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独特的??罗斯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1715
  • 作      者:
    (法)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俄罗斯三部曲”之第三部,是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马振骋先生的最新译作。它讲述的是前苏联外交官眼中独特的俄罗斯故事,讲述了历史夹缝中的轶事,主要谈的是在圣彼得堡与莫斯科这两个首都之外的俄罗斯内地,包括对俄罗斯民族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名城和民俗地区。
展开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1950—),1950年生于莫斯科。精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1977年进苏联驻巴黎大使馆工作,全面接触法国文化。后回莫斯科进外交部,苏联改革时期任外交顾问。后迁居巴黎,1995年加入法国国籍。法国媒体经常向他咨询俄罗斯政治与历史方面的知识,现今为法国书籍沙龙联合会的名誉主席。1992年开始用法语进行创作,第一部小说作品《两姐妹》(1997)得“小说家奖”。主要作品有三部曲《圣彼得堡故事》(2003,欧洲奖)、《克里姆林宫故事》(2004,路易-鲍威尔斯奖)、《独特的俄罗斯故事》(2005)以及《俄罗斯芭蕾秘史》(2002,法语作家奖)、《巴黎与圣彼得堡三百年罗曼史》(2005)等。
  马振骋,生于上海,南京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先后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教。教学之余,退休之后,曾翻译了《人的大地》(1981)、《小王子》(1989)(圣埃克苏佩里)、《人都是要死的》(1985)(波伏瓦)、《贺拉斯》(1990)(高乃依)、《瑞典火柴》(1994)(萨巴蒂埃)、《大酒店》(1999)(克洛德·西蒙)、《如歌的行板》《毁灭,她说》(1999)(杜拉斯)、《罗兰之歌》《田园交响曲》(1999)(纪德)、《慢》(2003)(昆德拉),《要塞》(2003)(圣埃克苏佩里)、《斯科塔的太阳》(2005)(洛朗·戈代)、《雷蒙·塞邦赞》(2006)(蒙田)、《嫁给风的女孩》(2008)(莉莲安·古戎)、《自由派作家们》(2008)(弗朗克)、《蒙田随笔全集》(2009)等多部作品。散文集有《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里残缺的法兰西》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圣彼得堡故事》(2003年,欧洲奖)、《克里姆林宫故事)》(2004年,路易-鲍威尔奖、最佳纪实小说奖)、《独特的俄罗斯故事》(2005年),是俄裔法籍作家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用法语写作,探索俄罗斯民族心灵,内容皆可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三部曲。作者凭借他的俄罗斯出身,多年外交生涯,语言才干,还有根据近年来陆续解密的档案,试图从历史、地理和政治三方面来说明疆域广袤辽阔、文明脉络模糊的俄罗斯。
  “俄罗斯三部曲”不是历史八卦野狐禅,当然也不是代表官方观点的正史。它们只是人物有名有姓、事件有根有据的历史故事、或者称历史纪实小说。作者选择历史夹缝中的轶事,更多从历史人物的性格、素养给正史的记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似乎在漫不经心中给读者点破俄罗斯民族身份的特点、命运的诡异。也因为如此,让人读来兴趣盎然,深思怡情。
  本书是“俄罗斯三部曲”之第三部。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来的那个世界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不应该低估人的努力。沙皇们周围总是不缺少来自俄罗斯内陆低层社会的人士,17世纪末,彼得大帝在他著名的荷兰之旅时,毫不犹豫去当木工。说实在的,俄罗斯社会一向对技艺才干怀着一种真正的尊敬之情,但是没有人会糊涂到把自己的成功归于个人的所作所为。
