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帝国远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8179
  • 作      者:
    李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涯,女,1978年生,四川成都人。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帝国远行:中国近代旅外游记与民族国家建构》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近代旅外游记的历史机缘。主要讨论近代旅外游记产生和变迁的历史环境。解释近代旅外游记所具有的民族国家想象和建构的特征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旅外游记发展脉络进行爬梳。第二章,走向“世界”的彷徨:近代旅外游者的矛盾心态。主要讨论近代旅外游记作者面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复杂心态。这种心态成为他们的创作心态,在作品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第三章,“西方”图景:近代旅外游记中的民族国家形象。主要讨论近代旅外游记包含的四种西方“形象”:地理、器物、制度和文化。旅外游记正是通过对这四种形象的描写,展开了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体验。第四章,文体特征:近代旅外游记的书写传播与民族国家想象。
展开
精彩书摘
    元代海陆交通发展,中外交往增进,旅外游记随之数量增加。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常德口述、刘郁笔录的《西使记》等记录了中亚、西亚各国的风土人情;南亚纪游中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被认为是“现存的同时人所写的吴哥文化极盛时代的唯一记载,连柬埔寨本国的文献中,也没有像这样一部详述他们中古时代文物风俗生活的书籍”①;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其两次随商船游历印度洋沿岸及南海诸岛等约2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徐明善的《安南纪行》,则记载出使安南的所见所闻。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出现了最早记录欧洲的游记《巴琐马西行记》,据考察,1287年巴琐马奉旨出使欧洲,先后访问君士坦丁堡、罗马、法国、英国,由原道归汗国。其书用古叙利亚文记述,目前尚未翻译为汉语。②
    明代旅外游记因朝廷的锁国而数量不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随郑和下西洋而记述的游记。如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海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三部著作均颇为忠实地记述了游者亲见的“西洋”诸国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③第二类为出使游记。出使朝鲜而著书记述朝鲜风土的如倪谦的《朝鲜纪事》,董樾、王倘的《朝鲜赋》等;出使琉球而留下游记的有萧崇业、谢杰的《使琉球录》,夏子阳、王士祯的《使琉球录》,陈侃的《使琉球录》等;出使安南而纪游的有钱溥的《使交录》、黄福的《奉使安南水程日记》,等等。而影响最大的要数陈诚、李暹的《西域行程记》和《西洋番国志》。二书对所历西域、中亚各地山川形势、风俗人情有较为详细的记录,是明代唯一的亲历西域的记载,是后世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论证设计

第一章  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近代旅外游记的历史机缘
第一节  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
一  “帝国天下”
二  “民族国家”
三  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近代旅外游记的缘起与发展
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与近代旅外游记的诞生(1861-1875)
二  洋务运动的深入与近代旅外游记的发展(1876-1894)
三  政治制度改良与近代旅外游记的兴盛(1895-1911)
四  互竞的焦灼与近代旅外游记的大发展(1912-1927)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彷徨:近代旅外游者的创作心态
第一节  古代旅外游记中的“天下”观
一  古代旅外游记简介
二  古代旅外游记中的“天下”观
第二节  “彷徨”:近代旅外游者的心态
一  矛盾的旅行:近代旅外游者对于出游的态度
二  自我形象的反思:近代旅外游者被注视后的自审
三  褒贬的犹疑:近代旅外游者对于西方文化的心态

第三章  “西方”图景:近代旅外游记中的民族国家想象
第一节  世界地理形象与民族国家体系想象
一  地理述奇
二  地理知识的深入与运用
第二节  西方器物形象与民族国家物质想象
一  器物述奇
二  器物内涵的深化
第三节  西方制度形象与民族国家体制想象
一  制度述奇
二  制度考察的深入
第四节  西方“个人”形象与民族国家的文化想象
一  “个性”述奇
二  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

第四章  文体特征:近代旅外游记书写/传播与民族国家想象
第一节  官员游记的文体特征与民族国家想象
一  晚清官员旅外游记的文体特征与民族国家想象
二  晚清官员旅外游记的传播环境与民族国家想象
第二节  小说笔法与王韬游记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  小说笔法:王韬游记的文体特征
二  王韬旅外游记的传播环境与市民阶层的民族国家想象
第三节  “新文体”与梁启超旅外游记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  “笔锋常带感情”:梁启超“新文体”的文体特征
二  作为新文体的《新大陆游记》
三  梁启超游记的传播环境与民族国家想象
第四节  “人的文学”与五四旅外游记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  个体精神:五四时期旅外游记的文学氛围
二  抒写情感:五四时期旅外游记的书写特征
三  民初至五四旅外游记的传播环境与民族国家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