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我的常识,我的印象、我的记忆都是苍白的。我对雪的记忆,更多是从小说或影像中获得的。比如这样的描述:“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恍若一帧版画,好美。你可以说它是俄罗斯莫斯科的某个景致,也可以说它是中国哈尔滨的某个景致,而它只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br> 我的南方没有雪,只有阳光和雨。冬季短暂而阴晦。好多年前到北京,季节刚好是冬天,终于感受过两场雪。虽然并不淋漓酣畅,只是温润的细雪,但也很开心了,竞不顾一切冲到街上,仰脸拼命接纳如此美妙的细碎雪花。那会儿还蓦地想起中学时,我曾经因为小小的自负被一个北方籍老师如此教训:“你得意什么?至少你还没见识过雪吧?!”<br> 后来住在哥哥北京的家里,也喜欢长时问呆呆伫立在玻璃窗前,看那些大马路上如棋盘跳棋子儿一样的小人辗转在纷纷扬扬的雪雾中。对雪同样朦胧的印象是:北方的室内真暖啊。只因冬季北方的房间里可以弥漫由暖气管道输送的暖气,往往只穿一件薄薄软软的开司米就行了。我于是对北方的暖气管道也充满着好奇和热情。<br> 当时听一些北京朋友说,那种管道不好看。也许他们见惯不怪了,我倒觉得那一排排的暖气管道片,恰恰是北方人日常起居一个非常温馨的符号。有时看到他们顺手把被雪水打湿的手套、风雪帽、袜子什么的随便搭在上面,就更感到一种可爱的、平实的、世俗的生活情趣似卷轴画一样哗啦啦地骤然在我面前抖开来。何况那片片管道多像手风琴啊,仿佛启合之间,春光一般明媚动人的《喀秋莎》歌声就会从喀秋莎峻峭的河岸与梨花香一起飘荡而来。<br> 但听说现存很多新盖的商品房,或北方人存装修屋子时,都已经刻意把过去外露的暖气管道藏匿起来了。作为外乡人的我,便多少觉得有点可惜。也许,所谓更加现代化的生活,就是要把一个个从前动人的生活细节慢慢抹杀的过程?——看过一些欧洲时尚杂志,发现很多模特儿其实都喜欢以那些已是锈迹斑驳的暖气管道作展示背景。一个摄影师说,暖气管道的质感让他联想起生活真切的温暖。<br> 还是说雪国窗外的雪罢。听说冬季窗外曼舞的雪花,尤其能激起人们某种思绪和情感的游荡。所以,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们总要比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更富于哲思和想象。可不,看看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诞生在寒冷的国家和地区。再看看俄罗斯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比一个能写,一个比一个写得长。索尔仁尼琴曾对日本友人木村浩说:“没有雪,俄国人是活不下去的。没有雪,就没有俄罗斯。”这是一个多么真诚和直接的诠释。<br> 同样,北欧的冬天也是异常寒冷的。我们都知道,寒冷的北欧也是目前地球上一个最接近近代乌托邦们所描述的社会。那里的人们,生活优哉游哉。但令人料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接近人类理想的社会,却是目前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地方。我于是想,就像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好气候一样,人的生存方式怎样才算最好,恐怕也不会有一个终极和绝对的答案罢?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阿Q阿Q吧。管它细雪还是豪雪,管它有雪还是无雪,管他共产还是无产,“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暂时来说,还有什么会比这种情境更简单、更温暖和更写意的么?<br> 从市中心出发,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我们要到的这个温泉。<br> 广州的温泉都集中在这一带了,这里的山很多。山多的地方,较之近水的地方总是穷一些的。广州的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出海口,所以南部一向比较富饶。这十多年来,广州人到郊区购置房产,也都喜欢往南跑。这样一来,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倒是没遭遇多大的破坏,依然绿水青山,满目葱翠。<br> 中国文人历来喜欢寄情于山水,更何况现在文人集体性地比较失意,所以跑到这里的温泉寄情抒怀一下,也蛮有道理。我实在算不上个标准的文人,但现实中还是最喜欢跟舞文弄墨的朋友在一起。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br> 十月份去日本的时候,行色匆匆,也没来得及享受一下日式温泉。很喜欢古代的日本人把温泉唤作地狱,因为会想起萨特的那句:他人即地狱。温泉即地狱。其实,人和温泉水还算得上是好东西吧?地狱本是佛教用语,象征着苦难的世界。因为日本是地震活跃带,火山喷发后的地方,总是硫磺漫山,烟雾腾腾,高温气体把岩石都化成了黏土,方圆数公里会寸草不生,实在荒凉和恐怖,所以古时候的日本人要把因地震形成的温泉称作地狱。<br> 但温泉水实在又是好东西。在今天,也许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也许各种各样的污染太厉害,所以有关温泉的好处已经被说得神乎其神了。据说温泉水可以治风湿,可以治脚气,可以治皮肤病,还可以疗伤。在日本,浸泡温泉还有堕胎功效一说。好些日本未婚MM不小心怀孕了,就会急急脚跑到温泉,泡上几回含丰富硫磺水质的温泉,胎儿可能就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温泉又的确是地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是不厌其烦地喜欢让各种中产阶级男人和良家妇女发生着唯美、无奈的婚外畸恋。在那些偷情的日子里,他笔下的男女主角,除了喜欢流连上等的饭店和酒吧,少不了也会泡泡温泉的。温泉,是多么日本的文化元素啊,岂能少了它?它与渡边那种在地狱里享受极乐的爱情观真是很贴切。<br> 我们这里的温泉,自然是无法跟日本的温泉水相比的。也幸好不能相比,否则我所生活的城市老是地震,岂不麻烦?但这里的温泉,也算得上是当地温泉的极品了。一池绿水,长流供应,不用过滤,无需加热,没有异味。抵达的第一天,听完一个非常精彩的讲座,女友们就迫不及待纷纷滚到温泉水里了,一泡就是两个时辰。大家都说,干脆就把第二天的文学讨论会放在温泉里进行吧。这真是个疯狂和美妙的主意。<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