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激情重燃:大院子弟的80年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415401
  • 作      者:
    张为良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为良,1963年3月生人,苏州大学财会专科毕业。1985年7月参加经济工作。在国企工作期间,创作歌曲《煤矿机械颂》获煤炭部“煤炭之春”优秀创作一等奖;近年来在网络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狗·男人撕开真情之面纱》《狗·村长》《小酒店》,短篇小说《鬼帮人》等十余部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大院里的男男女女,也和常人一样在悲壮而又悲情的七十年代,挥霍着青春,挥洒着热血。<br>    朋友变成了仇敌,爱人成了陌路,一个个擦肩而过的感情,让他们在内心留下了那个年代的特殊印记。<br>    转眼间,人到中年,八十年代的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曾经的理想又有几人坚守!<br>    是重燃激情,还是在理想的灰烬中借着大院儿女的身份,去做曾经被自己鄙夷的事儿,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展开
精彩书摘
    1<br>    1968年初春,春寒料峭,冷艳的腊梅花却似锦缎云霞,粉的白的,看一眼便让你不能忘记。江南的赏梅胜地当数冶城东郊的梅花山,早在明清时期就久负盛名。每逢早春,皑雪消融,正是梅花争奇斗艳的季节,来此赏梅的人络绎不绝。<br>    当历史进入“不爱红装爱武装”的60年代,花虫鸟兽被扫进“封、资、修”的垃圾箱时,梅花山因此被冷落了下来,“赏梅”就成了教科书上言古的代名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梅花山没有游人了。<br>    这不,在一株苍老道劲的梅树下,有一对俊男靓女正细声慢语,男的中等身材,留着小平头,眼睛上扣副眼镜;女的娇小玲珑,肌肤洁白如雪。他们都穿着学生服,颈上都围着一条草绿色围巾。<br>    从校服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是大名鼎鼎的市干部子弟中学的应届毕业生。男的叫高明文,女的叫苏玉。因为他们精神太集中,讨论的问题太重要,以致他们没有注意到四周还涤荡着冰一样的寒气,以及随风飘落的梅花。<br>    高明文现年18岁,特殊的年代过早地塑造出了他那特有的气质。他参加过全国学生大串联,见过领袖;批斗过干部子弟中学原校长史文才,并揪住他的二分长发,给了他一记连自己至今都无法忘记的耳光。<br>    高明文的家庭背景不太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高德培出身于金陵破落的中产阶级家庭,年轻时向往革命,参加过进步组织。抗日战争时期,不少热血青年离开沦陷区,奔向重庆和延安。<br>    有一天,高德培最要好的同学苏定远约他奔向延安,恰好他的父亲病重,未能一道成行。为此,高明文不知责怪过父亲多少次,认为他失去了一次比生命还重要的机会。不然,高家也成了百分之百的革命家庭,他高明文也就有了和苏玉一样的地位。好在1948年高德培参加了冶城党的地下组织,总算避免了个人历史上更大的遗憾。<br>    高明文的母亲是原国民党中央大学某教授之女,贤惠淑达,解放后在市某所中学教国文。高明文很喜欢自己的母亲,但总觉得母亲是家里的一颗定时炸弹。果然,在反右运动中有人开始怀疑国民党的教授之女必然与国民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在有市教育局任书记的丈夫高德培这把保护伞,最终没有形成一片喊打之声。<br>    熬过那阵风,父亲还是和母亲商量,让她以身体不适为由,从教师岗位退下来。对于这个决定,高明文觉得父母特别英明伟大。<br>    苏玉是苏定远的小女,当年苏定远到了延安后,就加入了八路军,并赶赴抗日前线,多次立功受奖。1949年,他随二野强渡长江,并作为第一批留守冶城的某部正师级军官,开始了建设冶城的工作。由于工作之便,苏定远很快就和昔日好友高德培取得了联系,两家也就开始走动,高明文也就是在这时候认识了苏玉,并且知道他们两人都在一所中学。<br>    由于两家特殊的关系,高明文和苏玉要比其他同学走得近,关系也比较密切,两家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时间飞逝,眼看着快要毕业了,忽然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说是中央决定要解决北煤南运问题,文件已经压在冶城军区最高长官许司令的手上。<br>    高明文年纪不大,但政治嗅觉特别灵敏,他觉得如果消息可靠,一场空前的大运动将在江南展开。既然是运动,那么对于一位要求进步的热血青年来说;自己显然有了用武之地。为了证实消息的可靠性,他问了父亲高德培,高德培却闪烁其词。高明文只好求助苏玉了。<br>    “苏玉,你爸真的是这样说的吗?”高明文有点不相信。<br>    “是啊!他还叫我暂时不要说哩!”<br>    “那你不是对我说了吗?”<br>    “你?你不一样嘛!”苏玉害羞地说。<br>    “苏玉,你参加吗?”<br>    “什么?”<br>    “开发江南大煤田啊!”<br>    “不知道啊!我听我爸的。”<br>    “那怎么行?