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一皆竹楼之所助也。”
意思说:夏天降骤雨,小竹楼会发出瀑布一样的声响;冬天下大雪,小竹楼会发出碎玉落地般的声音。在小竹楼弹琴,琴声悠悠,和谐流畅;在小竹楼吟诗,诗韵清新绝妙;小竹楼也适合下棋,棋声丁丁悦耳;适宜做投壶的游戏,投箭声铮铮动听。这种种乐趣,都是小竹楼给的。
千百年来,竹在中华民族心理上,被赋予了一种人格力量。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也喜欢以竹为对象,表现自己狷介的个性和隐逸的情趣。宋代苏东坡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於潜僧绿筠轩》)清代郑板桥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郑板桥集·补遗》)王禹俑贬谪黄州,而黄州之地多竹,因而作者倾情于小竹楼的描写,借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叹和人格理想。
这一句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竹楼独特的声音美:夏天急雨幻化的瀑布声,冬天大雪传出的碎玉声,以及棋子的“丁丁”声。投壶的“铮铮”声,皆为小竹楼所独有,这就将其清绝高雅的环境美凸显了出来,同时使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竹楼吱吱嘎嘎摇颤的情状。在这轻轻摇颤的竹楼中,蕴含了如此多的美感,如果不是具有超凡脱俗的恬淡情怀,其清声远韵的声响美是体味不出来的。
语言表现上,隽永有味,清新淡雅,如出天然。作者没有刻意写景,一边叙事一边随笔点染,竹楼的风姿便跃然纸上;没有专门抒情,但遣词造句之中,抒情的浓郁色彩便自然流出。如以“碎玉”状落雪声,以“丁丁”状棋子声,以“铮铮”状箭矢入壶声,等等,都在字里行间渗透出竹楼静谧幽雅之趣和主人公恬适的心态。句式运用上,六个排比句连用,由实及虚,由视觉到听觉,多层次的渲染,展现出一个魅力无限的听觉世界:夏天“宜”降骤雨,小竹楼会发出瀑布一样的声响;冬天“宜”下大雪,小竹楼会发出碎玉落地般的声音。小竹楼“宜”弹琴,琴声悠悠,和谐流畅;小竹楼“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小竹楼也“宜”下棋,棋声丁丁悦耳:“宜”做投壶的游戏,投箭声铮铮动听。六个“宜”字一气呵出,各种声响汇成一曲精致雅丽的交响乐,平淡而不乏韵致,令人舒心畅气,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竹楼之美,情韵之足,也尽在其中了。
唐代韩愈提倡作文“惟陈言之务去”,本句对竹楼声音的描绘,可谓不落陈言了。宋代王安石对此文评价甚高,曾赞扬说:“《竹楼记》胜《醉翁亭记》”(见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三十六卷),将之排在人们公认的天下美文《醉翁亭记》之前,也就不难理解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