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蚁族时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59771
  • 作      者:
    徐徐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蚁族时代》是一部关于生存、奋斗的感人之作。2009年11月开始写《蚁族时代》,2010年1月在新浪原创部分连载,日点击超30万,排名第一,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无线首发,短期内超过20家出版机构竞争图书出版权,《蚁族时代》影视改编正在洽谈中
  语录《蚁族时代》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奋斗,不是真正的奋斗,
  没有经历辽挫折的青舂,不是完整的青春。
  究竟什么改变命运?此书为奋斗和挣扎中的蚁族们而备。
展开
作者简介
  徐徐,70后,浙江人,高考文科地区状元,浙大传播学硕士。
  大学时代因《大一女生》和《寂寞17岁》声名鹊起,成为校园女生喜爱的青春校园作家。
  2001年起旅居德国,转型家庭伦理以及现实主义题材,有《邂逅》、《坐过站》等出版。
  2008年,《婆婆媳妇那些事》、《婆婆媳妇那些事二》因真实而理性地表现中国家庭代际冲突引发网络大探讨,让其成为出版界和影视公司关注的实力作家。
  《蚁族时代》关注当下社会矛盾,激情但不乏理性,是徐徐十年创作积累下的实力展示。
展开
内容介绍
  当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蚁居一室,海归博士屡屡受挫崩溃跳江,漂亮女生想通过“贵人”改变命运……中国的“士”阶层究竟怎么啦?大时代里,“知识能否改变命运”被蚁族们深度探讨。詹小鹏,大学四年学费生活费近10万,毕业后成为一名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的“蚁民”,最终让他找到理想工作的,不单是10多年来的知识积淀——校园教育,更是挣扎在社会里的生活历练——社会教育。
  汪海洋,德国海归博士,回国后却成为“新型蚁民”,巨大的落差几乎让他崩溃,曾在苦闷中酒后投江……又是什么让他最后打了翻身仗?
  漂亮女生沈思雨,渴望一次偶然邂逅,然后进入“圈子”,让“贵人”帮助改变自己的社会弱势现状。可进“圈子”后,她与初恋男友詹小鹏的生活被彻底改变……她还有机会吗?
  詹小鹏的蚁族兄弟路光明说话虽糙,但富有仗义,他迫切想改变命运,却误入歧途。是什么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
  究竟什么改变命运?《蚁族时代》带来了颠覆性和建设性的深度诠释。
展开
精彩书摘
  汪海洋回来后两天,汪妈妈就操办了一个家庭聚会。
  没什么人,就是杭州的几个亲戚。汪妈妈是本地人,汪爸爸是外地人,所以聚会以汪妈妈家族的亲戚为主,大人孩子一大桌,其中有汪海洋的表弟詹小鹏。
  詹小鹏的父母都在外省,詹小鹏的妈妈,也就是汪海洋妈妈的妹妹,多年前远嫁他乡。4年前这个大男孩背着一个大行囊来到杭州的南江大学念书,从遥远苍凉的西部大省进入这个繁华的江南都市,年轻人本来激情澎湃的心一下子就更为沸腾,从那一刻起,他就没打算再回去。
  詹小鹏的大学四年,与大学校园里的任何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轨迹均是大同小异——读书,打工,交女友。20多岁的高个子小伙子,有阳光没抑郁,有朝气没银子,有嘴皮没坏心。
  詹小鹏大二时交了个女朋友叫沈思雨,浙江小地方来的。很老套的故事,在帮新生入学办理各种手续时候,詹小鹏就成功地拿到了沈思雨的手机号码,然后用他可爱的贫嘴笼络了女孩的芳心。18岁刚离家门的女孩子,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一种被保护的状态,个子高大形象不赖的詹小鹏横刀立马,第一时间起就充当了“保护人”的角色。
  在接下的3年里,詹小鹏沈思雨抒写了一曲校园恋情。期间小情人之间的小恩小怨与所有校园爱情里的酸甜故事情节基本雷同。
  詹小鹏带着沈思雨赴汪妈妈设的庆功宴。
  虽说詹小鹏与表哥见面不多,但在网上经常与表哥聊天,说话没心没肺。饭店里一见表哥,就上来一拳:“哥,以后我要傍你!”汪海洋啼笑皆非。汪海洋的太太古霏霏立即对詹小鹏说:“行啊,你傍在你表哥旁边,替我挡掉想傍他的女孩子!”
  詹小鹏吐一吐舌头:“哥,你知道吗,我嫂特别适合当人力资源部主管,她那火眼金睛呀,一看就能洞察到谁想干什么,谁最适合干什么。”
  汪海洋笑着推他一把,手指穿着碎花雪纺连衣裙的沈思雨:“快来介绍一下这位漂亮女生。”
  詹小鹏大大咧咧:“我的小老婆。”
  沈思雨瞪他。
  詹小鹏立马说:“我的小小可爱的未来老婆。”
  众人都笑了。
  汪妈妈招呼各位来宾就坐。
  詹小鹏坐在表哥旁边。
  汪海洋边吃边问:“你的工作怎么样了?”
  詹小鹏的脸立马晴转多云:“还没敲定。”
  汪海洋一愣:“都毕业了呀。”
  詹小鹏叹口气:“毕业就失业的多着呢。哥,你有什么门路没?”
