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第一讲:语言
文字的表象
虚构从语言开始
造句和自尊
方言是真正的语言
韵律、起势及其他
关于语言的讨论
第二讲:故事
传统和现代
同时呈现的故事
讲述方式和小说边界
小说的两种节奏
被一再压缩的“故事”
关于故事的讨论
第三讲: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给人物说话的机会
写意的艺术和写实的艺术
人物的疏朗或拥挤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关于人物的讨论
第四讲:主题
主题在哪里
对世界的总体看法
奋不顾身的人
图解和游戏
原来它无处不在
关于主题的讨论
第五讲:修改
修改的第一个环节
修改的第二个环节
修改的第三个环节
修改的其他环节
关于修改的讨论
第六讲:文学的性别奥秘(班访一)
关于张爱玲
女性作家
文学的门
身份的复杂性
讨论
第七讲:写作训练随谈(班访二)
注意语言的板块
文学语言的虚拟性
语言从细部入手
写作密度的要求
讨论
第八讲:文学初步及其他(班访三)
初中的《山花》
散文和小说的区别
中国小说的继承
写作不能过于勤奋
我们需要“大学习”
讨论
在文学的绿地上(代后记)
内容摘要
为什么理解人性是写作者基本的能力?为什么他人的文字能够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为什么每一句成功的修改就是一次巨大的享受?为什么作家创造的世界会拥有它自己的生命?五堂主讲,讲语言故事,讲人物主题,讲修改的每一个环节;三次班访,谈阅读体验,谈艺术技法,谈道德勇气与人生哲学。二十余个课时的讲座,是作者对自己写作理念的系统论述,更是对当代写作教学的反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