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邦大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923076
  • 作      者:
    王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多少代的历史学家都难于解开的谜!
  你读了这部历史长篇小说,或许能解开这个谜,或许仍然解不开,但却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什么”来,例如人生的际遇,历史的哲理,领导者的艺术,计谋与韬略的使用,以及行为处事的准则等等!
  因为刘邦这个人物,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混沌!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千古之问,——刘邦为什么得天下?刘邦夺得夫下,成为西汉王朝的第一位开国皇帝,令读过这一段历史的人,至今百思不得其解,他从一个地方小混混,到彻底打败最为强悍凶猛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到成为九五之尊;有人说他是真命天子,有人说他是狡猾的狐狸,也有人认为他是运气太好,但这些都很难解释刘邦,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多少代的历史学家都难以解开的谜!你读了这部传奇,或许能够解开这个谜,或许仍然解不开,但却可以悟出一些“什么”来。例如,人生的际遇,历史的哲理,领导者的艺术,计谋与韬略的使用以及行为处事的准则,等等。刘邦这个人物,给予我们的是全方位的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本来,这桩远差根本与刘季一点关系都没有。试想,一个乡村的治安小吏,哪能去执行县里的任务,他算老几?
  可这桩差事偏偏挑上了他。
  皇廷来了诏文,要沛县押送百名囚徒和闾左贫民去修皇陵,这应当是县里廷尉去担当押送任务的。可是县令找三找四,竟没有一个人肯去。
  召集了文吏、武吏等都参加的县衙会议,县令开言道:“众位,朝廷来了诏文,要我县派百名役夫去骊山修皇陵,先选狱中囚犯,不够者以闾左之民充数,为怕路途有所逃亡、病故,必须选百一十名。县里还得有人押送。但是廷尉前日不巧砸伤了脚,还躺于家中,你们谁能自告奋勇,去出这一趟远差?”
  没有一个人主动说自己能去的,县令等待良久,仍没有一个开口,他于是将出这趟差的筹码提升:“凡愿去者,可加一月薪水,回来后职升一级。”
  仍然没有人理会。
  县令有些恼火,他开始了“点名”:“夏侯婴,你去!”
  “哎呀,县大人,我老母正重病在床,家中不能离开人呀。”
  那个叫夏侯婴的武吏连忙摇手说不行。
  “曹参,那么你呢?”
  “县爷,不是前些天大雨不断么,我家中房倒屋塌,正找人修房子哩,现在屋顶还露着,万一再有雨,全家人都泡在水里了。等我把房子盖好了吧!”
  “那童铭你呢?”
  这个叫童铭的赶紧摇手,“哎呀,不行不行,我这两天自己得了病,真得了病,郎中说是伤风,弄得我身体病病歪歪的,不得劲。万一是瘟疫,我带症上路,传染给了役夫,没走到骊山就死光光的,您说……”
  “那萧何,你呢……”
  这萧何与童铭是县衙中第一第二的吏掾,县令点到了他们,算是万般无奈了。
  “大人,您不是叫我统计库存余粮和钱物吗,这几天正忙着呢?”
  “我也知道你在干这个事,那就再叫个人来接手吧!”
  童铭连忙说道:“大人,我可以替下萧吏掾。”
  “大人,您忘记了去年他把一个死囚的名字写差了,您被上司训斥了一顿,今年……”
  “不用说我也知道,不就是没有人走这趟差吗?”
  有一个人乘机说道:“县大人,我听说廷尉的脚是自己用棍子砸的,你就罚他去没错。”
  县令没有说话,看来是谁也不愿领这趟差。
  不错,谁都是个聪明人,按秦时酷刑峻法,没能按期报到,迟误的人都得处死;路上逃了囚犯,押送人按律当斩。你想这数千里路的跋涉,哪有不出意外的,押送人的脑袋,都只是暂且寄存在自己的肩膀上!
  谁也不肯去,县令叹了口气,又再问道:
  “萧何,童铭,你们说一说,派是一定要派人去的,该派谁去为好?”
  童铭不敢吭声。
  萧何言道:“大人,我推荐一个人,此人肯定能去。”
  “谁?”县官瞪大了眼睛。
  “刘邦,字季,他现在是丰乡泗水亭的亭长。”
  “唔,我想起来了,你是说那个好说大话的家伙?”
  “不错,正是此人,他必定能去!”
  县令当然知道这个刘邦是何许人也,他还亲自参加过他的婚礼。既然有人愿意出头去顶这个缺,他何乐而不为之?
  县令召来了刘邦。
  “刘亭长,萧何推荐你去出一趟差,要押送百余名役夫到骊山去修墓,你敢不敢去?”
  来到县里之后,萧何已经把情况同他说了,那刘邦毫不犹豫,便说道:
  “大人,我愿意走这趟差,只是,我听说大人曾经许下回来后可以提升一级……”
  “不错,本县令是说过这句话。”
  “那,倘若我能完成任务,如期交割呢?”
  “本县绝不食言,我就提升你到县衙来做事,晋升二等吏掾。”
  “那就让我去好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乱世奇遇:落难刑徒的命运流转
谁都不愿出的一趟赖差,刘邦自告奋勇要去,原是想赌一把,结果他栽了,弄得他只得躲进了芒砀山中,成了一个逃犯。

