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寻道之旅:汉字大文化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9909
  • 作      者:
    赵鑫珊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寻道之旅:汉字大文化圈》内容选读
  她期待所面对的男子是造物主的杰作,是天下独绝的尽善尽美者……她不但追求男子的伟岸丰躯,又要有柏拉图式的智慧头脑.还有拜伦的诗意和浪漫。这种苛刻的标准着实让上帝犯愁、尴尬。
展开
作者简介
  赵鑫珊
  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教授,作家,上海世博会顾问,庐山艺术学会主席。研究和写作的方向主要是有关人类文明和世界哲学等问题.著述甚丰。
  赵先生把自己比作是山村一头日夜推磨的毛驴。磨的结构特殊,分三层,分别为天文、地文、人文.中心轴是神文,放进去碾碎的不是大豆和玉米,而是人生世界的结构,以及当代人类文明的深重危机。
  赵先生最爱的去处是废寺、哥特大教堂遗存、荒野、孤村、墓地和林中路,还有咖啡屋。
  傅益瑶
  旅日著名中国水墨画家。1979年经邓小平亲自批准,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后入东京艺术大学,师从平山郁夫。
  傅女士的水墨画多为巨制,气势磅礴,凝重.深沉,细腻,为人之性灵所寄。
  1990年获日本美术评论奖“伦雅美术赏”:1995年获日本“神道神社文化奖”。
  她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画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举办过个展四十余次。作品为日本众多寺院、神社,以及中国美术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等公私藏家收藏。
  傅女士有句格言:不能画,就去死!
展开
内容介绍
  “一物能狂便少年、”人活在多艰、压力重重和身心两累的世上都应有一样令自己为之狂热的东西。……狂在本质上即“游戏”。哪里有狂,家便在哪里。茶室主人为我们演示了用传统的茶器沏茶的全过程。
  据说日本最早的茶器是从唐朝传来的……双手端起茶碗的姿势有讲究,左手三个手指要托着碗底,大拇指轻轻压着碗口边缘。这种端茶碗的姿势和格调也是源自唐朝。
  家是个人类心理学和世界哲学概念。家是一个人的心灵、灵魂或精神空间,没有邮编,没有门牌号。家是灵之所寄,魂之所托,非常非常重要,生死攸关。家比家庭更基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出东京羽田机场,益瑶就领我们夫妇直奔她的屋和画室。
  在南京,我们也去过她的屋,约100多平米(包括画室)。东京的屋也是100多平米,有个大阳台,视野开阔。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益瑶来日本孤身奋斗、拼搏的第29个年头。她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其中之一是她的作品为日本众多重要寺院、神社收藏,并因而跻身日本主流社会。不过在我眼里,她这29年的最大成绩是有了“家”。
  家是个人类心理学和世界哲学概念。对于她,哪里有她的画室,哪里就是她的家。(对于我,我的书桌在哪里,哪里即是我的家)
  屋·家庭·家
  这是三个不同概念的组合。
  这是个世界性课题。
  屋是建筑空间。从国王到乞丐都要有屋住。乞丐是何许人?在别人屋檐下过夜的人。所以人在本质上是“屋人”。
  益瑶在东京和南京都有自己的屋,这是她的生存根基,物质空间是大前提。
  家庭是最基本的人际空间,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在一个屋空间。
  益瑶至今未婚,她“嫁”给了绘画艺术。她跳过了家庭而有了家。
  家是一个人的心灵、灵魂或精神空间,没有邮编,没有门牌号。家是灵之所寄,魂之所托,非常非常重要,生死攸关。家比家庭更基本。
展开
目录
序言 本书的由来
第一编 傅益瑶在东京的家和画室
“不能画,宁可不活!”
怎样死去,是怎样活着的最高体现
有屋,有家
屋·家庭·家
傅益瑶的画室
“家”怎么画?
永远走在路上才是家
东京的风声雨声
一物能狂便少年
哪里是故乡?
在同一条战壕里——造访益瑶画室有感
在东京品川想起北宋词人秦观
上帝的窗和门
追求尽善尽美的傅益瑶

第二编 有汉字智慧格言和唐风迎面扑来
有点回家的感觉或况味
“驿”这个汉字
我国古诗词中的“驿”字
旅的哲学
犬吠深巷
日本高中《古典汉文教科书》
《古典汉文教科书》的内容
再说“夜半钟声”
大和心同唐心在钟声里相交汇
日本人的纤细哀愁
甜美的忧郁
我看日本传统住宅
我看日本的花道
日本人的哲学美学情趣
思考周全的日本脑
比睿山:洗我不和心的圣地
洗我四重不和心
用什么“洗心”?
根本中堂
继续琢磨“根本中堂”
宗教建筑空间场
天真独朗
朗与清
朗与醒
朗是洗我不和心的结果
朗心与童心,真心与善心
朗心与佛心
独朗与众朗
在美女面前的严峻考验
我走我的路
关于生与死
生死事大
“阿哥,救救我!”
A→Ω
小林大师的饭前祈祷
艺术不能触犯善
茶道与茶碗
茶道与唐风
茶道里面的“和”
有道有寿
“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道心之中有衣食”
我的顿悟
“有衣食”的两层涵义
“政通人和”
世界政治
我的“世界公民心”
哦,汉字大文化圈

第三编 寻找现代化与传统的黄金接点
长野四件宝
“和歌”中的拨云
我眼中的荞麦面
唐诗与白云
“和歌”中的残月
坐在琵琶湖畔吃养麦面
靠翻译起家的日本
毕竟日本没有出一批世界级大师
傅益瑶在日本何以得到承认?
日语和日本人的成就
我羡慕东京有乌鸦
又见唐风
比较上海和东京
东京“老克拉”并木光治先生
老唱机老唱片
三个烧饼
怀旧是不忘传统的感情基础
哦,“米朗嘉”咖啡屋之夜

第四编 咖啡屋和音乐:俗界的教堂
咖啡闲吟客之意不在咖啡
幽思孤绪的日本咖啡屋
哦,中国的盛唐和唐心
上海咖啡屋不如东京
我对旋律的敏感
从音乐听出日本人的内心
日本人的“四心”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王”这个汉字
“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
“诗句自来寻老夫”
“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
拜占庭建筑
手绘建筑艺术
人类文明是耗能文明
我们都是商人
日本人为什么戴口罩?
日本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人类能否根绝战争?

后记 动与静的哲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