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的命,是农民的根。几千年来,在这命与根的土地上,中国的农民播种着他们的希望与寄托,耕耘着梦想与现实。在文学史上作家们已为他们竖起了一座座丰碑,描述了世代农民在社会的变革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欢欣。然而本世纪中国发生的土地儿聚儿散的剧变,使农民在土地上的足迹又有了既深且远的延伸……
赵德发所著的《缱绻与决绝》正是以土地的变迁为背景,展现了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缱绻与决绝》从1927年写起,沂蒙山区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绣绣正欲小嫁,突破土匪绑了“快票”索要巨额赎金,而其父为保上地党置之不管,让次女代姐嫁人。不料第三天绣绣从山上逃回,出于无奈下嫁给残疾青年封大脚……山村男女的情与恨,由土地引发的爱与仇,贯穿了四代人六七十个春秋……小说情节大起大落,催人泪下: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掩卷之时,令人扼腕长叹,引人作深邃悠远之想。
展开
——评论家蔡葵
这是一部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感情积累的书,又是一部溶注着作者对历史、对生活的深沉思索的书,这样厚实凝重之作当然是那些轻飘飘的作品所不可相提并论的,也是在当前庞杂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所不可多得的,非面壁数年而不可得。
——评论家陈骏涛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与生俱来、无以言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土地即是农人的生命,是他们一切价值维系的根本。这样的主题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当然也不乏描摹,但却从没有这样地在生存、道德、信仰和伦理的意义上全方位地给予描写和揭示,而赵德发做到了。
——评论家张清华王士强
《缱绻与决绝》高屋建瓴地透视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土地变迁,同时又以细致绵密的叙事解开了传统农民的恋土情结和创伤记忆,对土地革命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无论在社会批判还是生存关怀的层面均称得上意蕴深广。
——评论家张艳梅
作为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小说堪称最优秀的经典之作,它对中国农村人物的刻划是最生动、最成功的,也是最成熟、最准确的,就像陈年的酒经得住细品,就像略带潮湿的大树可以长久的燃烧、再燃烧。以这部小说的问世为标志,中国文学界获得了文学艺术的光荣,也获得了社会哲理的光荣。
——评论家翁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