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王家新是中国乃至国际诗坛上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其特殊性在于,他既在断续的异域生活经历中获得了反思本土的视野,又与故土之间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同身受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家新与北岛一类的真正的流亡者构成了区隔,因此,无法把他完全纳入流亡者的精神谱系中。尽管有时王家新也赋予自己的身份以想象性的“流亡”内涵,但王家新在诗中更多传达的是一种自我漂泊感,漂泊在语词之中,漂泊在内心的孤寂之旅中,漂泊在跨语际与跨文化之间的复杂体验中。这种阶段性的漂泊的域外生活方式使王家新获得了超越性的视角,以一种有距离的眼光重新深思母语与诗性、个人与社会以及现实与历史。这种思考又与王家新在域外的孤独体验相结合,从而使他的诗思伴随着对存在的切身性的体悟。然而,当这种漂泊的域外孤旅都以回归本土而告一段落的时候,一切漂泊中的体悟最终都化为“进入大地,从属大地”的感受,这种回归于祖国土地上的栖居之感,恰是那些真正的流亡者们所很难获得的体验。
在这一创作阶段,王家新赋予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身份定位既是一个僭越语言边界的“伟大的游离者”①,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的承担者。这种一以贯之的承担者的姿态,最终指向的是“一个种族的尚未诞生的良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