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以诗之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60654
  • 作      者:
    席慕蓉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席慕蓉全新诗集
  台湾大陆同步上市
  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新的体悟缤纷涌现……
  席慕蓉第一部诗集《七里香》,距今正好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以诗之名》为席慕蓉全新诗集,也是其第七本诗集,收录了2006年以来未收录、甚至未发表过的作品。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是爱诗之人不可错过的珠玉之作。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蓉一贯的丰厚的简单。人生感悟依然在其笔端缓缓流淌,伴随着每一次晨钟暮鼓。“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经历过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于她,早已不是一种诱惑,而是一出宁静的风景,其中,沉淀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和回忆,和遥想。
展开
作者简介
  席慕蓉,祖籍蒙古,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1966年以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在国内外举行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担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现为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南开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内蒙古博物院荣誉馆员,鄂温克族及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诗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在蒙古国、美国及日本均有单行本出版发行。
展开
内容介绍
  《以诗之名》为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全新的诗歌创作。诗集中收录的大部分作品写成于2005年之后。诗人也在其中特意放进了精心挑选的一些旧作,有些是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有收入到诗集里的,因此这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将时光层叠交错的集子。诗人近年多次往返于台湾与蒙古草原之间,作为那个远离族群远离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诗人借此次诗集的出版重温了自己的精神回乡之旅,并终于在心中、在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关于原乡经验的书写,终于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将故乡草原上的月光引入诗行。
  诗集《以诗之名》离第一册诗集《七里香》的面世正好隔了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从创作第一首诗的一九五九年三月算起,到此次新诗集的出版,总数不过四百首的诗歌连接了诗人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用诗人借用朋友的话说,“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这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这本诗集记录了诗人几十年的故乡寻觅之路。如今,诗人站在故乡的月光里,回望来时路,再翘首未来。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是爱诗之人不可错过的珠玉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几年前,马来西亚的水彩画家谢文钏先生,托人给我寄来一张小画,是我自己的旧时习作,应该是大学毕业之前交到系里的一张水墨画。文钏是我的同班同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去系办公室辞行的时候,见到这些已经无人认领的作业,在助教的建议之下,他就当作纪念品带回马来西亚去了。多年之后,才又辗转寄还给我。
  这张小画是临稿的习作,画得不很用心,乏善可陈。倒是画面左上角我用拙劣的书法所提的那些字句,唤醒了我的记忆:关山梦,梦断故园寒。塞外英豪何处去,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
  生硬的字句,早已忘却的过去,可是我知道这是我填的词。应该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溥心畬老师的课堂里开始学习,胡乱试着填的吧?后来在别的课堂里交作业的时候,又把它写了上去。
  这真正应该是早已被我遗忘了的“少作”了。但是,多年之后,重新交到我的手上,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原来,为了那不曾谋面的原乡,我其实是一直在作着准备的。
  年轻的我还写过一些,依稀记得的还有:
  “……头白人前效争媚,乌鞘忘了,犀甲忘了,上马先呼累。”等等幼稚又怪异的句子,交到溥老师桌上的时候,他看着吟着就微微笑了起来,是多么温暖的笑容,伫立在桌前的我,整个人也放松了,就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批改和解说……
  是多么遥远的记忆。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开始写诗?又为什么还在继续写诗?我或许可以用生活中的转折来回答,譬如战乱,譬如寂寞,并且也曾经多次这样回答过了。可是,心里却总是有些不安,觉得这些答案都并不完全,甚至也不一定正确。
  什么才是那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或者,我应该说,对于“写诗”这件事,有没有一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我是一直在追问着的。
  是不是因为这不断的追问与自省,诗,也就不知不觉地继续写下去了?
  《以诗之名》是我的第七本诗集。
  预定在今年的七月出版,那时,离第一册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其间正好隔了三十年。而如果从放进第二册诗集中最早的那一首是写成于一九五九年三月来作计算的话,这总数不过四百首左右的诗,就连接了我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了。
  五十年之间的我,是不断在改变呢还是始终没有改变?
