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旧戏新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86775
  • 作      者:
    黄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裳,原名容鼎昌,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1919年生于河北井陉,原籍山东益都北城。曾在南开中学和交通大学就读。1944年被征调往中国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后任《文汇报》记者、编辑。有著作《旧戏新谈》、《妆台杂记》、《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榆下说书》、《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笔祸史谈丛》等行世。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家小书·旧戏新谈》:“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大家小书·旧戏新谈》,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展开
精彩书摘
  我虽然听戏多年,然而自己却未曾学会“叫好”之术,一半是天分太低,二者也是拉不下面皮来之故。然而积数十年的剧场经验,叫好也听过了不少,印象最深者是这么一次:
  我在北平吉祥听杨小楼的《艳阳楼》,据老辈说,这戏最好的地方是杨小楼一掀帘的“亮相”。所谓“亮相”,即是一个Pose,说也奇怪,这一个亮相,原是人人皆会的,总不见得扫边角色就爬了出来吧?然而却又确有分别。杨小楼的亮相即有“气吞河岳”之势。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该时杨已老,而《艳阳楼》实在又不常贴,可惜我坐的是上场门,无法看见,当时心生一计,等高登将要登场、锣鼓紧张了起来以后,我设法从台旁踱过去,慢慢地走,随时注意,居然看到了这“亮相”。不料这就激怒了一位老先生,他摸着花白的胡子向我交涉,事态极为严重,因为我挡住了他的视线,使他无法叫“迎帘好”——沪语“碰头彩”——使他深深地引为遗憾。
  从这次以后,我才深知“叫好”之重要,有许多人,似乎是到戏园中来喊上一嗓子,发泄其郁气,视之为养生之道的。
  ……
展开
目录
徐序
吴序——关于黄裳先生
章序
第一辑
评剧家
“评剧家”之二
京白
叫好
“十万春花如梦里
关于川剧
关于违碍戏
《水浒》戏文与女人
第二辑
《法门寺》
关于刘瑾
《打渔杀家》
《连环套》
《盗御马》
小生三类
《安天会》
《新安天会》
《春闺梦》
《青石山》
《朱痕记》
《四进士》
《美人计》
《回荆州》
《截江夺斗》
《祭江》
《西施》
《战宛城》
《骂殿》
第三辑
……
第四辑
第五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