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地月亮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59627
  • 作      者:
    赵本夫[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本夫,生于江苏徐州丰县。1981年发表处女作《卖驴》。并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等近400万字,出版中外文作品集19部。著有《地母》三部曲《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无土时代》及《走出蓝水河》《刀客和女人》《天下无贼》等。作品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走出蓝水河》《青花》小说《天下无贼》被冯小刚改编成同名电影。为人们津津乐道。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二江苏作协专职副主席。
展开
内容介绍
  《天地月亮地(第2卷)》是一部恣肆豪放的小说,草儿洼的浪人们开始重建家园,土地变成了财富,断裂的历史拉开了人们创建文明秩序的序幕。与天斗的美丽人性变成与人斗的劣顽本能。男人们告别了地母的床帷,迷娘掀起了浪荡的风暴,豪侠潇洒的女寨主变成了温柔的抵抗和母性的宽容,土地不仅是生命的力量,更是一种信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这个冬天的第一场狂风扑进草儿洼的时候,地主马坡正搂着八哥睡觉。八哥是他儿媳妇。两人折腾半夜,很累,都睡得死了。这时大门咣当一声巨响,屋子猛烈摇晃了一下,两人都惊醒了。八哥慌慌地爬起身低声说:“有人撞门!”马坡侧耳听了听,说:“是风。”就拍了拍她的屁股。八哥松一口气,正要重新躺好,忽然想到什么,又猛地坐起,急急地蹬上棉裤、披上棉袄,跳下床就往外跑。马坡说:“你别走。”八哥说:“我得走!”她怕孩子醒了会闹,更怕瞎眼老太太醒了。她必须尽快回自己屋里去。马坡伸手想拉住她,八哥已拉开门,迎着狂风消失了。马坡在空中又抓一把,却抓到一把坚硬的冷风。
  这场狂风刮了三天三夜。
  整个草儿洼的草房被刮得像翻毛鸡,一缕缕屋草抖抖地竖起然后飕飕地旋向空中,到处抛得七零八落。一头小毛驴被风挟裹着撒腿往荒野里跑,后腿弹得很高像要踢开身后的风,狂风却紧追不舍地蹿上去,一伸腿把小毛驴绊了个大跟头。小毛驴四蹄朝天大叫起来:“啊呱!……”
  狂风把荒原整个揭开一层皮。
  整个大地都在发抖。
  柴知秋是黄昏时回来的。
  那时风还在刮,但已经小了很多。
  柴知秋一根扁担挑两个托,托上放两个小草囤子,在风中打着旋儿往前赶路,身子趔趔趄趄的。他一手按住头上的帽子,一手抓紧肩上的扁担,样子有些忙乱。
  这趟外出有十多天了,如果不是赶着回家给七子成亲,他还打算在外头多待些日子。平时外出一趟就是半月二十天的。赚钱有瘾。
  柴知秋是做小生意的。在外头看什么赚钱就捣腾什么:粮食、瓜果、青菜、猪羊、木器、烧饼、麻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不能赚钱,只是利有大小。大利、薄利、微利,只要不怕吃苦,就会有钱赚。从烧饼炉上买一百个烧饼,然后沿村叫卖,一个能赚一分钱,一天卖完就能赚一块钱,很好了。
  柴知秋的生意之道是不拒微利。
  老话说家有黄金,不如日进分文。柴知秋信这个。柴知秋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草儿洼的人都承认柴知秋是个能人,是个生意精。
  但没人能像他这样吃苦。
