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狼在等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8976
  • 作      者:
    (美)东尼?席勒曼(Tony Hillerman)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邪恶的纳瓦霍狼不会放过任何人。
  包揽爱伦·坡、阿加莎三项终身成就奖。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票选最受欢迎男作家。
  蝉联美国纽约时报嘲笑第一名
  本书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作者曾任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会长,多部作品获得爱伦·坡、安东尼、银马刺、麦卡维蒂、尼禄·沃尔夫等重要奖项
展开
作者简介
  东尼·席勒曼,一九二五年,席勒曼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圣心市,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一九三○至一九三八这八年期间,年幼的席勒曼在当地的印第安子女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修女是他的授业老师。在这段时间里,他嗜读任何书,连城内已废除的修道院里的藏书也被他全部阅览了。
       席勒曼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先后赢得铜星勋章、银星勋章和紫心勋章。大战期间,席勒曼写给母亲的家书引起了某位记者的注意,进而被刊登报导,并意外地促成他走上了写作之路。退役后,席勒曼重回大学,于一九四八年取得新闻学的学位。毕业后席勒曼先是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几家报社上班,然后在《联合报社》安定了下来。一九五三年,总社派他到新墨西哥州的圣达非当分社社长。第二年,他就成为了《新墨西哥圣达非报》的总编,而这份差事他一直做到六○年代中叶。离开新闻界之后,席勒曼在新墨西哥大学担任纷争仲裁员。同时,继续坚持在校深造,并于一九六五年顺利取得英语博士学位。之后,他留在学校担任新闻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六○年代末期,席勒曼决定给自己的人生来个大转弯:他要把自己对印第安文化的研究,融入到侦探小说的写作中。尽管他的经纪人全力反对,但席勒曼仍然独力完成了原稿的创作和编辑事务,并且找到了愿意出版的出版商。一九七零年,他终于出版了自己的首部侦探小说《祝福之祭》,开创了新颖的印第安风情侦探小说。之后他又创作了一系列以纳瓦霍部落警察乔?利普霍恩和吉姆?契为主角的侦探小说,他的作品除了有惊险刺激的故事,更能吸引读者去了解纳瓦霍部落的生活形态,并且大胆地谈论了印第安文化与白人价值观之间的种种冲突。他的每个故事都十分新奇,浓郁的印第安部落文化更增添了其神秘度。
       这位锲而不舍、耐力十足的作家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各大奖项的青睐。一九七四年他凭借《亡灵舞厅》摘得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年度最佳小说奖,一九八七年又凭借《剥皮行者》勇夺最佳西部小说奖。他有两部作品进入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经典百部排行榜,并在该协会评选的最受欢迎侦探小说男作家中,力压柯南?道尔,排名第二。他曾任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会长。在一九九一年,席勒曼终于获得了爱伦坡奖终身大师奖。真正的大师级别。
展开
内容介绍
  纳瓦霍是美国最大的印第安土著部落之一,纳瓦霍民族追求万物和谐,违背自然之理就必遭报应。因为传说中邪恶的纳瓦霍狼永远伺机而立。趁人不备便给人以致命一击。
  身为纳瓦霍部落警察的德尔伯特,内兹幸运地从大火中逃生,却还是被一枚子弹要了性命。同事兼好友吉姆,契当场就抓到凶手——一名喝得醉醺醺的纳瓦霍老人。但凶手却一言不发,不认罪,也不反驳。
  副队长利普霍恩坚信此案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甚至可能与多年前发生的一桩涉及巨额赃款的火车抢劫案有牵连。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渐露。就在这时,藏在阴影中,邪恶而饥饿的纳瓦霍狼再次出动,带来了新的凶杀,案件又一次陷入迷雾。
展开
精彩书评
  《狼在等待》是东尼·席勒曼作品中最神秘、最有力道、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它不仅有侦探小说的惊险刺激,还有印第安神话的神秘。真让人不忍释卷!
  ——旧金山纪事报
  一场生死较量,一幕爱之悲剧。纳瓦霍狼总在那儿等着,你无法预测灾难将从何而来,谁都逃不过厄运的追杀。
  ——美国亚马逊读者
  东尼·席勒曼和劳伦斯·布洛克的作品算是这个时代水平最高的!