  汪海洋:“你学新闻,我又帮不了你,我的同学什么的都是工科的——不过,你一年前就开始实习了吧?怎么没留下?新闻不是热门专业么,应该好找工作的吧。”
  詹小鹏喝了一口饮料:“你没看现在都流行反串?新闻媒体需要学财经的,学外语的,学汽修的,学化工的,学旅游的,学外贸的……什么专业版面需要专业人才,但就是不需要学新闻的!”汪海洋笑了笑。詹小鹏继续愤愤不平:“那些要实习生的,纯粹是把我们大学生当免费劳动力,加班扫地端茶是我们的事,但是外出采访拿红包就没我们的事,连底薪都没有……”
  汪海洋给他的碟子上夹牛肉,说:“实习就是一个工作经历,钱是很少的,这在国外都一样,有工作经历给你已经是很好了呢,以后找工作,人家看的就是这个经历呢。”
  詹小鹏继续诉苦:“这我也知道,实习那是人家给你机会,要满脸欢欣地接受,可是,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我们去试用,这本应该是平等的吧,可是,连个合同都没有,3个月的试用结束,说让走就让走,靠,用最低的工资找一个最廉价的劳动力,我们好歹也是大学生啊……”汪海洋不说话了。古霏霏问詹小鹏:“你毕业了没工作,那住哪里呢?”詹小鹏:“暑假里蹭着我师弟的大学床位。等开学了,那就再说吧。”汪海洋:“总得有个打算吧。”詹小鹏:“天无绝人之路,我们班没找到工作的还多着呢,到时候一起合租吧。”古霏霏听了,面露怜悯的神情。她看了看旁边的沈思雨,沈思雨也正看着她。服务员又有菜端上来了,汪妈妈大声地给大家劝菜:“快吃吧,别只管说话,都是家常菜,你们年轻人,多吃菜,多吃菜……”
  詹小鹏的话题算是结束了。
  这时有另外的亲戚问:“海洋,你这里的工作怎么样?”
  汪妈妈汪爸爸一听,立即眉开眼笑。他们老早等着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了。
  汪妈妈手指儿子:“让他自己说吧——海洋,你说说看,当初建大的学院院长是怎么请你回国的。”
  汪海洋低调地说:“就是说,我回国,到建大去,会有很好的发展,他们会给我很大的空间……”
  汪妈妈代替他把话说完:“院长答应给他大房子,给他副教授,还答应给一个什么团队,让他做团队的头,也就是说,以后啊,他可能会是系主任什么的……”
  汪海洋有点害羞:“妈,以后的事,说它干什么?”
  汪妈妈神态自豪:“你不用那么谦虚,这里都是我们自家人。他们看着你长大,都知道你会有出息的。”
  酒席上立即有稍微年长点的长辈说:“是的是的,海洋啊,我们都是自家人,都是你的支持者,你那么优秀,是我们的骄傲,我们都为你的成绩高兴!来来,为海洋的成绩,我们干杯,祝贺他!”
  众人端起酒杯,一一碰杯。
  接下来的话题,完全就是海洋的出息。
  一长辈说:“海洋啊,你回国,当副教授,这么有出息,最高兴的人就是你妈了,当初你妈那么努力地培养你,我们都看着的呀,我记得她每天中午带着饭盒去你学校,为了让你多些时间念书不用回家。”
  又一长辈说:“我老姐培养儿子的苦心,我们都知道,当初我们还觉得她对海洋太严厉,以海洋的成才看来,这教育孩子还是要严格要求,现在看看,就海洋最有前途了,海洋,你一定得谢谢你妈妈!”
  汪海洋赶紧站起,向老妈敬酒。
  汪妈妈笑着,满脸灿烂。
  还是刚才发言的长辈说:“来来,你们这些表弟表妹,快向海洋哥哥敬酒,多向海洋哥哥学习,多听他的话,以后他会罩着你们……”
  又是一阵敬酒。
  海洋喝完酒,豪情地说:“只要我有能力了,站稳了,弟弟妹妹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帮……吃完饭,我们去K歌吧,我请客!”
  刚才听着长辈训话的一帮孩子顿时欢笑。
  汪海洋回国后先居住在父母家。
  汪爸汪妈的家在半山,几年前自家买的商品房,因为只考虑两人居住,买的比较小,两房一厅。平常他们两个老人住住正好,汪海洋一家三口人住,就显得拥挤了。
  汪海洋的太太叫古霏霏,儿子叫慕慕。4年前古霏霏在慕尼黑的医院里生下儿子时,她还笑着说,我们要生3个孩子,分别叫慕慕,尼尼,黑黑。当时汪海洋一手楼她一手搂儿子,豪情万丈:“好啊,生3个,我建支乐队!”
  幸好古霏霏后来没有再接再厉,不然,这拖着3个孩子回来,哪有地方住啊。
  古霏霏来自浙江南部一县城,汪海洋是她的“学生”——当年汪海洋读研最后一年期间,她留校当汪海洋所在系的辅导员。按理,她管不了研究生,但是古霏霏就是有本事,让年龄比她大的汪海洋称她“小古老师”——也许能当学生辅导员的,这点能言善辩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这称呼延续了3个月,然后他们谈恋爱了。
  3个月的“小古老师”成了古霏霏女性履历上最有价值的一个阶段。慕尼黑工大的留学生们都知道:汪海洋是他老婆的学生。都管人家叫了3个月“老师”,难道只凭一个结婚,他汪海洋就想咸鱼翻身?没门!
  所以,当汪海洋读完硕士、攻完博士、甚至完成博士后阶段的科研后,哪怕古霏霏的学位依旧停留在辅导员阶段的经贸管理本科上,她依旧是他的“小古老师”。
  德国7年,汪海洋只管读书,小古老师操劳着生活中的一切。
  似乎经管毕业的都是职业性的好管家。汪海洋在德国拿每月1000多欧元的奖学金,要知道,用这个数字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相当有难度啊,不过,在古霏霏的精打细算下,吃穿住行都拿下了,甚至还有一年一次的度假旅游: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外人眼里,他们生活得很惬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