两派都宣称拥有奥萨铁路公司控制权,谩骂攻讦,互不相让,一度陷入僵局。
隔岸观火的J.P.摩根趁机而入,赢得多数股东支持,被选为奥萨铁路公司董事兼副总裁。随后,在J.P.摩根的指引下,拉姆齐到纽约北部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官,后者对古尔德一派行径嗤之以鼻。经他帮助,纽约高等法院判决拉姆齐一方胜诉,重掌奥萨铁路公司帅印。
在此期间,古尔德把琐碎工作交由助手打理,自己跑到黄金市场囤积居奇。整个夏秋之交,几乎全副身心都扑在黄金交易上,赚得巨额真金白银, 后引发黄金市场崩盘,就是史上有名的“黑色星期五”大恐慌。
然而,人们都说,老奸巨猾的古尔德被年轻的J.P.摩根击退了,把摩根奉为英雄……
重挫“白须帝王”杰伊·库克
1871年1月的一天,一位名叫安东尼·德雷克塞尔的银行家敲开了J.S.摩根在伦敦的办公室大门。
安东尼·德雷克塞尔刚刚击败同城死敌杰伊·库克 ,赢得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客户,开始寻找强势合伙人。由于之前有过业务往来,安东尼对J.S.摩根印象甚佳,此次前来便为此事。
老摩根熟知德雷克塞尔家族的背景。德雷克塞尔三兄弟不仅在纽约和巴黎设有合伙公司,德国也有庞大的业务网络。在他们的大本营费城,德雷克塞尔银行在政府融资方面享有多年声誉,同杰伊·库克不相上下,不过随着纽约取代费城成为新的金融中心,德雷克塞尔家族的国内业绩并不十分理想,美国公司平均年利润只有35万美元,只占全年总利润的很小一部分。
得知安东尼·德雷克塞尔的来意,J.S.摩根趁机建议两家公司联合,“规模巨大、卓有成效地”扩展业务,还没有忘记提议让儿子J.P.摩根做德雷克塞尔公司的纽约合伙人。安东尼·德雷克塞尔对J.P.摩根早有耳闻,期望能亲眼见这个年轻人一面再作定夺。
一个月后,J.P.摩根到费城拜会安东尼·德雷克塞尔。
一番长谈下来,安东尼对比自己小12岁的J.P.摩根颇为满意,决定让他做德雷克塞尔公司和德雷克塞尔-哈耶斯公司的合伙人,在费城和巴黎进行密切合伙。同时,双方还达成合伙协议,在纽约组建合伙公司,由J.P.摩根与德雷克塞尔三兄弟中 小的约瑟夫·德雷克塞尔共同经营。
1871年7月1日,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在53号交易厅开业,就是J.P.摩根公司前身。
安东尼·德雷克塞尔购买了一块土地,位于华尔街和宽街相交的拐角处,用于建造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总部大楼。
1872年初,一幢六层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出现在那里,被称为德雷克塞尔大楼。从外面看去,华丽装饰、复折屋顶、老虎窗以及门口上方的雕塑都给人一种雍容大气的感觉。内部设施也极其先进,不仅使用电力,甚至安装了当时并不多见的电梯,在纽约高楼大厦中尚属首批。
春天,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乔迁于此,很快获得一个机会,一夜跻身金融界 高层。
1872年,华盛顿开始酝酿发行新债券,以偿还3亿美元内战债务。由于在销售内战债券方面的巨大成功,费城银行家杰伊·库克赢得联邦政府信任,获得1865年之后联邦贷款专营合同,到1872年库克从此项生意赚得盘满钵满,并垄断政府债券发行,奠定自己在联邦金融界“白须帝王”的名声。因此,联邦政府筹备发行新债时,杰伊·库克自然成为承销不二人选。
然而,在德雷克塞尔这样的金融世家看来,杰伊·库克不过是个暴发户,不值一提。
库克原本是名一眼能识别假钞的银行职员,时运巧合,在内战时成功兜售联邦债券赢得林肯总统赞扬。发家之后,库克在费城城外为自己建了一座城堡,足足有52个房间,接受各界羡慕称颂,“富比杰伊·库克”这句口号盛行一时,却令同城望族德雷克塞尔十分不悦。
杰伊·库克出现前,德雷克塞尔家族一直是政府债券的主导者,在费城金融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无法容忍这名背景平平的投机者后来居上,无时不刻暗中较劲,企图重回顶峰。
在德雷克塞尔兄弟看来,联邦政府新债券正是一个打败杰伊·库克的好机会。
1872年,第一笔债券发行并不理想,财政部长乔治·鲍特韦尔召见杰伊·库克。示意库克组织一个包括欧洲罗斯柴尔德财团和美国塞里格曼财团在内的跨大西洋辛迪加 ,共同承销,共担风险,销售业绩大幅提升,被一些官员称赞为,“与其他任何驻欧洲的美国商行相比都要胜人一筹”。
老摩根一心想在金融界出人头地,当然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和德雷克塞尔财团、巴林财团等组成辛迪加,联合对抗杰伊·库克,J.P.摩根和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作为主力出战。
1872年11月,格兰特 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获得连任。财政部长鲍特韦尔被派遣到参议院,离开财政部之前,他决定追加3亿美元新债券,围绕这笔债券,杰伊·库克与J.P.摩根展开激烈争夺。
杰伊·库克提出与罗斯柴尔德、塞里格曼联合承销方案,J.P.摩根则向鲍特韦尔拿出另一套方案: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J.S.摩根公司、巴林兄弟公司和另一家名为莫顿-布利斯的公司共同组建辛迪加。
杰伊·库克资格岂是出道未久的J.P.摩根所能相比?作为联邦政府的座上宾,常年把持政府债券承销,背后更有实力雄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撑腰,一副志在必得之势。而摩根阵营虽然有摩根财团、德雷克塞尔财团和巴林财团做后盾,但在政府债券方面并无前者那样的优势地位,J.P.摩根小心翼翼地驾驭这支庞杂的财团力量,与老谋深算的杰伊·库克争雄。
虽然富可敌国,但杰伊·库克在美国名声不佳。特别是1869年为北太平洋铁路融资时为推销一亿美元债券使劲花招,为了增加说服力,杰伊·库克凭空捏造了太平洋铁路上房地产、商业街等诸多不经推敲的项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谎言成为美国大小报纸关注的焦点。J.P.摩根趁机在这点上大做文章,到处散布杰伊·库克的负面消息,令其本已不堪的形象大打折扣。
1973年1月底,惧于各方压力,政府不得不拿出一套折中方案:杰伊·库克和J.P.摩根一方共同发售3亿美元利率为5%的债券,发行量均分,各有1.5亿美元。这样,年仅35岁的J.P.摩根与总统、财政部长以及这个国家 重要的银行家直接对话,并为自己争取到发售联邦政府公债资格,将杰伊·库克拉下政府债券主承销的神坛,成为华尔街令人瞩目的青年才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