  ——唐诺
展开
精彩书摘
  吉姆·契警官一直在纳闷:到底是因为右前轮轮胎有点漏气了呢,还是那一侧的减震器出了什么问题;也有可能是当初修路的时候,压路工没注意调平压路机叶片,使得路面本身就有点倾斜。反正不管什么原因,巡逻车行驶的时候稍稍有点往右斜,得不时地花点力气去把方向给扳回来,搞得他筋疲力尽的。
  突然巡逻车内的无线电接收器发出了一阵模糊的杂音,接着传来了德尔伯特·内兹警官的声音:“……我的车快没油了,我得去红岩那里加点儿高价汽油,不然就得走路回家了。”
  “如果你真要去那里加油的话,我建议你最好还是掏自己的腰包算了,”契说,“省得麻烦,还得跟头儿解释你为什么忘了给巡逻车加满油。”
  “我想……”内兹还没说完,声音突然没了。
  “你那边信号断了,”契大声喊,“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内兹开的是四十四号警车,出了名的耗油。那辆车的燃油泵好像有点儿毛病,动不动就送去厂里修,但是从来也没彻底修好过。
  这会儿无线电接收器算是彻底没声音了。不过车子开起来倒好像好多了,可能不是轮胎漏气的问题,可能是……接收器信号突然又恢复了。
  “……当场抓住那个手拿喷漆的狗娘养的混蛋,抓他个现行,”内兹正在喋喋不休地说着,“我敢肯定到时……”突然声音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又是一片寂静。
  “我又听不到了,”契对着麦克风喊,“你那边信号又断了。”
  其实这种情况倒是一点也不奇怪。在这个方圆二万五千平方英里大小、被纳瓦霍人。称作“大瑞兹”的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很多地段根本接收不到无线电信号。而此刻契所在的位置——船岩火山塔群、卡日祖山脉和库斯卡山之间,正好就是这样一个信号盲区地段。契认为这些盲区是由于山脉隔断了信号传输造成的,但也有不同看法。副警长牛仔大许就坚持认为,这跟由那些像教堂一样威严耸立、年代久远、到处都是的火山岩颈形成的磁力作用有关。而老托马西娜则跟他说这是可怕的巫妖搞的鬼。这倒是真的,这片印第安保留地的确因为巫妖充斥而远近闻名。不过,老托马西娜凡事都喜欢怪在巫妖头上,这也是真的。
  契又听到了德尔伯特·内兹在讲话,一开始声音非常微弱。“……他的车,”德尔伯特说。(或者他说的是“……他的卡车”?又或是“……他的小货车”?德尔伯特·内兹说的到底是什么呢?)突然信号变得清楚多了,听到的是德尔伯特欢快的笑声。“这回终于要被我逮住了。”德尔伯特·内兹说。
  契拿起麦克风。“你要去抓谁?”他问道,“要不要帮忙?”
  “那个神出鬼没的喷漆狂。”内兹好像是这么说的,至少听上去如此。信号又开始受到干扰了,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无声。
  “又听不到了,”契说,“你需要帮助吗?”
