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虎啸八年.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61897
  • 作      者:
    温靖邦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温靖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战争文学作家。四十岁以前曾治文学理论,在《红楼梦学刊》、《复旦大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等十多家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后从事战争文学创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虎啸八年5》第五部,书名取自唐朝李益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主要描写奠定抗战相持阶段的决定性一战——武汉保卫战。万家岭大捷的重头戏,指挥官“老虎崽”薛岳的智谋与脾气,国军将领间天差地别的战场表现令战场表现令战场捷报大幅缩水。大战在即,军统之花郑苹如、中共谍报员赤虎、日谍白鳅之间的斗法渐趋白热化,郑苹如最终凋谢,用生命成就了一段传奇……
展开
精彩书评
     海内外首部全景式展示抗战之作。
     ——《文汇读书周报》

      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有出处,著名人物不必说,连名不见经连排营长普通士兵,都是真实的。小说是标榜虚构的,温靖邦却把它作为信史来写,这无疑是给自己出难题,也证明了他的实力。如果不是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谁敢、谁会这么写?
     ——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中国历史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美籍学者戴恩铭

     温靖邦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沉浸于这场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他认为真正使中华民族觉醒的是这场战争,真正使民族摆脱蒙昧、离心离德倾向的是这场战争。而此前的辛亥革命、北伐只是极少数先驱者的行为,民主共和也只是他们的奢侈吕而已。温靖邦急于把这个发现告诉国人,让大家对过重读这场战争去深刻自省,去认识我位的民族。责任感促使他的创作热情随着笔致的深入发展而更臻于激烈。
      ——中华读书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新四军某史队司令员指示上海地下党,
  当前情报工作最迫切的任务是尽快取得
  日寇进犯武汉的真实计划
  陈诚作为武汉卫戍总司令,深感调兵遣将之难。调令发下去,由于各部队原来隶属系统不一,其长官不是借口行军器材短缺就是给养或弹药待领,迟迟不拔寨行动;或虽已动身,却蹒跚迟缓。他颇为担心,如果日寇不是像戴笠说的那样半年后才进犯武汉,而是两月内甚至一月内就大举用兵,那么目前的部署速度就足以坏事了。要加快进度看来只有行使特别动员令才行。持有这个尚方宝剑他就有权先斩后奏而使各路将领知所畏惮,从而雷厉风行起来,迅速率部到位。可是,在没有任何凭据说明军情紧急的情况下,统帅部不可能授予这个东西的。更让他愁绪万端的是戴笠情报反映未来敌人进犯武汉采取的将是扇面形包围策略。那样一来,统帅部所预定的半径三百公里内的防御面积将差不多有五个湖北省那么大。所有地方都安排防守,必致所有地方的兵力都单薄。此乃兵家大忌。然则怎样布防为妥,他深感没谱。
  他向蒋介石陈诉自己的困窘。
  蒋介石也有同感。而当陈诚试探统帅部可不可以授予特别动员令时,蒋介石摇头了。蒋介石有蒋介石的顾虑:行使了特别动员令,各部队将领怕蹈韩复榘辙当然会积极行动起来;怕就怕部队到达了指定地点,如果长时间不见敌人踪影--雨农的情报不是说日寇半年后才会大举进军吗--那时我们何以自解?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之流不伙同全国舆论群起嘲笑才怪呢。作为统帅部二号人物的何应钦也不会甘于缄默,定然也会有话说。而且这样烽火戏诸侯似的举动会不会使以后的特别动员令失去权威性?至于扇面形包围,我们也只好先行照此应付,正式打起来再因应具体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吧。就这样,蒋介石拒绝了陈诚的请求。
  陈诚慨叹目前我们是知己而不知彼。希望能让戴笠进一步核实其情报的可靠性。他说中共方面曾指出《武汉行动》所谓“半年后”进军之说有诈,认为系敌人施放的烟幕弹。当然,对中共的意见我们不能完全采信,可也不宜断然否定。
  蒋介石踌躇了一下,答应叫戴雨农再查实一下。
  然而,戴笠通过陈恭澍令郑苹如窃取来的情报,依然是那份《武汉行动》。戴笠还特别向陈诚说明,如果说上次的《武汉行动》是我军统的三流特工从伪特工总部外围获得,也许不便完全采信;那么这次由郑苹如从丁默村保险柜取得的原件所拍摄,应该说可靠性不容置疑了吧。最后还笑嘻嘻补充了一句:辞修师何小心一至于此耶?