第二章 根基初奠:拖着裤带闹革命
躲在山中的刘邦得到陈胜吴广造反的消息,终于出山了,他大胆地来到了沛县城下,一纸劝告书攻开了城门,杀掉了县令,自己当上了沛公,走上了起义之途。

第三章 小试牛刀:造反就是你死我活
陈胜进入陈郡两天之后,也正是刘邦杀掉沛县县令,自立为沛公之时;而项梁和项羽计斩会稽郡守头颅,夺取印绶的一幕,竟与刘邦杀沛县县令的一幕如出一辙。

第四章 张楚覆灭:历史的车轮驶向何方
陈胜做了六个月的张楚王,竟被自己的车夫杀死;而陈胜一员属将伪称陈胜王还在,下了一道假旨给项梁叔侄,项梁与项羽得到假诏,渡淮西来,代替陈胜吴广又出演了一出英雄的故事。

第五章 风云际会:刘、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刘邦出兵西攻,却不料出现了窝里反,他只得去向项梁借兵,熟读《太公兵法》的张良乘机求见刘邦;而刘邦与项羽第一次相遇,就在张良的怂恿下义结金兰,刘、项的第一次合作开始了。

第六章 楚王雄风:八千子弟尽显英雄本色
楚王廷前商议派谁去西征,老将们诉说项羽的残暴,最终让刘邦领了先,项羽只当上了一个征北副将;而始料不及的是,这次北征的战争,却成就了项羽这位英雄。

第七章 大厦将倾:残喘中的大秦帝国
刘邦进军高阳,遇到了高阳酒徒郦食其,破了陈留,旋即率军抵达关中的南大门武关,秦宫渐乱;杀了秦二世的赵高,想要与刘邦谈判分王天下,刘邦根本不予理睬,秦朝的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第八章 挥戈咸阳:从来一山不二虎,自古英雄多风流
刘邦进入成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在秦皇宫里与佳丽、脂粉颠鸾倒凤几日后,领军返回霸上,静候项羽的到来;项羽兵抵函谷关,被刘邦军阻挡,抢关之战惹火了他,竟想要用突袭的办法一举消灭刘邦的军队。不料想,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使得天下谁属的问题陡然转换了方向。

第九章 鸿门惊宴:楚汉版“无间道”
项羽自做主张开始分封诸王,他把刘邦分封到了偏远的蜀地为王,并用三万余兵士押解刘邦赴任。刘邦趋入关中,张良献计,要他烧掉栈道,制造出他再也无意返回关东的假象;被萧何月夜追回的韩信,终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一番谈话,令刘邦兴奋不已。从此,刘项之争的历史,将被刘邦掀开新的一页。

第十章 明修暗度:一代名将的处子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小试锋芒,一个月内消灭了关中三王,使汉军顺利地走出了秦关;进入中原的汉王得到新城董老的指点,举起了讨伐项王杀戮义帝的旗帜,骤然聚集起五十六万兵马,一举攻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

第十一章 命悬一线: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刘邦占领了项羽的都城——彭城,见到如此众多的秦宫美人,他日耽酒色,宴卧迟起,不再早朝;想不到就在刘邦与赵国美人卧榻缠绵之时,项羽急率三万骑兵攻入彭城,刘邦竟落得个落荒而逃。

第十二章 背水一战:胆量成就霸业
韩信奉命东征北伐,独当一面,先是消灭了代、赵,又计划攻取齐国,这一连串的好消息传来,使得刘邦乐不可支;然而,刘邦亲自坐镇的荥阳城却被楚军围困,情急之下,刘邦找来郦食其问计,哪知郦食其竟出了一个馊主意差点误国,幸好被张良适时给予纠正,气得刘邦破口骂道:“这个竖子儒生,浑球郦生,简直是个无知的笨蛋。

第十三章 惊魂未定:狼窝与虎口之间的拉锯战
成皋坚守无望了,敖仓又被封锁,刘邦感到山穷水尽,眼见得就要成了项羽的俘虏,幸好军纪信替他做了牺牲,使得刘邦逃出了荥阳城;项羽大军进驻荥阳,即将进兵成皋,刘邦害怕万分又像兔子一样逃跑了,他竟然身着便衣,星夜潜入修武,闯入韩信的营帐,夺了韩信的印信兵符。

第十四章 家国大难:热血男儿的“厚黑”抉择:
汉王与楚王在广武两军相持,两人来到涧边,项羽喊道:“何必两家纷争,徒增伤亡,你我斗它三个回合分个输赢算了!”刘邦答道:“我蛮力打不过你,我是想要用智取胜。”然而这回,善用智谋的刘邦反中了项羽的算计,胸前中了一箭,好在刘邦还算乖巧,边跑边喊道:“哎呀,不好,贼入射中了我的脚趾了”。