  记得在一九九九年春天,第四本诗集《边缘光影》出版,在极为简短的序言里,我曾经斩钉截铁地宣称:“诗,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
  我现在也不会反对这句话。可是,我也慢慢发现,在这一生里,我们其实很难以现有之身的种种经验,来为“诗中的那个自己”发言。
  是的,诗,当然是自己,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却好像另有所本?
  一个另有所本的自己?
  在这本新的诗集里,大部分的作品都写成于二○○五年之后,但是,我也特意放进了一些旧作。有的是从没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收进到自己诗集里来的,因此,这本新诗集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来将时光层叠交错在一起的书册了。
  时光层叠交错,却让我无限惊诧地发现,诗,在此刻,怎么就像是什么人给我预留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
  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我并不想在此一一举例,但是,重新回望之时,真是震慑于诗中那些“逼真精确”的预言。是何人?早在一切发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前,就已经为我这现有之身写出了历历如绘的此刻的生命场景了。(是那个另有所本的自己吗?)
  原来,五十年的时光,在诗中,真有可能是层叠交错的。
  原来,穷五十年的时光,也不过就只是让我明白了“我的不能明白”。
  原来,关于写诗这件事,我所知的是多么表面!多么微小!
  可是,尽管如此,在今天这篇文字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为我这现有之身与“诗”的关联多说几句话,譬如那诗中的原乡。
  向溥老师交出的作业“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应该是一九六二年秋天之后的填词习作。一九七九年,我写了一首《狂风沙》,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
  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
  父亲啊母亲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这首诗写成之后的十年,一九八九年八月一日,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我在八月下旬就又搭飞机,又坐火车,又转乘吉普车地终于站在我父亲的草原上了。盘桓了几天之后,再转往母亲的河源故里。然后,然后就此展开了我往后这二十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探寻和行走,一如有些朋友所说的“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
  朋友的评语其实并无恶意,他们只是觉得在这一代的还乡经验里,我实在“太超过了现实”而已。
  我的朋友,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乱世,生在年轻父母流离生涯中的某一个驿站,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完全来不及为自己准备一个故乡。
  我们终于在台湾寻到一处家乡,得以定居,得以成长,甚至得以为早逝的母亲(或者父亲)构筑了一处墓地。所以,在几十年之后,这突然获得的所谓“回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回的都只是父母的故乡而已。不管是陪着父母,或者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去,也都只是去认一认地方,修一修祖坟,了了一桩心愿,也就很可以了。朋友说,没见过像我这样一去再去,回个没完没了的。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为的是什么,所以,只好保持沉默。一直到今年,二○一一年的春天,我写出了《英雄哲别》《锁儿罕·失剌》,与去年完成的《英雄噶尔丹》一起,放进这本《以诗之名》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英雄组曲》,在那种完成了什么的兴奋与快乐里,我好像才终于得到了解答。
  我发现,这三首诗放在一起之后,我最大的快乐,并不在于是不是写了一首可以重现历史现场的诗,更不是他人所说的什么使命感的完成,不是,完全不是。我发现,我最大的快乐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窃喜”的满足和愉悦。
  只因为,在这三首诗里,在诗中的某些细节上,我可以放进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我终于可以与诗中的那个自己携手合作,写出了属于我们的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故乡。
  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我终于可以把草原上那明亮的月光引入诗行。我还知道斡难河水在夏夜里依旧冰凉,我知道河岸边上杂树林的茂密以及林下水流温润的光影,我知道黎明前草尖上的露水忽然会变成一大片模糊的灰白,我知道破晓前东方天穹之上那逼人的彤红,我甚至也知道了一面历经沧桑的旌旗,或者一尊供奉了八百年的神圣苏力德,在族人心中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这些以我这现有之身所获得的关于原乡的经验,虽然依旧是有限的表面和微小,可是,无论如何,在此刻,那个名字再也不会是只能躲在我的心中,却又时时让我疼痛的那一根刺了。
  靠着不断的行走与书写,当然,还有上天的厚赐,我终于得以在心中,在诗里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故乡。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因而是毫不费力的拥有。可是,对于我这个远离族群远离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乡啊!