  通过逐渐减弱的信号,隐约听到内兹好像说了声“不用”。接着,又是一阵笑声。
  “那我们在红岩见啦,”契说,“这回该轮到你买单了。”
  接收器里一片寂静,没听到任何回答,不过也不需要什么回答。因为通常内兹是从位于窗岩的纳瓦霍部落警察局总部出发,沿着六六六国道在亚塔黑以北一带巡逻;契则是从船岩警察分局出发,沿着六六六国道巡逻,当他们两个会合的时候,经常会坐下来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今晚在红岩服务站兼邮局、杂货店碰头喝咖啡也是早就约好的,而碰面的地点——红岩,也是他们经常巡逻的地方。契要从比克兰比托往南,沿着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边境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开;内兹则要从六六六国道往西拐到纳瓦霍三十三号路上去,因为纳瓦霍三十三号路是一条柏油公路,路况比较好、比较好开,所以原本应该会比契早到十五分钟左右。但是现在他好像还要去抓个什么人,这样时间就刚好扯平了。
  库斯卡山脉上空的云层中不时有闪电掠过,现在契的巡逻车突然不往右斜了,而是开始往左斜了。他想:可能不是轮胎问题,而是那个压路工发现之前压路机的刀片没放平,做了一下调整,结果调整过头,从往右斜变成往左斜了。不过,好在还没严重到坑坑洼洼得像块搓衣板,能把你的腰颠断。
  等契开着他那辆巡逻车离开土路,开上纳瓦霍三十三号路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因为即将到来的雷雨,天黑得比较早。没看到内兹的踪影。事实上,路上根本连个车灯影子也看不到,之前那红艳比的漫天晚霞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契绕过红岩加油站的加油泵,把车停在贸易站后面。在内兹经常停车的地方,没看到他那辆四十四号警车。契仔细检查了一遍他的前轮胎,看上去一切正常,没什么问题。然后他环顾一下四周,那里停着三辆小货车、一辆蓝色的雪佛兰轿车。那辆轿车是贸易站新来的夜班店员,一个漂亮的姑娘的,不过叫什么他想不起来了。内兹到底在哪儿呢?或许那个喷漆破坏狂真的已经被他逮住了,不过也有可能是他那辆老破车的燃油泵这回终于彻底报废了。
  贸易站里面也没有内兹。契冲那个在收银机后面看书的女孩点了点头,她回给他一个羞涩的微笑。她到底叫什么来着?希拉?苏希?应该就是诸如此类的名字吧。她是高屋氏的,跟契的慢语部落应该毫无瓜葛,这一点契倒是记得。这可是任何一个单身的纳瓦霍年轻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具备的一种自动检测功能,遇到吸引自己的人时,都会自发地根据部落错综复杂的亲族关系盘算一遍,以便确定那个人不是自己的远房姐妹或侄女之类的,以免触犯了部落最忌讳的近亲婚配或乱伦之类的禁忌。
  玻璃咖啡壶大约三分之二满的样子,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兆头,而且闻起来香极了。他拿起一个五十美分的塑料杯,倒满咖啡,啜了一小口,味道好极了。他又挑了一包夹馅小面包,里面一共两片,表面涂着一层浓浓的巧克力,跟咖啡简直绝配。
  他回到收银台前,递给那个高屋氏女孩一张五美元的钞票。
  “德尔伯特有没有来过?你记不记得他?矮矮壮壮的,留一点小胡子。一个相当难看的警察。”
  “我觉得他挺可爱的。”高屋氏女孩笑着对契说。
  “或许是你刚好比较喜欢警察吧?”契回答说。该死的,她到底叫什么?
  “也不是都喜欢,”她说,“那也得看是谁。”
  “也得看他有没有逮捕你的男朋友,是吧?”契打趣说。她还没结婚,他记得之前德尔伯特跟他说过。(“你干吗不自己花点心思把这些事情搞搞清楚?”德尔伯特还怪过他,“我还没结婚的时候,对这类重要信息可谓是了如指掌,问都不用问。要是让我老婆知道我还在盘算这些小姑娘,那我可就死定了。”)
  “我还没男朋友昵,”高屋氏女孩说,“目前没有。还有,他没来过。德尔伯特今天晚上还没来过。”她咯咯地笑着把找钱递给契。“德尔伯特抓住那个岩石喷漆狂了吗?”
  契心想自己在那些咯咯笑的年轻姑娘面前,好像已经太老了、有点过时了。但是,她长了一双棕色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完美的肌肤。而且,很显然她还很懂得如何去展示自己的美。“没准儿他现在就在逮那个家伙呢,”他回答说,“他在无线电通讯器里跟我说起过这件事。”他发现她多找了他一毛钱,可能是因为边笑边算,算错了。“找多了。”契说着把那一毛钱递还给她。“你知不知道那些漆是谁喷的?”突然他想起她叫什么名字了,叫雪莉,雪莉·汤普森。
  雪莉耸了耸肩,看起来优雅极了。“某个疯子干的吧。”她说。
  契也这么觉得。但他还是问道:“为什么说是疯子干的?”
  “嗯,只是因为,”雪莉解释说,头一回看上去那么严肃、认真的样子,“你看,除了疯子,谁还会那么无聊跑去把山喷成白色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