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衣锦夜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90449
  • 作      者:
    廖伟棠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本天地间之羁旅者,百代中之过客。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称为真正的家乡,尤其当一个人知晓了这命运,他便应该接受并且热爱变动不居的生涯——那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人。对于这一层次的浪游者,旅游是不纯粹的,他要的是生活本身,他要求生命就是一场完全的盛宴;观光是不彻底的,他要的是体验本身,他要求他生命所经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爱有恨、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印痕。正如古人所谓“过处便有情”,爱上,便住下——倒过来讲:要住下,怎能不爱上?爱不止是一夜眼神的勾连、繁花之间的擦肩,爱一个人怎么能不完全体验他/她?同样,在世间流变中,一个有情的旅者,若爱上了一个偶遇的地方,又怎舍得不去融入它的生活、成为它的一部分?
展开
作者简介
    廖伟棠,1975年出生于广东,后移居香港,并曾在北京生活5年,现为自由作家、摄影师。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小说奖、创世纪诗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70后作家用多种方式记录的在路上的青春,散文浓酽、想象纵横开阖;诗歌诡美、曲折,具强烈音乐性;摄影神秘、风格奇异。作者足迹踏遍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以及欧美重要的文化城市,对青年文化深有体会,折射于诗文中,流露出意气风发又特立独行的气质,文字和图像也呼应这种不羁,风格自由流动,内容都关乎现实与内心中的旅程。《衣锦夜行》表面虽是游记为主,但实际上写的是青春之激荡与冲突。衣锦夜行者,非“富贵而不归故乡”之意,其实是穿着鲜花走进茫茫深夜。
展开
精彩书评
    朝圣的重点永远不在外界那漫漫黄沙上的足印与滔滔白浪中的布帆,而在于内心真相之渐次敞示;朝圣乃是种建立在肉身经行里的灵魂旅程。
    ——梁文道
    生活当如此,生命当如此,这或才算是,活过。
    ——马家辉
    伟棠的文字迷人,但文字背后的精神气质更是这个时代最稀薄的。
    ——张铁志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小,哈尔滨这个城市在我这个南方人的词典中,一直意味着“远东”,混杂着“俄国老毛子”和“关东浪人”这样的十九世纪冒险色彩。直到一个哈尔滨人成为我的妻子,我才和哈尔滨发生了一年一度的联系--回家过年。对于香港人来说,哈尔滨太遥远了,有朋友竟然问我妻子:  “哈尔滨到底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昵?”
    现在我就在这中国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等待过年,我有幸在“春运”  (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最高潮前离开北京到达哈尔滨,当然我是没有办法买到宝贵的火车票的--打算和我一起去哈尔滨的香港朋友在北京火车站售票厅排队,和数千人一起挤了三个小时后被告知所有车票售罄,于是我们只好买了全价的飞机票。
    在中国,  “春运”绝对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词,随着经济疾速发展、人口流动汹涌,基本的交通服务已经越来越难以负荷春节期间回乡的人们,再加上天灾添乱,今年的春运也变成了最大的灾难。千万民工是没有办法买得起昂贵的飞机票的,也没有人际关系买到火车票,他们只好买张站票挤十几二十小时回家,甚至至今滞留混乱不堪的火车站。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彩排闹了个大笑话,内地著名女高音宋祖英唱完《绿色的田野》之后,主持人董卿上台说每年必说的套话: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欢度春节,北方一片雪花飘舞,南方则是春意盎然。”现场观众一片哗然--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月南方暴雪成灾,雪灾地区铁路公路运输几乎瘫痪、电力和物资供应困难。
    不但南方没有春意盎然,北方也没有雪花飘舞。今年气候反常,连哈尔滨这样的极北城市也是暧冬,和我一起来到哈尔滨的香港朋友已经失望而返,只有每年一度倾力打造的冰灯展稍为安慰了他们的雪国想象。即使没有瑞雪,哈尔滨还是一片喜庆热闹气氛,就像中国大多数的二线城市(省会等大中型城市)一样,其繁华超出外人的想象,香港朋友一再为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商场华灯及其内里的物价而咋舌。
    四海之内都在歌舞升平,哈尔滨也当然如此。这个城市还保存着中国最多的教堂建筑,多是俄罗斯人或犹太人留下来的,还有更多的俄国殖民地色彩建筑,这点大大满足了香港人爱好的异国情调,香港朋友第一天住在前犹太会馆改建的招待所,过两天又搬去了拥有全国最古老的欧式电梯的老旅馆。旅馆外面,就是著名的中央大街,一百年前的铺石马路、一百年前的俄罗斯餐厅、萧红居住过的马迭尔宾馆,接着我还带他们去了中国最古老的电影院之一:位于哈尔滨南岗区的亚细亚电影院,对于这两个从事独立电影制作的朋友而言,也不失为一次朝圣。虽然亚细亚电影院,现在只放映港产片,和上演东北通俗节目二人转。
展开
目录
003    序    何必见戴       梁文道
009    自序  青春到处便为乡
第一部分 从巴黎到北京
017    巴黎摄魂记
025    l’Aqueduc街十三号阁楼
031    巴黎无题剧照集
045    一年的最后一天
049    拉卜楞声色断片
060    爱丁堡,一场没有结局的戏剧
066    达摩山下,写给达摩流浪者们
075    越南,隐秘与魔幻的旅程
090    在哈尔滨过年
097    夜四环之声
101    占领蒙克
107    五月之王
110    二道桥的一个下午
113    西行绝句
122    安静地歌唱九十年代
126    寄梦中的阿兰·罗伯—格里耶
130    这一年春天的雷暴不会将我们轻轻放过
140    北京,春天的醉歌行
150    故都夜话

第二部分  从那不勒斯到安达露西亚
159    那不勒斯,一只黑犬
169    光泽,无意慰人
179    他们谈论东方时谈论的是什么
184    罗马的无题剧照
190    意大利诗抄(九首)
207    巴塞罗那变形记
218    鞍囊里还有青果
225    安达露西亚谣曲集(五首)
236    跋影的告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