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年沧桑“永绩”号:从北洋水师到人民海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83930
  • 作      者:
    聂成根, 葛逊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百年沧桑“永绩”号:从北洋水师到人民海军》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有一艘军舰名叫“永绩”号,经历过大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汪伪政府,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在为中国海军服役。“永绩”号为战争而生,与各个时期的风云人物、重大战役紧密相连。然而,就这样一位传奇的历史见证者——“永绩”号,在档案馆内居然找不到一份有关他的完整资料。《百年沧桑“永绩”号:从北洋水师到人民海军》是一部探索与发现之作,作者聂成根和葛逊从历史的缝隙里寻寻觅觅,拼图般拼贴出历史的镜像,呈现风云人物的命运图谱。沧桑百年,中华崛起。
展开
精彩书摘
    圆明园、颐和园、海军衙门、北洋水师、朝鲜、日本……这几个似乎互不相干的名词,在1894年,因为一场战争一下子全联系起来了……
    1894年5月23日(清光绪二十年四月二十六日),颐和园万寿山上空的天上,飘着一层薄薄的轻云,昆明湖边,咸丰年间栽种的柳树,已有一抱之围。那恻恻清寒剪剪风摇曳着刚泛鹅黄的柳枝,也吹皱了一湖涟漪。又一个春天来了!
    可是,慈禧老佛爷的心情,却与这诗情画意的风景,怎么也联系不起来。
    慈禧习惯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驻跸颐和园,到而今,已经两个多月了,明天就要移驾紫禁城了。本来,她想趁天好出来溜溜弯,因此特意选择了西区。本来,她想看看耕织园,看看西堤,看看湖水,看看水操学堂……本来,她今天心情还好,可是,当她看到还在忙忙碌碌修园子的杂乱景象时,她立刻就游兴索然、雅趣无存,怒气也不打一处喷发出来了。两个多好的园子啊!可惜,30年前被西洋夷匪一把火将圆明园烧了,一阵抢将清漪园(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毁了。想到这里,慈禧心头更是隐隐作痛。
    一想起圆明园,慈禧又情不自禁地想起来她那苦命的亲生儿子——载淳,也就是同治皇帝。载淳登基时才六岁,自然是她这个皇额娘垂帘听政,这一“听”不打紧,竟“听”了12年。一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同治皇帝才举行了亲政大典。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和感谢太后的“放权”圣举,同治在半年之后的九月二十八日,就发布上谕,决定重修圆明园: “两宫皇太后保佑朕躬,亲裁大政十有余年,劬劳倍诸,而尚无休憩游息之所,以承慈欢,朕心实为悚仄,是以谕令内务府大臣设法捐修,以备圣慈燕憩用资颐养。”对儿子的回馈,慈禧自然是很欣喜的。可是,没想到皇帝的决定,竟遭到满朝上下一致反对,理由是很清楚的:几十年来,清朝不断地割地、赔款,国库已经很空虚了。面对群臣反对,同治仍一意孤行,意图也是很清楚的:一为“立皇威”:如果朕亲政后第一个圣裁就被否定,那今后还有何威可言?!二为“尽孝道”:不把园子修好,不把老佛爷请出紫禁城,难道她还在我身后“垂帘听政”?可是,无奈同治寿浅,在亲政后的第二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就病逝晏驾了。
    “园子”的事肯定是先放下了,当务之急是解决“位子”——谁来“接班”当皇帝。刚到后台还没来得及卸妆的慈禧,又粉墨登场到前台来了。因为同治无出,没有法定的继位人,这就为慈禧选帝留出了大大的政治空间。她思前想后了一番,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咸丰亲弟弟奕□的儿子——载湉。
    1875年1月,光绪(载活)皇帝登基,成了清朝历史上的第十代第十一个皇帝。
