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释文学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5394
  • 作      者: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丽娃学术沙龙编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丽娃学术沙龙是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活动组织,取名“丽娃学术沙龙”缘于华东师大老校区的那条知名的丽娃河。虽然中文系现在已整体搬迁至闵行新校区,但“丽娃河”的雅致和情调似乎已成为中文系学子无法抹去的标志性“象征”了。
  丽娃学术沙龙成立于2003年的冬天,至今已有七年。这一年的秋天,中文系组织秋游,时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已颇成规模,且大都来自北大、复旦、南大等名校,学缘背景不同,师承关系各异,迫切需要相互增进了解,营造学术氛围。于是在山光水色之中,觥筹交错之间,大致议定了相关事宜。秋游之后,丽娃学术沙龙便正式成立,并在文化研究网上开设论坛,朱国华首任版主。沙龙没有明确的口号,以增进友谊,激励学术为宗旨,内容涉及文史哲,注重学术辨析,以营造自由论争的学术风气。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文学源头”概念的纠错
  我们在谈及文学史的时候总是喜欢从古到今,从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整个脉络清晰完整,明白无误。文学就像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形成的溪流,起初很微小,渐渐汇成涓涓细流,乃至发展成一条小河,流下雪山,逶迤流过高原、草地,流过平原,中间融了各条支流,成为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最终汇入广阔的大海。我们想象文学的起源,就像想象长江的源头,最初也像念青唐古拉山的小溪一样,还不是大河,但已经具备了大河的气魄,要不怎么会这么说:“看啊,这么伟大的河流,谁能想到它起源时会这么细小!”①在《话说长江》第二回中,有一段解说词是这样的:“公元1720年,清朝皇帝康熙派专使探查黄河上源的同时,顺便考察了通天河上游。看到巴颜喀拉山南麓河流众多,密如蛛网,无法肯定哪一条河是正源,只好笼统地说:‘江源如帚,分散甚阔。’……1977年,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江源考察队,再次来到长江源头地区,结果发现长江的真正源头是在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冬冰峰下,它的正源是沱沱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发源地。……涓涓细流漫溢于砾石之间,形成了万里长江滔滔巨流的最初水源。”
  有意味的是“江源如帚,分散甚阔”这几个字。这个意思好像在说源头可能有很多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找不出是哪个。怎么找呢?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哪个长就选哪个,有了现代技术的帮助,就能较为容易地确定哪个更长,既然唐古拉山北麓的沱沱河最长,那么就让它做长江的正源。这种确定源头的方式意味深长。在此之前,当地的居民只知道它叫沱沱河,但经过勘测,我们开始叫它长江正源。这一定在当地居民心里引起很奇特的感觉,好像它从一个穷小子忽然富贵起来一样。
    ……
展开
目录
“文学”的建构与重释文学史——兼论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意义
文学史中的符号流向和“易”的框架——一种解决历史书写悖论的尝试
文学史:文类、叙?和历史语境
认识与智识:跨语境视阂下的艺术终结论
暮归的诗学:孟浩然的诗艺习得与超越
李清照《词论》价值重衡
从“《诗》、《礼》相解”论王安石的《诗经》学
论中国古代戏曲编年与戏曲史观念
重写文学史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反思——以中国古代小说史为中心
论陈衍的“学人之诗”说
“小说”与“杂家”
“文学”与“文章”义说
回归与开拓:语言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关键词
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
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江南”初探——以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创作为例
高晓声与他的“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刘旭
“寻根文学”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表现形式与经验世界的纠葛——论孙甘露的《呼吸》
“文学批评个人化”:在后形而上学范式下
孟婆汤的记忆格式化与文化抵抗
东汉买地券著录、研究情况概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