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亲历人类探秘“不可接近之极”, 真情讲述刺激、梦幻的冰穹世界!
Dome-A(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国际上迄今还没有从地面进入Dome-A开展过系统科学考察活动,是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地区与制高点。——引自《中国第2 1次南极科学考察现场实施计划》
Dome-A是科学研究的巨大宝库。由于Dome-A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因此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Dome-A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在这里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低温度。D0me-A不仅是世界上雪冰与大气环境监测、气象观测、日-地系统观测的“科学观测站”,也是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其科学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无法代替的。
十三位中国勇士,四万里南极征程,国际公认的探险科考队率先冲顶“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夜防海盗”的惊心魂魄,“魔鬼西风带”的抵死穿越,“冰裂隙”的命悬一线,“白化天”的生死考验……
科考队随队记者带你用脚步丈量,沉寂万年的“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生命的卑微与光芒、渺小与坚强、在未知的疆域盛放。
展开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
很高兴晓夏能把这段冰天雪地里的热血青春写出来,他所记录的内容是独家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文字与他分享南极之行的奇闻轶事和惊险刺激是一种快乐。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
由陈晓夏报道的《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特别节目,在追踪报道、持续播出的形式下,做到了报道时间长而不怠、报道内容多而不散、报道形式活而不乱,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重大的报道任务,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科技节目动态传播的新路子,而这些都是陈晓夏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极地和无人区完成的。
——学者于丹
南极归来、可可西里归来,我都采访过陈晓夏。我很羡慕晓夏在他年轻的记者生涯里能拥有我们今生都不可能拥有的宝贵经历,也盼望他在亲身体验过造物的伟大之后,能永远保持对生命、自然的敬畏与谦卑。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
被晓夏的书撞到了,不过撞得舒服,撞出不少兴奋和感慨。记者这个职业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起码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好的。这个魅力无穷但又充满艰辛甚至危险的行业,需要一批有追求、有创意,而且非常执著的人来干。只有他们才能成为好记者、名记者。在物质和金钱崇拜时髦的今天,有这种执著和追求的年轻人不多,晓夏是其中的一个。
——风凰卫视美洲台台长吴晓镛
十年的青春,交织在爬冰卧雪的苦难和探究自然奥秘的梦想中,多少次放弃的念头,都被“梦想超越”的呼唤所泯灭。本以为从此以后冰雪和寒苦就只有回忆,可谁知晓夏的南极大作又让我心旌撩动,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把我带回到20年前的岁月。好书之好会因人而异。本书对我而言就像一面时空魔镜,让我发现我自己。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李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