  其实柴知秋并不觉得太苦。他喜欢往外跑。方圆一二百里内,很多人都认识他。柴知秋穿一件长布衫,戴一顶礼帽,像个教书先生,瘦瘦高高的很惹眼。一般情况下,他都是往来于四省交界的集镇间,利用物品差价做生意。有时也串乡,那时便显得十分悠然,走在乡间土路上,看着青葱翠绿的庄稼,心情就格外好:“白蛇女在塔房自思自想,回忆起当年事叫人神伤……”
  路旁锄地的女子听到了就笑,笑得哧哧的。柴知秋便把挑子放在树底下歇一会儿,和那女子说一阵话。有时也帮人锄一会儿地,教那女子说锄地得两腿分开,你看你两腿夹着不像个样子。那女子脸就红了,说你这人说话真难听,啥两腿分开夹着的,看你不像个正经人。柴知秋抬起头,看那女子正火辣辣地盯住自己,心想她在挑逗我呢。但柴知秋不想太随便了,忙笑道妹子可不能往歪处想,我是正经教你锄地呢。说着把锄头交还她,走到路边挑起担子赶路去了。走一段路回头看,那女子仍站在地边看他。
  其实柴知秋在外头有不少相好的女人,他并不想装正经,可他也不能到处拈花惹草。他明白自己是出来做生意的,必须处事谨慎。而且,他也没那么多钱。
  柴知秋要挣钱买地,争取年年都买一块地。这是他的大目标。
  柴知秋在外很省俭,很少下店,一般借住老百姓家的草屋、车屋、锅屋。他很容易就能和人处得好,到谁家借宿,送这家孩子两个烧饼,一家人都高兴,晚上烧面汤还会送他一碗。柴知秋见多识广,和人聊天天南地北都是稀罕事,一屋子都是笑声。
  柴知秋是个随和的人。
  柴知秋爱听戏,从小就爱。自己也会唱,而且有一副不错的嗓子。但他听戏一般不花钱。乡间野戏班子很多,都是有人请来搭野台,大家随意听,一聚就是上万人。柴知秋在外做生意,常会跟着戏班子走,戏班子唱到哪里,他就听到哪里,生意也就做到哪里。卖五香花生豆,一晚上能卖几十斤。
  赚钱、听戏,两不误。
  柴知秋在外头很快活,并不时常想家。
  他唯一惦念的是儿子天易。
  天易时常犯傻,又老是生病,他老是担心这孩子活不长久。这是最让他揪心的事。
  柴知秋经过蓝水河边时,往罗爷那里拐一拐,这几乎已成习惯。每次从外头回来,他都要去坐一阵。罗爷不是大瓦屋家的什么人,但在柴知秋的感觉里,罗爷却像一位真正的长辈。
  罗爷几十年都在蓝水河边放羊,草儿洼有他的宅院,可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与羊为伍。
  罗爷喜欢清静。
  天易果然在罗爷这里。天还没黑透,小家伙已脱光衣裳躺在罗爷的被窝里睡着了。他睡着的样子像小狗。
  柴知秋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柴知秋不是对罗爷不痛快,而是对妻子不痛快。怎么不好好照料孩子呢?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风,把天易撂在这河边也放心?娘儿们!
  罗爷看出柴知秋的脸色,说是我把天易带来的,天易愿意跟我玩儿,你别不高兴。
  柴知秋说也不能老让你看孩子啊。
  罗爷说天易娘够忙的,她不容易,你别不知足。
  罗爷的嗓音很低沉,浑厚。透着某种训斥和规劝。
  其实柴知秋也就是背后不痛快,并不敢当面对妻子抱怨什么。对那个大他五岁的女人,柴知秋从来都存着敬畏之心。如果说他们的家是一条船,妻子从来都是舵手,他只不过是个能干的船夫。
  柴知秋服她,因为草儿洼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有她能干。但柴知秋心里又存着反叛。她在家里一切都说了算,时时让他感到憋气。
  柴知秋把天易揣在怀里挑着担子回到家时,天已大黑。妻子正在喂牲口,拿个拌草棍刚从屋里出来,看到柴知秋,说:“回来啦?”平平淡淡的。惯了。
  柴知秋说:“把天易接过去!”话就有些冲。
  妻子没有计较,她知道丈夫为什么生气。但她也不想解释什么,当爹的心疼儿子没什么错。她知道他生气不会长久。她常常很宽容地看他发点小脾气。就拍打拍打身上的草屑,上前把天易抱过来,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你先洗把脸,我这就烧汤。”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