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指全部空间都能感受到佛光普照。三世,亦名三际,分指前世、现世、未来世,或前生、今生、来生,或前际、中际、后际。三世佛也有两解:一种是依三一世」原本的时间意义而划分的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此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前一种三世佛称为竖三世佛,后者为横三世佛。王国维此处「第一义」盖指其对词境追求的普适性和极致性。
【疏证】
表明王国维用意开掘词境之心。此则引用樊抗父评其《浣溪沙》、《蝶恋花》诸阕「凿空而道,开词家未有之境」,此处「境」字,实为「境界」之省称,偏重意思的翻新出奇。再向「境界」迈步。王国维谦称自己才力弱,但用意深,并以此超越古人,王国维自信之论初现。词家开辟新境之论,也曾见于前代词论,如谢章挺《赌棋山庄诃话续编》卷五云:「近来词派悉尊浙西。余笔放气粗,实不足步朱、厉后尘。虽然浙派不足尽人才,亦不足穷词境。今日者,孤枕闻鸡,迁空唳鹤,兵气涨乎云霄,刀瘢留于草木,不得已而爵词,其殆宜导扬盛烈,续铙歌鼓吹之音,抑将慨叹时艰,本小雅怨悱之义?人既有心,词乃不朽。此亦倚声家未辟之奇也。」看来别开新境盖为晚清词人共同之追求。又,「百尺朱楼二首,开端四字乃由晏殊成句截出,渊源可见。晏殊《蝶恋花》词云:「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爵新声断。」晏殊意在以惜春写别怨,王国维《蝶恋花》之「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一句言人生变换之不可逆转及由此生发的悲悯之怀,盖为静安自许之「开词家未有之境」,此与其作于一九〇四年之《平生》诗中「终古终生无度日,世尊只合老尘嚣」之意相近。静安词对人生境界的开掘确实颇为深至。「凿空而道」、「开词家未有之境」之类语言与刘熙载的话语也颇吻合,《艺概》卷二云:「《十九首》凿空乱道,读之自觉四顾踌躇,百端交集。」「谢客诗刻画微眇,其造语似子处,不用力而功益奇,在诗家为独辟之境」。两相对照,自可明了。此亦从一个角度说明《人间词》甲乙稿序乃出静安手笔。因为刘熙载是王国维下过功夫钻研过的理论家,对其话语的援引之例,数见于词话中。若深度以求,此「词家未有之境」乃在于以哲理入词,即当下学界所称饶宗颐词为「形上词」之所谓也。王国维批评周邦彦「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是以「创意」一直是王国维持以评词的一个重要标准。自谭献将词分为诗人之词、词人之词、学人之词三类后,学人之词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王国维在理论上虽然大力提倡「词人之词」,至其自作,则其实更近乎学人之诃,其理论和创作之距离或矛盾由此可见一斑。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于诃体变革特剔是形式上的变革方向总体上关注不多,甚至颇为忽略,但在创作上,王国维似乎有继承翁方纲「肌理说」和谭献「学人之诃」的倾向,在拓展文学的哲理空间上做了初步的尝试,只是这种尝试与其理论主张的矛盾,我们也不可轻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