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行 欧逸文 “欧洲游,一天一千五。” 在持续几个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普通百姓不被鼓励走出“中央王 国”的疆限。但最近的一次春节假期——农历兔年从2月3日开始——本 地报章却充斥着国际游的广告。这让人感觉仿佛所有人都想离开中国, 于是,我决定加入他们。 中国旅游业对公众进行“最梦想旅游目的地”的民意测验时,没 有一个排名比欧洲更高。中国旅行社相互竞争中设计出的旅游线路, 与其说符合西方概念的“大旅行”,不如说更考虑他们自己客户的喜 好和厌恶。 我扫了眼网上的那些旅行套餐——“大广场、大风车、大峡谷”, 这是四天的“风情之旅”,强调的是荷兰和卢森堡风景如画的乡间景 色;“访新怀旧看东欧”有点冷战时代的吸引力,可我不确定自己在二 月份是否需要这东西。 我最终选了“经典欧洲”,一种很时髦的大巴游,十天内横贯五 个国家。行前就要付款,机票、酒店、餐食、保险和杂费等换算后相 当于两千二百美元。另外,旅行团的每个中国成员都被要求提供相当于 七千六百美元——这比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还要多——的担保,以确保 没有人会在班机回国前失踪。我是这个团的第三十八位、也是最后一名 团员,次日拂晓我们就要出发。 我被告知,自行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的二十五号门集 合。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穿着灰呢外套、戴着四方眼镜的四十三岁削 瘦男子。他有松软中分的头发,自我介绍说叫李兴顺…。是我们的导游。 为了方便在人群中把我们辨识出来,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个明黄色的 翻领徽章,上面是一个从鼻孔里喷出烟雾的卡通龙,龙穿着徒步旅行靴 在阔步走,下边则是我们团的座右铭“龙腾万里”。 我们在国航直飞法兰克福航班的经济舱里安顿下来。我打开一包中 文的“出国旅游团须知”,大家被敦促仔细阅读材料。这些须知如此细 致,暗示着曾经发生过的不太愉快的经历:“不要带着欧洲产品的赝品 旅行,因为海关稽查员会没收它们,并且罚款。”对于在欧洲保持安全 也有强调,“你会看到路边有吉普赛人乞讨,但别给他们钱。如果他们 聚拢过来,要求看你的钱包,就立即大声呼叫导游”。和陌生人的对话 也不被鼓励,“如果有人要你帮他拍照,小心点:这是小偷下手的黄金 时机。” 多年来我常来往欧洲,但这些“须知”给了我一个看欧洲的新视 角,我有点古怪地感到:与三打游客及一个导游一起旅行,让人放心。 “须知”最后以一个孔夫子语录式样的建议作结,这个语录把我们此行 看做了一次品格的测验:“能忍则忍。” 浓雾中,我们降落在法兰克福,在航站楼全团第一次集合。我们的 年龄从六岁的吕克毅到他七十岁的外祖父刘共生,一个退休的矿业工程 师,刘还护送着他坐轮椅的妻子黄雪晴。几乎所有人都属于中国社会的 这个阶层——人数在一千五百万到两亿之间——也就是有资格被称作中 产阶级的阶层:一个高中理科老师,一个室内装修设计师,一个房地产 管理人员,一个电视台布景师,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 我的团友很少有乡土生活的经验,次日一匹马在一个法国牧场吃草 的难得一瞬,让所有人都赶紧去翻自己的相机。可他们也只是刚刚开始 适应世界,除了少数几个例外,这几乎是所有人第一次走出亚洲。 李兴顺介绍了我,这个团唯一一个非中国人成员,大家都给了我热 烈欢迎。剃着一个西瓜盖、穿着一件缀满白星的黑色汗衫的十岁孩子刘 一峰冲我笑,还问道:“是所有老外鼻子都这么大吗?” 我们登上了一辆金色大巴,它震动着复苏过来。我选了一个靠窗的 座位,身旁是一个身材结实的十八岁男孩,他穿着黑色羽绒背心,戴着 一副线框眼镜。他有着长长的、黑色的刘海,上唇处略有胡髭。 他自我介绍说叫许诺,中文里这名字的意思是“promise(承 诺)”,Promise因此也被他用来当英文名字。“诺”是上海师范大学的。 大一学生,他在那里学经济学,和三个室友分享两个高低铺。他的父母 坐在过道另一边。我问他,为什么他的家人节日期间选择出游,而不是 探访家人。“那确实是传统,但中国人现在也越来越有钱了。”他说, “另外,一年中的其余时候我们也太忙了,没时间旅游。” 我们是用中文交谈的,但他感到吃惊时也会说“oh,My Lady Gaga”——他从学校学来的一种英文措辞。 在巴士的前排,李兴顺手中握着一个麦克风面对全团。在以后的日 子里,他将在我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这个姿势。在一个中国游客 的生活中,导游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翻译、讲故事者和指挥官,而 李则投射出一种镇静、老到的气场。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