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澄照濯廉村<br> 林登豪<br> 福安市西南有个颇有名气的廉村。它位于溪潭镇的穆赛溪中游溪岸,是当时著名的津渡,故名石矶津。它是商贸重地,进进出出的船只如鲫鱼过江,街巷交错,繁华一时。<br> 南宋后,便捷发达的水陆交通,促使好山好水的廉村呈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景象。随着时光的推移,它尽显“海舟鱼货并集,远通建宁诸县,近通县城及各村”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招来外寇的骚掠。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为了保家卫民,人们筑墙以御倭寇,故称廉村堡。<br> 我穿行在明代官道上,它的宽度时大时小,中间用细小鹅卵石嵌出八卦或太极图形,精美的图案令游人过目难忘。这些鹅卯石被数百年来先人的足迹磨得圆润,历经风雨轻洇,微闪柔和的光泽。徘徊在纵向平铺的三条石铺官道上,我细细品味两旁的古民居,一种文化气息从祠堂、石狮、古井和檐角缓缓升起,滋味越来越浓了,透出村居的娴静和安详,令人品味出村落的和谐之美。在这片有限的空间中,陈氏的四大祠堂堪称出色的代表作,它包括一所总祠和三所分祠。总祠祠门楼为悬山式翘檐,饰有龙凤等吉祥物,“世耀德星”和“春秋祀典”的巨匾高悬,尽显庄严肃穆。这祠三面封闭,每进的大门都能敞开。祠内雕梁画栋,精美的窗雕采用镂空的技术,一些细节尽显精致华丽。高处飞檐翘角,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这些方木叠垒或斗拱的,出檐深远,颇为大气。院内凸出的最为精美的是大戏台,它三面敞开,便于村民由三个方向看演出,戏台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似雄鹰欲飞。虽然许多东西被时间剥蚀了,但还依稀可见当年的厚重。<br> 这个村庄存在于四千年前。村里有个贫困的薛姓读书人,名令之,字君珍,号明月,他在灵谷草堂青灯下勤读经史,饱览诗书。唐中宗神龙二年(706),穷书生中了进士,成就了“文章破八闽天荒”的福建有史以来的首位进士。尔后,他官至左补阙、太子侍讲,为皇太子李亨讲授九史。<br> 薛令之是个廉洁刚直之官。经过认真的体察,他发现唐玄宗沉迷淫乐,宠用奸臣李林甫为宰相。其人心术不正,口蜜腹剑,小人得志,专权霸道,垄断朝政。皇帝不明察秋毫,任其排挤东宫太子身边的朝官。薛侍讲对腐败的朝政大为不满,毅然称病辞官,挂冠归隐。廉村的半斗岗耸起清官刚直不阿的脊梁,穆溪水滋润他疲惫不堪的肺腑。<br> 不久,唐玄宗得知令之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不受贿,不敛财,故家境贫乏,就下诏以长溪县岁赋助其家用。他却甘于过平淡的日子,不肯多取。数年后,皇太子李亨(唐肃宗)即位,念其教诲恩德,特下诏回朝重用,待到圣旨到达村中,薛令之却与世长辞了。皇上感慨不已,又下诏敕名忠臣故乡为“廉村”,村边的溪流为“廉溪”,其读书的灵岩山为“廉山”,以表彰他的高风亮节。“三廉”的名称沿用至今,现已被宁德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我徘徊在古民居中,凝视清澈的溪水,眺望苍翠的灵岩山,迈开敏捷的步履丈量良臣的尺尺刚正和寸寸明廉。<br> 薛令之名显之后,廉村成为文化村,一个村庄名著千秋册,文兴八代衰。宋代的朱熹到此地讲学,又促进文化村更上一层楼。<br> 从宋朝到明朝,于灵岩山与廉溪村城堡间的半斗岗上设立了书院和学馆,山间幽室,清爽宜人,真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去处,必出俊彦。书院广纳四面八方的名儒及远近游学之士,从事学术探讨和交流,促使了这个村庄的文化在不断的交流中日显兴盛。<br> 学馆也是培养本村子弟的重要阵地,翰墨书香中,充满一种婉约的气氛,产生了读书、中举、做官经世致用的氛围。小小的学馆造就了“士欣欣有进取之志”,出了33名进士,呈现了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三代高第的神奇文化之旅。村庄不大,却人才辈出如繁星。<br> 一代名儒朱熹生前曾三次来廉村。他首次是随父亲朱松瞻仰薛令之的故居,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因规避当时禁“伪学”之风潮,应进士陈骥和陈俊的邀请,到半斗岗书院讲学,并创立了“闽学”。他在自己的卧室题有一联:“水天深处神仙府,禾稻丰时富衣家。”这对联透出朱先生坦荡的心胸和旷达的情操。朱子为廉村题写了“华山”和“癸水”两碑——“华山”是父,“癸水”是母,告诫后人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一定要孝顺自己的双亲。至今,“癸水”之碑依然伫立在西城墙头。<br> 2008年10月14日,廉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悠悠的古村落,漫漫的古官道,行走的风景虽然离我而去,然而这个村庄远山近水皆有情的韵味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片片陈香。哦,廉村,座座的民居、学馆和书院是知识的源泉、思想的力度,点亮了一方水土的历史灯盏,一束耀眼的光芒闪烁我的心灵。<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