万一你爸不同意,你就不去了?”<br>    “当然不是!只要你们去,我就去!”<br>    “好!一言为定!”高明文伸出手,跟苏玉的握在一起。两人四目相对,一时倒生出不少豪情壮志。<br>    2<br>    高明文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厨房做晚饭,父亲高德培尚未回来。高明文悄悄地走进自己的卧室,悄悄地躺下,显得异常兴奋。离开梅花山之后,时间尚早,他邀苏玉看了场苏联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这本书二人很早就看过了,有的章节还能倒背如流,但在看电影时二人还是热血沸腾,好几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br>    现在,高明文躺在床上,想的最多的还是苏玉。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他和苏玉之间有了一层说不清的关系。在学习上,苏玉算不上是最好的,但是在容貌上却是全校女生中最出众的。凭着过硬的家庭背景、娇美的外表,追求她的男生不下一个连,她收到的情书可以用箩筐来计算。<br>    高明文凭着超人的才智,能写一手的锦绣文章,加上一副文质彬彬的外表,同样吸引了许多女生。这样一对可以称得上才子佳人的金童玉女,惺惺相惜,能不让同龄人羡慕得要死?好在眼下二人的兴趣和精力,并没有完全放在谈情说爱上,更多的只是把对方当做自己倾诉的对象。<br>    天黑的时候,母亲叫高明文吃饭,他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倒吓了母亲一跳。父亲高德培刚下班就一头扎进书房,这时他摘下眼镜,边走边揉着太阳穴,在那张老式木质靠椅上坐下来,表情显得很严肃。<br>    桌上已摆上了三菜一汤,每人还有一碗掺着土豆的大米饭,这样的伙食在几年前那场自然灾害时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已经逐渐平常起来。不过,生活的改善并未给高德培带来多少喜悦,最近他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凝重,作为当时我们党内的高级知识分子、教育家,他心中的那些想法是不可能轻易流露出来的。<br>    一家三口终于坐定吃饭,照例不声不响。以往吃饭的时候,高明文不会主动说一句话,每次都是父亲问他一些学习上的事,他只是回答“是”或“不是”,多一句他都不说。今天高明文一反常态,几次张口想跟高德培说话,话到嘴边他又收了回来。他发现父亲脸色相当难看,吃了几口饭,眉头紧皱,似乎饭菜难以下咽。<br>    母亲瞧了半天,知道丈夫肯定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于是小心翼翼地问:“老高,发生了什么事?”高德培埋下头,郁闷地说:“老林头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br>    “哪个老林头?”高明文问。<br>    “还有哪个?就是那个不肯到台湾的林忠啊!”<br>    “为什么?”高明文认识林忠,他的父亲是国民党早期创始人之一,解放初期,蒋介石几次动员他到台湾伪中央大学任教,他都斩钉截铁地说:“你可以砍我的头,但我决心留下来报效祖国!”蒋介石骂道:“娘希亚!要不是看在你老头子的分儿上,早就砍了你!滚!跟共产党跑去吧!”就这样,林忠留了下来,而他一直是高德培的得力助手。<br>    “这样的人,怎么就倒霉了呢?”高明文不解地问道。<br>    等了半晌,高德培才回答:“这些事,你少问!”<br>    “为什么不让我问?我都18岁了!”高明文说。    ‘<br>    “你还嘴硬!”高德培显然生气了,他指着高明文说,“你18岁又怎么了?想造反了,是不是?我看你昏了头了!”<br>    经高德培这么一骂,高明文不敢再议老林头的事,就连他自己的事也不敢问了。<br>    ……
展开
目录
一  风生水起闹金陵<br>二  举报大三元<br>三  遇恶狼结识三村妇<br>四  斗志昂扬<br>五  幸福的下乡生活<br>六  暗恋王娟<br>七  瞎指挥留祸端<br>八  “二王”佳话<br>九  露天矿引出陈年谜案<br>十  大雪宿周村<br>十一  洋拐棍的真情<br>十二  揭秘红梅身世之谜<br>十三  大拜年<br>十四  英勇赴黄泉<br>十五  意外怀孕<br>十六  可怜的村妇<br>十七  高德培身陷囹圄<br>十八  黎明前的磨难<br>十九  未婚先孕<br>二十  80年代的三转一响<br>二十一  官复原职<br>二十二  官运亨通<br>二十三  老支书整人的手段<br>二十四  筹备工作结束<br>二十五  挑战观念<br>二十六  围攻老支书<br>二十七  鸿门宴<br>二十八  刘月亭的麻烦<br>二十九  不咸不淡的生活<br>三十  进入江南厂<br>三十一  终遭滑铁卢<br>三十二  高朋满座谈国事<br>三十三  仗义执言<br>三十四  做倒爷<br>三十五  惊天陷阱<br>三十六  巧遇初恋情人<br>三十七  老支书命丧黄泉<br>三十八  私约严华<br>三十九  劳模之死<br>四十  如梦方醒<br>四十一  甘肃行<br>四十二  求援<br>四十三  孙世杰请客<br>四十四  勾勾搭搭<br>四十五  出国<br>四十六  高德培中风<br>四十七  酒桌上巧安排<br>四十八  藏猫腻<br>四十九  伤情<br>五十  多灾多难走向末路<br>五十一  盛情难却<br>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