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回叙、文学想象与“当事人”身份
——读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并论对“80年代”的认识问题
2005年6月,“海归”文化人查建英女士采访并编选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立即在知识界热销,并登上包括三联韬奋书店在内北京各大书店的“本月销售排行榜”。尽管编者声称:“这本书虽然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往事,却并不是一个怀旧项目。”但事实上,阿城、北岛、陈丹青、陈平原、崔健、甘阳、李陀、栗宪庭、林旭东、刘索拉、田壮壮等11位被访者讲述历史的角度、材料剪裁和实际效果仍有相当浓厚的“怀旧”色彩。“中国人的经济生活这十几年来一直处在令人眩晕的急速变化之中,大家对‘现在’尚且应接不暇,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认真清理‘过去’?”“我讲这一番‘以史为鉴’的常识大道理,倒不是暗示八十年代已经成了无人理会的孤魂野鬼,恰恰相反,近年每每在饭桌旁、朋友间听到有关那个年代种种人事的即兴回忆,而且永远伴随着生动的细节和风趣的评论。至少在过来人当中,大家并没有忘掉那段历史。”“历史学家不是说过吗,没有被叙述的历史不能算历史。”②被访者是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电影、哲学及文学研究领域里的“名人”,除崔健、陈平原等外,大多数人还有长期待在欧美或香港,或有“海归”经历。这段话采取的历史回叙视角,包含着文学想象的成分,并尽力凸显自己和被访者在“历史”之中的“当事人”(或见证人)身份,这或许是我们进入问题的一个角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