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br> 早年,地坛里有两个会算命的人。一位半宿半宿地在林子里吹箫,大家叫他“箫兄”;一位整天在园子里边走边饮,人称“饮者”。<br> 有一天大雾弥漫,我独自守着棵老树发呆,忽一阵酒气袭来,饮者已现近旁,醉眼迷离地正瞅着我笑呢。我说您好。他说有啥不好?我说您总这么高兴。他说不高兴咋办?那时我二十几岁,已经盼着死了——两条腿算是废了,工作又找不到,日子嘛倒还剩着一大半,以后的路可怎么走呢?<br> 饮者正一口一口地往嘴里灌黄汤。我说:要不您给我算上一命?<br> 他拉着我的手看了看,又问过八字,说我命属木,生于冬,必多病,二十岁上少不了要住医院,而后厄运频频,步履维艰,直到……<br> 直到啥时候?我忙问。<br> 另一个声音却在身后响起:单说以往,也算本事?<br> 回头看时,雾气缭绕中箫兄一身黑衣,抱箫而立。<br> 饮者缓缓起身,与箫兄久久对视。同行相轻,据说二人久存芥蒂。<br> 那就算算未来?饮者说,语气中有明显的挑战味道。<br> 箫兄摸出两张纸条说:您写一句,我写一句。<br> 片刻写罢,二人换看,抚掌大笑,似芥蒂已去。<br> 饮者问:如何给他看呢?<br> 箫兄答:只末尾一字吧。<br> 饮者又问:剩下的加封?<br> 箫兄点头:待未来拆启。<br> 末尾一字,饮者的是“之”,箫兄的是“也”。我说这不跟没看一样吗?饮者说:提前拆看也行,就怕不准了。箫兄道:不准了,而且不好了。我说你们把我当傻瓜吗?他们说:您请便。<br> 那么,未来是什么时候?<br> 不得不拆时。<br> 如何才算不得不拆时?<br> 笑声朗朗,二人已隐形大雾之中。<br> 而后多年,园中时有酒气飘绕,林间常闻箫声彻夜,却很少再见到他们;偶尔见了,也绝口不提此事——行内的规矩:命,是说一不二的。<br> 转眼几十年,不知多少回我想拆开那两封纸条看看,总又怕时机不对。直到不久前躺进急救室,这才想,拆吧,免得死也不知他们都写些什么。<br> 两句话,竞似一联:虽万难君未死也;惟一路尔可行之。<br> 为无名者传<br>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重复五十遍,那个人,该叫他什么?就叫“百太祖”吧。按十七八年一辈算,他应该是活在三国时期。甫家的家谱上说他,“于长坂坡前,被一赵姓将军一枪毙命”。查遍史书,惟《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疑似相关:“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但愿百太祖正在其中,否则正史、野史均无他丝毫痕迹。<br> 传说,百太祖与百太奶尚在胎中,即经两家父母指腹为婚。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孰料婚龄将至,甫家败落,亲家寻因种种,欲毁婚约。直至百太祖戎装待发,欲见娇娘一面,百太奶家仍闭门不允。幸有“红娘”内应,正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菩提树滴菩提水,滴入红莲两瓣中”,或如后世民歌所唱“抱住哥哥亲了个嘴,肚里的疙瘩化成水”,总之百太祖夜闯闺房,给百太奶留了个种。<br> 否则一千七百年后,甫家最终也难有一位妇孺皆知的名人了。<br> 送郎从军一幕自古雷同,譬如“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譬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日返故乡?”男儿重功名,百太祖一骑绝尘。女子为情生,百太奶以泪洗面,忍辱负重,为甫家养育着九十九太祖,终日所盼惟夫君早日归来。譬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譬如“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吵,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人分古今,相思无异。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时通讯靠喊。百太奶岂知,爱子呱呱落地日,正是夫君尸横疆场时。家谱记载,百太祖首战刀未血刃,已成他人枪下鬼。又如民歌所唱“人人说咱们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那半路口”,百太奶闻讯昏厥三刻,自此终身独守,再不曾嫁。<br> 千年悠悠,亦如白驹过隙。却说这百太祖的直系一百代孙,自幼乖巧伶俐,取名志高,孰料长大成人却不忠不孝。不忠者,他不仅与风靡一时的小说《红岩》中那个叛徒同名同姓,且行径与下场亦无二致;否则,必也会像其百代先人们一样,无论正史、野史,均无痕迹。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甫家到志高一辈已是数代单传,偏这厮被人一枪毙命时,尚未有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