  原来,我要的就是这个。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寻找,我现在终于明白,我要的就是这个。
  而且,我还希望能够再多要一些。
  我多么希望,能像好友蒋勋写给我的那几句话一样:
  “书写者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那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
  我多么希望是如此!
  我多么希望能如此。
  二○一一年四月廿五日于淡水乡居
  附录三家之言
  席慕蓉诗有感
  三木直大
  我之所以有这份荣幸为席慕蓉女士的新诗集献上贺辞,缘于邀请席慕蓉女士和焦桐先生参加二○一○年十月在东京召开的台湾现代诗研究会。我一直在构思建立一个台湾诗人和日本诗人一同谈诗并彼此朗读诗,且让研究者一同议论的平台。主要的成员,包括席慕蓉女士翻译诗集《契丹的玫瑰》的译者池上贞子教授,和痖弦的翻译诗集《深渊》的译者松浦恒雄教授,以及即将出版的陈育虹诗集译者佐藤普美子教授,还有我。邀请席慕蓉女士和焦桐先生莅临时的筹办者,是两位诗集的译者池上贞子教授。我在大会提供的资料集里,对席慕蓉女士的诗写了短评。在此引用部分文句。
  在席慕蓉女士的诗里,从初期开始,“我”“你”“我们”的构造便屡次登场。有时候“你”比起“你们”的呼唤更有广度。作为被呼唤对象的“你”,在不同的作品中展现的相异的蕴含和样貌,我们或可说席慕蓉女士的写诗历程是“寻找”“发现”“确认”“凝视”“你”的旅程。与此同时,也是寻找“我”的旅行。透过写诗,席慕蓉女士发现了“你”,发现了“我”。当然,这样的追问,在开始写诗之前便存在席慕蓉女士心中,虽说是发现,却有多层次的意思,从中“到底认同为何物”的问题于焉发生。因而,现在这个“你”邀请“我”到蒙古,席慕蓉女士的写诗历程正显示了这个过程。
  老实说,以前的我并不是席慕蓉诗的热情读者。真正大量阅读,是从揽读池上贞子教授的翻译诗集开始。当时的感想,便是前述的思索。因而这回,我一边注意人称用法,一边再次展读了席慕蓉女士的诗集。从而,我意外地发现,本以为是恋爱诗的作品,重新展现了多样意涵的广度与深度。而且,经过岁月的积累,其呼唤更演奏出多重意义的乐章。并且,从他的呼唤中,终于她的祖籍内蒙古的身影开始忽隐忽现。
  在东京举办的研讨会上,聚集了众多的旅日蒙古人。他们多出身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我惊讶的是,日本有如此多的蒙古人。而且他们全都是席慕蓉诗的狂热读者。研讨会翌日,在东京外国语大学蒙古系举行的活动也是如此。我十分能理解,离开故乡的蒙古人之所以爱读席慕蓉女士诗的理由。席慕蓉诗与蒙古的关系,池上贞子教授在日语诗集《译者后记》中有详尽的论述,我不在此赘言。我衷心期盼池上贞子教授的《译者后记》早日被中译。
  然而,离乡背井的人们之所以爱读她的诗,不仅仅出于思乡之情,其中更有着不能单纯归因于技术纯熟的深刻情感。这份深刻的情感,成为席慕蓉诗的不绝的泉源,这也是她的诗吸引台湾众多读者背后的原因。
