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车开始启程,大队人马很快消失在风雪中。伍兴友连忙招呼家人向着远去的马队行礼参拜。
伍家一行人得到了帮助,很快到了张垣。伍兴友先安排家人住下,然后带着伍家泉去多伦。张垣北城门(大镜门)一百米远的地方是西沟,那是著名的皮毛集散地。
伍氏父子在西沟的商铺里遇到一个山东济南老乡,那人开了一个百货铺。由于伍家打算以后在这条商道上有所作为,便刻意与那人交往,得知那人名叫李有才。伍家泉和伍兴友继续向兴和古镇(今张北县)方向走,看到前面有个二十多人的马队,于是便跟随马队向前行进。
山路弯弯曲曲的,伍家泉父子与前面的人马保持着一里左右的距离,待来到一片开阔地带,前面马队突然有三个人骑马掉头,直奔伍氏父子而来。来到伍家泉面前,其中一人抱拳于胸前,中气十足地问:“二位英雄是哪路的?为何跟随
我多时?”另外两个蒙古汉子哗地抽出刀来,刀锋对准了伍氏父子。
伍家泉有些慌张,下了马,作揖说:“这位好汉,你误解了,我们不是绿林中人,我是个读书人,恰巧路过此地,因担心路上有匪人,所以跟随着你们求平安。”那蒙古人对伍家泉的话半信半疑,坐在马上审视着伍氏父子二人,突然说:“把你的手伸出来让我看一眼。”
伍家泉伸出手,他的手细长白嫩。那人看了之后一拽马缰,脚下轻磕马肚,那马便掉转方向窜出去,一道烟尘,已经回到了前面的队伍。另外两个蒙古汉子则留下来盯着伍氏父子。那人向身着紫红色长袍的女子汇报了些什么,女子向伍氏父子这边观望了一下,似乎交代了一些什么。过了一会儿,那蒙古人便策马返回,对伍氏父子说:“你们可以跟随我们走。”
稍作休息,前面的队伍加快了步伐,伍家泉根据之前看过的地图估摸他们要在傍晚之前赶到善坊堡(地名)。回头看去,张垣城灰色的城堡只剩下了轮廓。
转眼间太阳西移,很快被山尖挂住了,山里变得明暗斑驳,再回首,古老的张垣城已经消失在茫茫山岭之中。
路过“善坊堡”的界石,又过了一道山梁,前面便是坡地,舒缓了许多,路也宽了,几处客栈的幡子随风飘舞着。
那队人马径直去了一家客栈,那蒙古青年又过来对伍家泉说:“兄弟既然是读书人,我家主人有问题想向你请教,你们还是跟我们同住一个客栈吧。”掌灯时分,蒙古青年过来打招呼,说:“我家主人请你去一趟。”伍氏父子随那青年去了客栈的堂屋,进了门,两个穿紫红色蒙古袍的年轻姑娘向伍氏父子施礼,伍家泉心中一震,莫非这家主人是女子!进了客厅,伍家泉看见了穿紫红色袍子的女主人,她是一个年轻女子,戴了一顶白色的狐皮帽子,帽边镶着红色的水绸。女子的旁边站了一名侍女。女主人没有说话,示意侍女上茶,再看那茶具,竟然是景德镇的白瓷,薄如纸片,茶水在盏里显出油绿。仆人把茶盏送上来,伍氏父子各品一口,那是上等的毛尖。女主人问:“怎么样,这茶还入口吧?”她脸上表情淡然。伍家泉看了一眼父亲,伍兴友示意他回答,他说:“是好茶,只不过我见识少,不敢妄加评论。”
女主人笑了,说:“你们汉人就是这样,假惺惺的,好就是好,何必说自己见识浅。”
伍家泉作揖以示歉意。女主人说:“用不着这么多礼节,索棱格说你是个读书人,我正有个问题要请教你。辛弃疾写过一首词叫《破阵子》,前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下句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你知道吧?”她的眼中充满问询的意味。伍家泉说:“我知道这首词,不知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女主人说:“前一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知道他的'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什么意思。”
伍家泉笑了,说:“在这里,'八百里分麾下炙'的意思是将军以烤牛肉犒赏士兵,八百里指的是牛。”
女主人睁大了眼睛,说:“原来是牛啊!我以为'八百里'是表示路程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