  每个莫斯科人都属于一个朋友“圈子”,这个圈子的存在只是为了帮助圈内人的生存,攀登一二级社会阶梯,给子女成家,遇上重病得到治疗。即使权贵们的特权圈子,其成员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斯大林时代,上钢琴课、雇仆役、补法语、练骑马,是用来摹仿已完成历史使命的贵族。在1970年代,出国旅游、高保真组合音响、进口汽车,都是让人扮演资产阶级大老板。但是,大家都知道,没有东西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班进修时,开始观察这些社会习俗。我的好运是学习好几门外语,英语当然必修的;还有法语,那是表示身份、又是外交场合的语言;还有阿拉伯语,富有异国情调、难学的语言,但是随着石油危机的演变,其战略重要性与日俱增。我最初任职于毛里塔尼亚,平平淡淡。但是我很满足,因为非洲与苏联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我交了几位朋友,尤其是路过努瓦克肖特的政治事务部主任,他立刻把我调到克里姆林宫当阿拉伯语翻译。
  1970年代初,有一天我应召去完成这个任务。
  事实上,任务不是太难——这类谈话都围绕一般问题进行,用上一连串泛泛的抽象词汇。1977年,我做这件工作得到一项意外的奖赏,有人问我在外交工作上喜欢干什么。我毫不犹豫回答:去法国。我于是在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得到了人人都称羡的文化参赞这个职位。这样我也遇上了20世纪艺术界的神圣妖魔:达利、夏加尔、阿拉贡和他们的俄罗斯爱捷丽……我心满意足。对于一个青年来说,坐在双怪咖啡馆的桌子前一心想着写短篇小说,那是最正常的了。
  可是,苏联驻法使团做事方式有点特别。我很明白这是“王子与公主的大使馆”,给最有权势的大人物子女留着用的。但是克里姆林宫领袖的垂青胜过其他一切考虑。
  我在1977年到巴黎,那时正为拉纳大街上的新大楼揭幕,新大楼的建筑开始于1972年,不久就被人起了个外号,叫做碉堡。当然,话也得说回来,那时的西方建筑不是特别好看。拉纳大街的房屋建筑超过了丑陋或者可笑的界限,这是——而且总是——超大型(100米/35米),横七竖八的水泥柱子与哪儿都通不了的巨大楼梯……
  这是1970年代克里姆林宫发展的一个象征吗?不管怎么说,是浮夸与低俗的结合:天花板太低,挂上的枝形灯太重,油画笔法拙劣,甚至地毯还是合成纤维做的。如果说从沙皇时代继承下来富丽堂皇的大使官邸还保持着昔日的大气,在拉纳大街则陷入了黄昏末路。它被一条交通繁忙的大街隔离在第16区,毗邻环城大道与布洛涅森林,那时是下等妓女出没之地,然而新大使馆更大的功能不在于代表一个大国,而是把苏联驻巴黎人员集中一处,容易监督。
  “碉堡”共有一万六千平方米,不是每平方米都用于真正的外交事务,差得远呢。“工作区”以它的“正门”著名,有一尊巨大的列宁大理石雕像,接待厅有五百平方米,对面就是“生活区”,有商店、健身房、学校、车库、电影院。从大使馆到城里,在大厦内部从一个区到另一区的每个出入口都有一名边防军军官进行监视。苏联的日常生活情景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在此重现:商店前排长队,根据外交人员的级别给予商品供应,爱国主义的庆祝会,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但是这种隔离不是用在每个人身上,尤其对于我所属的使馆参赞们就不适用。我到底是在巴黎就职工作,不会放过整天在外闲逛的机会……
  我被召回莫斯科到外交部工作,与戈尔巴乔夫的未来的智囊人物结成了友谊。
展开
目录
译序1
序言1
我来的那个世界1
事关命途的见面5
西伯利亚列车上的夫人7
一见钟情10
圣三-修道院15
罗勃列夫的圣像之谜18
果戈理的心头缠念2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忧虑29
到托尔斯泰家作客36
冰天雪地中的两个法国女性44
抑制的爱情51
亚历山德拉·费多洛芙娜与俄罗斯的探索55
沉船81
一次默示84
革命86
斯大林-一俗世的神93
往前逃跑95
葛吉夫,天使还是恶魔?103
迷宫115
撒旦的帮凶126
斯大林之死134
重逢萨满人137
永远的回归142
东正教教会的复兴150
新任务154
从伏尔加河到西伯利亚大铁路156
附录一161
弗拉基米尔161
俄罗斯北部164
诺夫哥罗德166
伏尔加河171
南部173
附录二181
旧信仰派181
附录三185
宗派世界1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