  我认为她的诗风靡一九八○年代的台湾,正好与迎接解严的台湾,在时代的变化中,人们开始欲求崭新表现的时期重叠。虽然以台湾的族群来说,她是外省诗人,不过她体内流的是蒙古血统。从而她寻求的不是“想象的中华”,而是“想象的蒙古”。况且,其背后更背负着蒙古惨烈的近现代史。而这等惨烈的近现代史与台湾的处境相互叠合。读者不正是为这重层性所吸引的吗?我想,这种结构便是不仅吸引台湾读者,并且每当诗集在各国和各地区被翻译时都能引人入胜之处。
  席慕蓉诗的这种构造,也同样呈现在此次诗集《以诗之名》之中。即便其中收录的作品创作年代不一,在各处都还是能聆听到她想演奏的乐音。再者,吾人也能察觉诗人为了追寻乐音音色的丰润,做了创作的尝试。如此,透过诗集的形式,一部交响乐于焉响起。
  这部交响乐,根据生存本身与围绕着我们的世界多义性而谱成。其中揉合了残酷和纯粹的爱等各式要素。重新思考到席慕蓉诗这种结构之后,我认为,不仅应该在台湾现代诗史和中文现代诗史之中,更有必要在世界文学的维度中赋予席慕蓉诗相当的地位才是。
  附注:作者三木直大为广岛大学教授,本文由谢蕙贞女士翻译。
  诗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
  ——论席慕蓉之以诗谈诗
  李瑞腾
  席慕蓉在一篇题为《追寻之歌》的散文中说过:
  有些诗人,可以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作品分析,写成一本又一本有系统可循的书……
  有些诗人,则是除了他的诗作之外,从不多发一言……
  而我呢?我当然绝对做不成前者,但是,也更做不成后者。(《宁静的巨大》,页36)
  我初步的体会是,她真的做不成后者,作为一位现时代的诗人,尤其是成名诗人,要做到“除了他的诗作之外,从不多发一言”,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诗评家会逼你说,媒体记者会要你说,你的读者会希望你说;但是她并非“做不成前者”,而是不想;她其实是经常分析自己的创作经验,有时也会分析自己的作品,只是方式并非论述,不是“一本又一本有系统可循的书”,而是用她自己擅长的文类——诗和散文,认认真真地谈着自己诗之经验。
  用散文谈诗,不管说得多么轻快,就是在讲理——一种从创作实践中得到的诗之理。我们相信,经验的系统化即可成理论,因此诗人也可能成为诗论家。而用诗谈诗,在汉语诗史上早有先例,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开启了论诗绝句的传统,司空图《诗品》是论诗之风格的诗话,许多诗人在相互赠答的诗作中无可避免地触及写诗之事。
  席慕蓉以散文谈诗,《写生者》中有《诗教》《诗人啊!诗人!》,《黄羊·玫瑰·飞鱼》中有《论席慕蓉》《诗与诗人》,《宁静的巨大》中有《追寻之歌》《诗人与写诗的人》等;至于以诗谈诗,例子不少,可以合组成“慕蓉诗话”,以下我将择要讨论,借此了解席慕蓉对诗的看法。
  诗的本质、诗的价值,以及恐怖的说法
  诗到底是什么?性质与功能如何?这些都是大哉问,诗论家真可以写一本又一本的书去讨论。席慕蓉在她上一本诗集《我折叠着我的爱》中有一首《诗的本质》(页44),写一位女性诗人读自己诗集的校样(从印刷的字体上重新再阅读一次自己的诗),“她真切地感觉到了生命正在一页页地展现,再一页页地隐没,如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漫过沙岸。”她因此而感到“这是何等的幸运”!