第十五章 霸王末路:楚歌中的最后挣扎
两军相持,汉王派使议和,为的是讨要被扣押的老父与妻子;议和成功之后,张良和陈平乘机建议,趁楚军撤退时袭击项王;韩信、彭越、英布,加上汉王四路大军将楚军团团围住,西楚霸王十战十决,不但没有冲出重围,反而陷入了十面埋伏之中。在深夜里,他又听到了四面响起的楚歌声。

第十六章 天丧霸王:乌江上的血色残阳
在十面埋伏与四面楚歌声中,楚军彻底瓦解了,项羽向爱妾虞姬告别,带着八百壮士突围,来到乌江水边,他囿于愧对江东父老之心,不肯过江东而自刎身亡。刘邦扭扭捏捏,在诸侯王的劝进下登上皇位,成了汉朝的开国大帝,他举行盛大宴会,宴请群臣,席间,端坐于殿阶之上的他向群臣发出了一个“千古之问”。

第十七章 封王拜相:平定天下后的权力游戏
高祖分封功臣,萧何位列首位。韩信虽然杀了项王旧臣钟离昧,但仍被高祖所疑,被贬为侯,整日生活在自哀自叹里。高祖设立同姓王,而那个当年不让他吃饭的大嫂的儿子却受到了羞辱,只得到了个羹颉侯,意思是我现在赏你一杯羹吃。

第十八章 白登之围:枕头风吹去百万雄师
冒顿用鸣镝箭先杀了爱妃,然后弑父登位,厉兵秣马,野心膨胀到了开始举兵侵犯汉国边境;高祖亲征,这是他第一次与匈奴国交战,就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被围困七天,幸好陈平冥思苦想,献上一计,靠着一个匈奴女人的枕头风才得以脱困返回了京城。

第十九章 神佑天子:吉凶祸福背后的隐秘玄机
汉高祖刘邦领兵复出,路过柏人县住宿,突然心血来潮,顿感柏人“迫人”,于是连夜离开了此地,竟真的躲过了一场暗杀。而吕后与戚姬的争斗,尤其是吕后的跋扈,让高祖平添了许多隐忧。

第二十章 吕后干政:权倾朝野的女强人
高祖在前线平叛,吕后却在后方与萧何做套子杀了韩信;梁王彭越本来无辜,却也为吕后所不容,不但违背圣意杀掉了彭越,还将他烹煮成肉羹。一杀韩信,二杀彭越,吕后越发干政,使高祖受到极大的震撼,道:“她越来越不像女人了,不像女人了!

第二十一章 衣锦荣归: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淮南王英布因为一个美丽女人惹出祸端被迫谋反,高祖本想让太子挂帅征讨,却因吕后的聒噪,只得勉力亲征;两军对阵之际,高祖又身中了一箭,不期这一箭竟让将士们更加英勇杀敌,不顾生死,很快取得了平叛的胜利。高祖顺道衣锦回乡,与乡亲们同欢十日,情感激越之中,酒酣意畅之时,诞生了那首千古传唱的《大风歌》。

第二十二章 苍天一叹:身前身后事,白马血空流
高祖病重,一次一次地做着安排后事的努力。他与吕后的关系已形同水火。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向一位近臣哀叹道:“你是不知道啊,家事比国事更难缠,心病比身病更难养啊!”然而,就在他临死前,终于演出了杀白马君臣盟誓的这幕活剧,为刘姓皇朝留下了一记撒手锏。

第二十三章 最毒妇人心:旧仇宿怨恨难消
高祖殡天,吕后秘不发丧,并密谋出一个连她自己都被惊骇得最终未敢遂行的计划——将全体功臣尽皆诛杀;然而,她对戚夫人母子却真的下了狠手——将赵王毒死,将戚夫人变为“人彘”,目睹了母后制造的这一切惨案,把个惠帝吓成“痴呆”。

第二十四章 吕后专权:帝国上空的最后一抹晚霞
飞扬跋扈的吕太后终遭致孤独,她见谁恨谁,竟企图将进京看觑惠帝的齐王刘肥毒杀,为免于祸,齐王刘肥只得想出了一条绝计,认鲁元公主为王太后,把妹妹当了他的母亲,这才被吕太后放归封地;不过,在汉宫内耀武扬威的吕太后却让匈奴王捉弄了一番,逼得她在胡人面前,自贬身份,低声下气,哀告求饶。

第二十五章 阴谋与阳谋:权力面前的人性脸谱
为让吕氏控制政权,吕太后竟然想出了一条怪招,让自己女儿的女儿嫁给她的儿子,成了童女皇后,又大封吕家弟子为王为侯,吕氏的声势盖过了刘氏;唯有朱虚侯刘章不愧是高袓的子孙,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心罚治逃宴为名,杀掉了一个吕姓的子弟,令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
第二十六章 重整山河:吕氏家族的覆灭
第二十七章 刘恒登位:天下终谁手,千古任人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