    道光、咸丰年间,大清帝国两次吃亏后,同治刚登基时,朝廷真可谓是内外交困:外有夷匪犯境,内有洪贼造反。外寇要银子,内匪要位子,洋人要她的银根,国人却要她的命根,孰可忍!于内于外,得赶快建立大清朝海军,“借师助剿”很快成了大清朝廷的统一认识。“怎么快?”“买船最陕!”从同治元年开始,大清政府就与英国政府谈购船,并很快签了购13艘军舰的合同。“没有人怎么办?”“聘外国人!”结果稀里糊涂聘了个曾经两次打过中国人的英国军舰“狂暴”号上校舰长阿思本。更糟糕的是,代表大清政府签合同的是任中国海关总税务的英国人赫德,结果是英国人跟英国人签合同,自然考虑的是英国政府的利益。于是,舰队组建后,怪事就发生了:“管理公司”总经理阿思本不听“业主单位”清朝政府的,只听“派出单位”——大英帝国女皇陛下的,这自然是弄不下去了。于是,现有固定资产——军舰作价拍卖,“公司”注销,人员散伙。清政府为组建这支舰队,先期支付了173.2万两银子,卖船所得106.8万两银子,这一进一出白交了近70万两银子的“学费”。
    既然“引进设备”、“引进人才”都不行,那就还是走“国产化”的道路一自己造船吧。曾国藩不是造出过“黄鹄”号吗?于是,从同治七年(1868年)成功建造第一艘兵轮“恬吉”号开始,江南制造总局在以后的近20年时间里,造了“恬吉”、“操江”、“测海”、“威靖”、“海安”、“驭远”、“金瓯”、“保民”等近十艘兵轮。有了船,还得有人呀,当时,与江南制造总局齐名的还有左宗棠领导的福州船政局,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请求设立福州船政学堂,朝廷同意后于次年正式开学。这是大清朝的第一所海军学校。后来闻名于史的清朝海军将领刘步蟾、叶祖硅、邓世昌、方伯谦等,皆出于此。船也有了,人也有了;清朝海军该这样发展下去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大清朝龙旗飘扬舰队的阵法。
    1873年3月,四个日本人在海中乘船时遇浪翻船,后漂游到台湾岛登陆,当地居民不但善意地救了他们,还将他们完好地送回日本。可日本政府却反咬一口,说四人在台遭劫,要去台湾“寻找”施暴者——慈禧是不知道了,60年以后,日本人又在卢沟桥“走失人”啦,又在宛平城“走失人”啦,所以也循惯例要出动军队去“寻找”。一年舆论准备后,1874年5月,一支日军海军舰队在台湾南部登陆。这时的日本海军装备中,除木质军舰外,已有铁甲战舰了。
    而这一年中日本所做的一切,清政府竞一无所知,直到日本人登陆台湾后好几天,才知道自家院子里进狼了。接下来的事就更匪夷所思了:为了把日本人“请”出去,中日两国政府经过数番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北京专约》,又名《台湾事件专约》。等于承认了日本对琉球的“保护”是合法的!要说慈禧不怒不气那不是事实,但她更知道非不战,是不能战也! “明知彼之理曲,而苦于我之备虚”,若战“自问殊无把握”。
    日本侵台,既刺激了清政府,也刺激了大清海军。 “强大海军”已成朝野上下一致的呼声,自己造船,何年何月?赶快买船,时不我待。于是,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海军,以沈葆桢为首的南洋海军,都一窝蜂地向外国订购军舰。势逼情切,难免病急乱投医,1875年到1880年左右,李鸿章花了150万两白银,一口气向英国买了ll艘小型炮艇“蚊子船”。服役后,才发现这种近岸防守的小炮艇,速度慢,炮的口径小,根本不适用或不能用。150万两银子,又打了水漂——银锭太沉,比重比水大,还漂不起来!
展开
目录
锤炼篇
第一章 杜鹃啼血·徐寿
第二章 命生水火·慈禧
第三章 劫后余图·王荣嫔 马德骥
第四章 高庙僧侣·曾国藩 李鸿章
第五章 胎死腹中·萨镇冰
第六章 起死回生·刘冠雄
第七章 炉火铁锤·蔡和森 李中
第八章 蛟龙入水·任光宇

浪涛篇
第九章 宣示主权·蒋斌
第十章 山雨欲来·陈绍宽
第十一章 龙潭试水·周恩来 蒋介石
第十二章 东南西北·蒋桂冯阎
第十三章 江阴惊魂·南造云子
第十四章 要塞江荫·陈季良
第十五章 花谢武汉·孙中山 宋庆龄
第十六章 大江绝唱·曾冠瀛
第十七章 奇耻蒙羞·孙增善 汪精卫
第十八章 死水微澜·桂永清
第十九章 火中涅槃·林遵

光明篇
第二十章 “延安”回望·张序三 戴熙愉
第二十一章 如沐春风·张爱萍
第二十二章 江上旭日·毛泽东
第二十三章 亮剑海天·陈雪江
第二十四章 乔装打扮·邓世昌 陶勇
第二十五章 百年乡愁·王罡
第二十六章 魂归大海·钟延安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