  从“生命”,她进一步想到“岁月”之“如此丰美而又忧伤,平静而又暗潮汹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拿起笔来,诚实地注记下生命内里的触动,好让日后的自己可以从容回顾,这是何等的幸运”。接着,她又想到“时光”,想到诗之写作“越写越慢”,想到纪伯伦说的“爱是自足于爱的”,想到“诗是自足于诗的”;而这就是“诗的本质”。
  在时光的移动中,如何生活?如何展现生命?这是人的根本问题;而闻见之间有所触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意理应相应,关键在于是否“诚实地注记”。因为有这样的一些注记,再阅读时,生命才会逐次展现并隐没。
  这诗写在二○○二年,前此二十余年,她在《诗的价值》(《无怨的青春》,页6)一诗中把写诗比拟成金匠之“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就诗之表现来说,即是“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和前一首诗对照,“忧伤”只是生活中的一种“触动”,其他的情感类型亦然。诗价值之所在正如是。
  后此七八年,席慕蓉用一首《恐怖的说法》(《以诗之名》,页90)将“自足”作了演绎:
  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
  出生之后就会站起来走开
  薄薄的一页瘦瘦的几行
  不需衣衫不畏冻饿
  就可以自己奔跑到野外
  有一种恐怖的说法:
  诗继续活着无关诗人是否存在
  还有一种更恐怖的说法,是——要到了诗人终于离席之后
  诗才开始真正完整的
  显露出来
  前段指诗脱离创作母体之后,成了“何等奇怪的个体”,不只是有自己的生命,而且一出生即会站会走会跑,其形虽薄弱,却不需衣衫,不畏冻饿。“野外”是一个宽阔的天地,可任诗驰骋。二段扣题,两种说法,一种比一种“恐怖”:诗之存活,与诗人无关;要等到诗人身后,诗之形构、意义等才能真正显露出来。我们都记得,上世纪前叶在英美流行一时的新批评,一九六○、七○年代影响台湾很大,他们无视于文学活动空间的前后两端(作者、读者)之存在,认为文本独立自足,虽也曾造成一些解读上的问题,但重视文本的完整、严密、艺术性等,于作家之写作、读者之赏读,也有相当程度之助益。对于席慕蓉来说,虽以“恐怖”形容,但应也有写好作品才最重要的体悟。
  诗的成因、诗成、执笔的欲望、一首诗的进行
  在席慕蓉的诗里,我们频频听到她的叩问:我为什么要写诗?我为什么还在写诗?一九八三年,她有一首《诗的成因》(《时光九篇》,页3),前二段写她整个上午都在调整步伐好进入行列,却没人注意到她的加入;整个下午都在寻找自我而走出人群,但也没人发现她的背离。每天“为了争得那些终必要丟弃的”,却得付出整整一日,甚且整整一生。必须等到日落以后才开始:
  不断地回想
  回想在所有溪流旁的
  淡淡的阳光
  淡淡的花香
  她显然体悟到,在现实之争中付出的代价太大,自然界却有许多被忽略的美好景物。在去取之间的调适,这就是她的诗之成因。
  二○○○年,她另有一首《诗成》(《迷途诗册》,页4),前二段分列物色之变的“无从回答”“无法辨识”,然后,有什么在“慢慢浮现”?有什么在“逐渐隐没”?取舍由谁在决定?那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等等,喻指诗心之萌发。诗之所以成,有其缘由,有其过程,正对应着不知能完成些什么的一生:“如炽热的火炭投身于寒夜之湖/这绝无胜算的争夺与对峙啊。”这就是为什么“窗外时光正横扫一切万物寂灭”,而“窗内的我为什么还要写诗?”。
  二○○九年,她有二首叩问与回答都更深刻的作品:《执笔的欲望——敬致诗人池上贞子》(《以诗之名》,页14)、《一首诗的进行——寄呈齐老师》(同上,页16)。
  池上贞子以日文翻译了席慕蓉的诗,席慕蓉用诗告诉她自己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停笔:
  这执笔的欲望从何生成?
