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阳明.第壹部,龙场悟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4102758
  • 作      者:
    许葆云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首部写王阳明的历史小说!以雄健的笔力,生动细腻地讲述了王阳明的光明人生和精神历程,积二十年研究之功力的呕心力作!作者潜心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多年,创作态度极其虔诚。在《王阳明(第1部):龙场悟道》写作期间,他四处搜集散佚的史料,并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前后花费三十余万元,历时数载才创作完成。阳明心学的入门读物!本书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明王朝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角逐,对各种权谋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此前提下,详细讲述了王阳明在宦海浮沉中高人一筹的处世智慧,堪称体悟心学智慧的最佳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王阳明》三部曲,百万字长篇。以雄健的笔力,细致描写了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一生,对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精神历程做了深刻细腻地分析,同时生动再现了明朝弘治末年至嘉靖初期复杂多变的政局。
     作者潜心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多年,创作态度极其虔诚。在本书写作期间,他四处搜集散佚的史料,并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前后花费三十余万元,历时十年创作完成。
     本书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明王朝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角逐,对各种权谋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此前提下,详细讲述了王阳明逆境取胜、宦海浮沉、思想升华、泽被后人的命运与智慧,堪称体悟心学的上佳读物。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许葆云看来,当今社会要取得成功,强调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强调自我价值的只有王阳明。
     ——《华商报》

     许葆云笔下,“阳明心学”教会人们重视良知,重视完善自我,重视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内容在当下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日报》

     许葆云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将书中情境带到众人面前。
     ——《西安晚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阳明三部曲”这套历史小说中,除了王阳明的理论和经历之外,还特别描述了他的情感生活,“书中的两段情感生活是贯穿始终的,可以说是一条线索,同时这也是历史上可以查证的。”
     ——《东方卫报》
展开
精彩书摘
