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3089
  • 作      者:
    李杨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三个要素(种族、阶级、性别)中,阶级最受忽视。整个美国文学的研究是如此,美国南方文学的研究尤其如此。一个多世纪以来,种族一直是南方研究的中心论题,至少四十多年以来,性别是南方研究的中心论题。然而,阶级由于其涉及方面众多、复杂,只是在过去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才得到了实事求是的、公开的讨论。
    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阶级,尤其是在一个民主社会里的阶级,具有上下移动的特性,似乎不如种族和性别那般固定不变;它更难以界定和明确。种族和性别一般易于确定:它们清晰可见。而在像英国这样的阶级结构鲜明的国家里,阶级有识别标识,所以也清晰可见,更不必说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社会和文化了。
展开
精彩书摘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总体来看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了“南方文艺复兴”里存在着阶级问题,而且也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但是,它们的分析大部分给人一种孤立、零散的印象,其所涉及的范围也较为有限,主要是“南方文艺复兴”的个别作家,比如福克纳、泰特等,属于个案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主要是对作品中所出现的阶级架构、现象和体现进行粗略描述,未能从宏观上直面这一文学的阶级实质,对其进行系统深人的梳理、审视和评说,从阶级出身、意识、情感对这些作家的影响人手,充分揭示阶级性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层次分明的等级架构曾长期是南方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了阶级因素会多方位、多层面渗浸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文学。而“南方文艺复兴”正值南方政治环境巨变,下层阶级崛起,猛烈地冲击了旧南方上流社会的主导地位,引发了原有阶级格局的动荡和重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南方文艺复兴”作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真切地演绎了这种风云变幻。因此,从“南方文艺复兴”作家,尤其是其第一代作家的家庭背景、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切人,剖析这些因素对“南方文艺复兴”标志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洞察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南方文艺复兴”所传达的作家超个人的阶级信念、理想和情感、思想,捕捉他们在新旧时代更替引发的阶级兴衰时复杂的心理体验,正确解读作品中错综交织的矛盾、冲突和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背后意识形态的操控,是为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把握“南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做出的一个努力。
    对“南方文艺复兴”进行整体、系统的阶级分析可望澄清一个普遍存在的对“南方文艺复兴”的基本概念问题,反思过去对它的评价,消除一个认识误区。“南方文艺复兴”以其累累硕果在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也使人们倾向于放大其意义,将其等同于南方文学的全部,相信其无可争议地宣讲了关于南方的知识和真理,它的标志特征,崇尚优雅、尊严、荣誉,倡导农业主义理念,依恋过去也被升格为南方文学的表征。然而,阶级分析表明,“南方文艺复兴”相当程度上是旧南方白人中上层社会作家们依据所在阶级的人生标准,对南方历史、文化、生活的理解与想象打造的旧南方浪漫传奇,传播了其政治思想与道德准则,不仅缺乏南方黑人的参与,甚至连本种族的穷白人也基本被排除在外,其视野和价值观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的故事只是南方生活的部分剖面,是南方的一个重要文学话语,但不是唯一;它与南方的黑人文学、穷白人文学共同构成了对丰富多元的南方生活的再现。因此,对“南方文艺复兴”进行阶级分析有助于再次认识这一文学现象,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文学运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阶级与文学
第一节 阶级及阶级概念的演变轨迹
第二节 阶级与文学的关系
第三节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阶级性问题

第二章 美国南方的文学及“南方文艺复兴
第一节 南方的地理及历史
第二节 南方的文学、“南方文艺复兴

第三章 “南方文艺复兴”作家的阶级背景
第一节 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
第二节 下层生活孤独的讲述者

第四章 “南方神话”是谁的神话?
第一节 “南方神话”的形成、演变轨迹
第二节 “南方文艺复兴”里“南方神话”的本质

第五章 内战,为南方而战?
第一节 内战与奴隶制
第二节 “南方文艺复兴”版的内战:为南方而战

第六章 留恋过去,拒斥现代
第一节 “南方文艺复兴”视阈中的过去与现在
第二节 来自下层社会的故事:过去与现在

第七章 “南方文艺复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绅士、淑女
第二节 穷白人、黑人

第八章 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守望
第一节 关爱、同情、奉献
第二节 礼貌、荣誉、尊严

第九章 生态意识
第一节 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自然
第二节 尊重自然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