  其实不容易回答
  我只知道
  绝非来自眼前肉身
  有没有可能
  是盘踞在内难以窥视的某一个
  无邪又热烈的灵魂
  冀望借文字而留存
  她虽然用的是问句,但应是有感却不十分确定。我们都知道,持续性写作是极不容易的,特别是写诗,有人说三十岁以后如果还在写诗,很可能就会写一辈子,那是因为有不得不写的理由,而且一定是内生的,所谓“盘踞在内难以窥视的某一个/无邪又热烈的灵魂/冀望借文字而留存”,听来略显抽象,但这大约也就和意内而言外的说法相近,那存于心的意念,总要向外表现,才能留存。席慕蓉在自我交代,触及了诗之写作的原理。
  《一首诗的进行》为寄呈齐邦媛老师之作,可以说是席慕蓉的诗之创作论,相当复杂,可能得另文分析。诗人一开始说“一首诗的进行/在可测与不可测之间”,结笔处说:
  是否只因为
  爱与记忆曾经无限珍惜
  才让我们至今犹得以得以
  执笔?
  这“爱与记忆”可说是这一系列叩问的总回应。
  诗的旷野、诗的囹圄、诗的蹉跎、诗的末路
  在漫长岁月的写诗生涯中,席慕蓉总期待一个宽阔的驰骋空间,那就是《诗的旷野》(《以诗之名》,页54):
  在诗的旷野里
  不求依附不去投靠
  如一匹离群的野马独自行走
  其实也并非一无所有
  有游荡的云有玩耍的风
  有潺潺而过的溪流
  诗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
  是生命摆脱了一切束缚之后的
  自由和圆满
  真实的旷野空间广袤,有云游荡,有风嬉耍,有溪流潺潺而过,自在自如;诗的天地亦如是,然已抽象化,在其中,诗人可以不依附任何帮派势力,不投靠任何达官显贵,这不去不求,特有一种独立自足的生命形态,在这样的空间,诗人“如一匹离群的野马独自行走”,这野马之独行的譬喻,说明“诗的旷野”之可贵;进一步我们看到具象的旷野和心灵的旷野的融合,也看到二者与诗的关系重组:诗即“来自旷野的呼唤/是生命摆脱了一切束缚之后的/自由和圆满”。
  用另外一种说辞,也就是《诗的囹圄》(《迷途诗册》,页54)前段所描述的辽阔的天地,不论是巨如鹰雕,或细如一只小灰蝶,都可以“尽量舒展双翼”。诗人不解的是:
  这天地何其辽阔
  我爱为什么总有人不能明白
  他们苦守的王国其实就是
  我们从来也不想进入的囹圄
  这“我们”与“他们”的对立,“旷野”与“囹圄”的对比,只能说人各有志吧,所以还是回到自我的省思上,在这里我想谈席慕蓉所谓诗的“蹉跎”与“末路”。
  “蹉跎”本是“失足”,后引申为“失时”、“失志”。写诗一事与“时”与“志”关系密切,盖“志”为诗的内容,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诗”与“时”皆从“寺”得声,声韵学上有凡从某声皆有某义的说法,我一直以为时间根本就是诗的灵魂。因之,《诗的蹉跎》(《边缘光影》,页4)即从时间写起,说“消失了的是时间/累积起来的也是/时间”,这等于是说“时”其实是可以失而不失;然而“志”呢?诗接着的二、三段如下:
  在薄暮的岸边谁来喟叹
  这一艘又一艘
  从来不曾解缆出发过的舟船
  一如我们那些暗自熄灭了的欲望
  那些从来不敢去试穿的新衣和梦想
  即使夏日丰美透明即使在那时
  海洋曾经那样饱满与平静
  我们的语言曾经那样年轻
  薄暮苍茫中,有那么一艘又一艘从来不曾解缆出发过的舟船。对一个写诗的人来说,触这个景会生出什么样的情?是舟船,就该下水,就该航行在万顷碧波之中,但是它们却“从来不曾解缆出发过”,形同废弃,更严重地说,那就死亡了。诗人说“谁来喟叹”?这是“诗的蹉跎”。进一步用了“那些”“那些”“那时”景况,全都是。结笔处的“我们的语言曾经那样/年轻”,言下之意应是说,如不再蹉跎,可以用更成熟、更厚重的诗语去面对那些“欲望”“梦想”以及丰美透明的夏日、饱满与平静的海洋。