    这句话里有七个字是重重念出来的:成化辛丑科状元! 陈翁这一声唤,有个名堂叫“开门引子”,就这七个字高高声音往外一念,顿时引得整间厅里百十号人都停了杯,所有人的眼睛都往这边看过来。诸养和赶忙拱手:“陈翁谬赞,当不起当不起。” 什么叫“谬赞”?意思就是:说得好,你不妨再多夸夸。 一句话说得陈翁哈哈大笑:“诸翁太过谦了。”转身向着宾客,“各位知道这位状元公王实庵先生吗?浙江一省英杰荟萃,名士如云,玉带乌纱、冠盖车马皆不足道。可状元公非同凡品,天下就这么一位!这位实庵先生人品方正高古,学识才情江南第一。如今在京师任詹事府右春坊的右谕德,又承圣命主持经筵日讲,给天子讲圣贤书!” 其实右春坊右谕德只是个从五品的官职,比诸养和这个从四品的布政使i〕参议还不如。可詹事府是专门辅佐东宫太子的衙门,凡从詹事府出来的京官,将来势必飞黄腾达。何况这位实庵先生又是“给天子讲圣贤书” 的,官虽不大,名重! 陈翁这几句奉承话儿说得实在好,就像花厅里那几扇缕着芝兰献瑞、孔雀开屏、牡丹富贵、鹤寿松龄的硬木雕花格子门儿,听起来真是又体面,又玲珑,又敞亮。顿时引得满堂宾客齐声喝彩。眼看把面子挣下来了,陈翁自己也挺得意,笑呵呵地望向诸养和,却见他半张着嘴,脸上的笑容也未到十成光景,似乎意犹未尽。 这陈翁是个老于世故的人,看了诸养和的神色,略一琢磨已经明白,自己这一套话成色还嫌不足,只夸到店铺招牌,却没夸到店里的货物,难怪诸养和只有七分笑容。于是就桌上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高声笑道:“古人云:‘藏璧于椟,安不寂寂’?今天诸府宾客雅集。称得起诗赋文章锦绣之会,诸翁何不把贵婿请出来和大家见上一面?让我等一瞻风采,开开眼界。” 诸养和一直等的就是这句话,赶忙笑着说:“陈翁这是让我出丑!” 嘴里这么说着,却又回身吩咐管家,“去把姑爷请来,和大家见见面。” 不大工夫,诸家的新姑爷王守仁从后堂出来了。 王守仁穿着一身大红颜色胸前绣着鹌鹑补子的九品宫服——倒不是这位新姑爷年纪轻轻就做了官,这是新郎官儿穿的“喜服”。因为很多入一辈子做不了官,能穿官服,也就是新婚这一次,所以民间把男子娶亲俗称 “小登科”。守仁这小伙子是个瘦高个儿,身子骨有些单薄,长圆脸,宽脑门儿,眉毛粗重,命宫宽大,两只大眼非常灵动,鼻子细长,鼻梁挺拔,丰隆有势,是个聪明过人能成大事的好面相。按相书上说:这样相貌的人,他的性情大概能从嘴唇上看出来,小嘴薄唇的坚忍。嘴大唇厚的随和。 守仁的嘴唇就丰厚,是个厚道人儿。两条大长胳膊,手心无肉,指头生得又细又长,五指并紧了还透出几条缝儿来,这样一双手,聚不来钱财。 不过王守仁也不需要聚什么钱财。他的家世十分了得,老父亲王华状元及第,又是天子身边的文学侍从之臣,家世不富,却贵。生在这样的家庭,只要稍微知道上进,将来做官是跑不了的。守仁自己也真不亏了这副好面相,自幼聪明透顶,悟性过人,五岁能文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别看这年才十七岁,经史子集皆已烂熟,诗词文章抬手就来,在他的老家余姚城里大大出名,凡读了他诗文的人无不赞叹,说这孩子如此才华,日后春闱三场,鱼跃龙门,必定又是一位状元公。 在这一群看好王守仁的人里,他的这位岳父诸养和。当然是最得意的一个。 诸家和王家是亲戚,论起来,守仁耍叫诸养和一声表舅。守仁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到北京做官的那一年,诸养和带着女儿进京贺喜。当时守仁还是个孩子,可诸养和这个做舅舅的精明得很,上看着王家的门楣家世,下也瞅准了这个外甥的聪明俊秀,一眼相中,当时就和王家商定,把自己的女儿说给守仁当媳妇儿。 自京城一别七年,这些年诸家和王家书信往来不断,眼看着自己这位老亲翁从一个六品的翰林修撰一步步升了上去,眼下又得到天子器重,人了詹事府,将来的仕途不可限量。又知道自己这位贤婿年纪日长。文章日进,大有前途,诸养和心里自然得意非常。现在女婿亲自到江西迎亲,翁婿二人见了面,见守仁生得仪容俊美,风度儒雅,略试文采,果真出口成章,落笔成诗,可把诸老先生给乐坏了。 诸养和这个人肚量不大,可气势很大,凡事爱张扬,逢人好炫耀。