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拐个弯<br> “保尔”的遗言<br> 作家画像,我见过的无以计数。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一张,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乌黑的头发,瘦削的面庞,宽宽的额头,高高的颧骨,一双很大但失明了的眼睛从深陷的眼眶里逼视着我们。<br> 如果这位被大家唤作“保尔”的俄罗斯人还活着,今年正好90岁。但他注定短寿。枪林弹雨里的冲锋,冰天雪地中的苦斗,轻伤不下火线,重病还上工地。日积月累的超负荷,终于压垮了这条汉子。23岁全身瘫痪,24岁双目失明,一度绝望,想寻短见,转念一想:如果不把自己尽管短暂却壮美的一生告诉后人,死不瞑目。于是,扔掉要命的手枪,握住了写书的笔。<br> 1932年,干辛万苦地写完书稿。投寄出去,石沉大海——稿子丢失在邮路上。不死心,重写一遍,再寄。原稿退回。还是不死心,托人把文稿直接送到《青年近卫军》杂志副主编的办公桌上。这已经是1934年。<br> 这位副主编叫柯洛索夫,人很认真,也有水平。看过手稿,立即拍板,同意刊用。先在《青年近卫军》杂志连载,继而出单行本,很快起轰动。仅1935年一年,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发行了200万册。奥斯特洛夫斯基像个突然出现在苏联文坛的“天外来客”,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苏联作家协会立即向他打开了大门,列宁勋章很快挂到了他的胸前。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半时间里,瘫痪在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被荣誉与鲜花团团包围。人们乐于把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小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合二为一。<br> 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之后,柯洛索夫写篇回忆录发表,让人们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够问世,他这位副主编功不可没。他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小说刊登之前,柯洛索夫曾建议作者把书名改成《保尔·柯察金》但奥斯特洛夫斯基坚持不改。<br>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确是好得不可更改的。作者在肉体上的自我感觉自卑之极,但心灵上的自我感觉优越之极,以弱不禁风的孱弱之躯书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英雄史诗,这本身就是一曲心灵的赞歌。难怪高尔基读过小说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声礼赞:“你看,灵魂是怎样战胜了肉体的呀!”小说恒久的思想魅力,恐怕也就在这里。<br> 但柯洛索夫提出的不少修改意见,奥斯特洛夫斯基还是接受了的。有两处改动,值得一提。<br> 保尔。柯察金经历了三次爱情生活。他的第一个恋人是林务官的女儿,原稿上这位姑娘叫伊拉。副主编柯洛索夫回想自己中学时代有不少名叫伊拉的姑娘,大都在十月革命后跟着资产阶级父母跑到国外去了。他觉得小说中的这位姑娘要比他认得的那些伊拉们好多了,所以建议作者把她的名字改成冬妮娅。作者照办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