  这颇有写诗要及时、要持续、要挖深的意味,但即便如此,席慕蓉感受过不断重复而来的悲伤与寂默,了解“生命里能让人/强烈怀想的快乐实在太少”,她曾有过更深层的思索,在《诗的末路》(《边缘光影》,页22)中,她写道:
  我因此而逐渐胆怯
  对每一个字句都犹疑难决
  当要删除的终于
  超过了要吐露的那一部分之时
  我就不再写诗
  “字句都犹疑难决”并非单纯的遣词造句问题,“胆怯”是心理问题,是生命的困境引发了写诗的瓶颈,这很严重,根本已是诗人角色认同危机,“当……之时”“我就不再写诗”是一种假设,但也是一种宣告,对于诗人来说,当然是“诗的末路”了;而那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要删除的”“超过了要吐露的”,就诗之表现来说,是诗心与诗笔的冲突,其苦痛不言可喻。
  母语、以诗之名
  席慕蓉在她的诗中谈诗之处当然不只上述,连“译诗”一事她都有诗《译诗》,(《我折叠着我的爱》,页13)。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逐册逐页搜寻点读,我就不再多引述了。最后想谈她的一首《母语》。
  本诗送给一位蒙古国诗人巴·拉哈巴苏荣,大意是“你”为什么“可以一生都用母语来写诗”,而我却不能。
  从母亲怀中接受的
  是生命最珍贵的本质
  而我又是何人啊
  竟然竟然任由它
  随风而逝……
  不能用母语写诗的遗憾,我们可以理解,但在事实上,席慕蓉并非在主观上愿意“任由它/随风而逝”。在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位出生四川、台湾成长的蒙古孩子,注定已丧失了学习母语的环境,多年以后,她以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汉字,不断地书写蒙古草原之美及其困境,父亲的蒙古已渐转成她的了,无法使用母语写诗的遗憾,也算有所补偿了。
  二○○八年,她写下《以诗之名》:以诗之名,“搜寻记忆”、“呼求繁星”、“重履斯地”、“重塑记忆”,其“实”即“原是千万株白桦的故居”,有“何等悠久又丰厚的腐植层”的“这林间”,以及“过去了的过去”。我们能肯定地说,那正是蒙古的土地。
  “以诗之名”成了席慕蓉最新一本诗集的书名,她自己、她的诗、她的蒙古,三者已然合体了。
  附注:作者李瑞腾为台湾文学馆馆长,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
展开
目录
自序
篇一 执笔的欲望
时光长卷
执笔的欲望
一首诗的进行
明镜
寒夜书案
秘教的花朵
春天的演出

篇二 最后的折叠
白垩纪
琥珀的由来
晨起
寂静的时刻
别后——之一
梦中的画面
纪念册
最后的折叠
小篆
别后——之二

篇三 旦暮之间
诠释者
翩翩的时光
旦暮之间
樱之约
关于“美”以及“美学”
诗的旷野

篇四 雕刀
雕刀
恨晚
别后
等待
偶遇
淡化

篇五 雾里
桐花
眠月站
独白
孤独的行路者
雾里

篇六 浪子的告白
我的愿望
昨日
晚慧的诗人
恐怖的说法
呼唤五则
揭晓
陌生的恋人
浪子的告白

篇七 以诗之名
胡马之歌
以诗之名
母语
素描巴尔虎草原
封号
黑骏马
塔克拉玛干
当时间走过

篇八 聆听《伊金桑》
聆听《伊金桑》
祖先的姓氏
梦中篝火
“退牧还草”?
因你而留下的歌
热血青春
送别查嘎黎
他们的声音

篇九 英雄组曲
英雄噶尔丹
英雄哲别
锁儿罕?失剌

附录 三家之言
席慕蓉诗有感三木直大
诗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李瑞腾
——论席慕蓉之以诗谈诗
地平线林文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