  这个成了蒋介石、陈诚的定心汤圆。
  哪里知道那汤圆里有剧毒呢!
  中共方面明白,要让国民党统帅部相信《武汉行动》是个假东西,只有拍摄到敌人真实计划的原件。
  老范接到命令后,督促蒙丽莲尽快完成这个十万火急的任务。
  蒙丽莲扮演敏川空子很成功--不,应该说共产国际尾崎秀实、敏川度序等几位相关同志集体创作的敏川空子这个形象很成功,给予蒙丽莲潜伏在敌人心脏里多次成功地开展谍报工作以极大裨益。就因为敏川家族“递补”成员的身份、东京上流社会对她的认可;还因为她在东京“求学”期间曾发表一篇《论天皇伟大的政治抱负》,引起了军政界的热情关注,甚至皇室也对她另眼相看。这使得烟俊六司令官对她格外关照,顶头上司影佐也顺理成章地把她当作可以倚裨的干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四军某支队司令员指示上海地下党,当前情报工作最迫切的任务是尽快取得日寇进犯武汉的真实计划
第二章 高宗武为投降派探路秘密赴日,少壮派军人向他连开两枪
第三章 蒋介石大骂军统徒糜国家钱粮,搞回来的情报竟是日寇故意泄露的假玩意
第四章 蒋介石根据共产党提供的确凿情报,重新部署武汉会战防务;而敌人进攻在即,还来得及吗?
第五章 日寇大特务追求红色女谍,屡追不成;杨森轻弃名城,差点问斩
第六章 只有腐败,才会挨打;只有腐败,才会丢城失地。除此岂有他哉?
第七章 蒋介石护犊子,不愿意别人把胡宗南的部队派到险关危镇作战
第八章 如果说已经丢失的安庆、马当是通向武汉的两扇门,那也只算得小门;而九江则是大门,一旦洞开,武汉的陷落就快了
第九章 冈村宁次心急如焚地赶到九江,这里离火线只有几十公里,根本不是他这一级指挥官应该呆的地方
第十章 武汉保卫战艰难卓绝之际,敌后秘密战线的较量也正波谲云诡漩涡迭至
第十一章 总顾问切列潘诺夫与旧情人重逢之后,他牵挂的长江北岸战局急转直下
第十二章 不断有人把郑苹如歪曲成在关键时刻违背原则救了丁默村一命的多情女人;历史真相并非如是,郑苹如无愧抗战女杰称号
第十三章 武汉东南要塞田家镇危急之时,日军又向武汉的北大门--信阳进军,一场血战不可避免
第十四章 一名伤兵用普通步枪打下敌机;方师长受其启发,用普通机枪权充高射武器,有力打击了日寇空军的嚣张气焰
第十五章 “军统之花”郑苹如为国捐躯真相--她走得从容淡定,必将永垂竹帛第十六章 薛岳在万家岭张开了一个大口袋,日寇一支大部队正在兴>中>中地往里钻
第十七章 在敌人心脏里较量,其惊心动魄丝毫
不亚于炮火连天的战场
第十八章 万家岭战役打了八天仍不能歼灭淞浦师团,蒋介石焦躁万分,给薛岳下了死命令:务必于双十节结束战斗,否则……
第十九章 万家岭战役的凯歌刚刚奏响,广东告急的电报就飞落蒋介石案头
第二十章 蒋介石是个很记情的人,尽管众人皆日可杀,他也要千方百计地死保余汉谋;汤恩伯是个捧强欺弱的人,断然将三十五师剥皮去骨,使王师长变成了“团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