现在得了这么个好女婿,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早就打算趁着婚礼让女婿在众人面前露上一脸,落个口彩,也给他诸家争几分薄面。 结果守仁这边刚和新人拜了天地,入了洞房,还没等挑盖头,老岳父就把守仁叫了出来,带到堂上对着来贺喜的贵客逐一作礼,不厌其烦地对每个客人介绍:“这是小婿,成化辛丑科状元王实庵先生的公子……” 其实守仁的出身刚才陈翁已经给众人讲过,满屋子无人不知,可现在诸养和还是一遍一遍说给宾客们听。你别说,“成化辛丑科状元”这七个字还真值钱。不提这几个字,王守仁这个小伙子扔到大街上都没人理。可现在把这七个字一提,坐在首席的贵客们不管是官是绅,或是年高德劭的老先生,全都要站起身来冲着守仁拱一拱手。接着就冲诸养和拱手:“贤婿好风骨!诸翁好眼力!” 厅上一百多宾客,每人都要夸赞几句,把个王守仁闹得一颗头比斗还大,晕晕乎乎转了一圈,好不容易回到首席,刚落座,那位好事的陈翁又说话了:“久闻实庵先生文采华滋,诗赋佳绝,是浙江省内第一的才子,想来令婿亦非凡品吧。” 哎!诸养和等的就是这句话。 自己的女婿有文才,出口成章,这个诸养和早在私底下试过了,心里极有把握。现在听陈翁递过这么句话来,正中下怀。立刻叫守仁过来陪了陈翁一盅酒,接着就说:“请老世翁出一个题,考考他吧。” 其实所谓出题,就是让陈翁搭一个台子给守仁唱戏。所以这个题要出得文雅、空泛,还不能太难,非得有古诗可套的才好。陈翁皱起眉头略想了想,笑着说:“我看就以‘春晴’为题如何?” 这老头子话音刚落,王守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杯往桌上一放,张嘴就念出四句:“清晨急雨过林霏,余点烟稍尚滴衣。隔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 这一下真把首席的宾客们吓了一跳! “再以‘雨霁’为题作一首如何?” 这一题比刚才难些,可守仁也只是略一沉吟,随即有了:“严兀亭子胜云台,雨后高凭远目开。乡里正须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 要说前一首只是中上之品,那这四句诗却端的好严整,好意境,收起时气魄又大,顿时博了个满堂彩。 诸府这位新姑爷真不含糊,要诗就有,口占立得,而且词句俱佳,宾客们一来耍给诸老爷子捧场,二来见守仁这小伙子文思敏捷,也真觉得有趣,就这个出一题,那个出一题,把场面烘托得热热闹闹。也是守仁年轻不懂事,一向被人捧惯了,自己又喜欢卖弄,不知道在众人面前“藏拙” 的道理,别人出一个题,他就作一首诗。 可守仁就没有想过,“才气”这东西就像井里的水,平时随便打出一桶两桶来,准是清亮亮的,可要是像眼前这样一桶接一桶不停地往外提,用不了多大工夫,捞出来的就光剩下泥汤子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回:避宴席小子窥道法,动心机佳人驯夫婿 
第二回:有闲心侍郎捧才子,没缘法道士弃顽徒 
第三回:王状元说破朝中局,唐伯虎点出心底真 
第四回:为廉洁朝廷害才子,要度人老道装神仙 
第五回:苦强求到头终是病,劝和尚守仁归正途 
第六回:愁上愁臣子忧国事,急中急阁老骂皇上 
第七回:为私利明君织冤狱,赌闲气主事乱出题 
第八回,救孤女宜畹收甜杏,为专情守仁逃新房 
第九回,李郎中冒死参国舅,弘治帝决心除宦官 
第十回,王守仁初结甘泉子,李梦阳暴打张鹤龄 
十一回:真龙宾天饕餮窃据,麒麟失位虎豹横行 
十二回:众口一词请诛奸佞,出尔反尔祸乱朝廷 
十三回:败朝局阁老遇罢黜,护正气守仁熬苦刑 
十四回:为忠直王华割亲情,喊冤枉戴铣寻死路 
十五回:弱女子忍羞求阁老,李东阳定计救忠臣 
十六回:凄惶惶守仁离京师,恶狠狠杀手劫钱塘 
十七回:落难人偏又遭海难,囹圄士挣破囹圄局 
十八回:人进鬼域事事似鬼,心在牢笼处处如牢 
十九回:无路人难救无路客,良苦士绝境悟良知 
二十回:与人为善人人是友,将心换心处处皆心 
二一回:撑骨气驿丞斗御史,跳月场驿卒结姻缘 
二二回:为职守三拒宣慰使,凭良知点醒安土司 
二三回:阳明子一语平战祸,受诚邀书生离桃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