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周立波研究资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5885
  • 作      者:
    李华盛,胡光凡编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周立波研究资料》是国内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内容最系统的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丛书收录国家“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的研究成果,由最权威的学者,穷数年心力,从浩如烟海的文献、笔记、访谈、作品中,筛选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汇编为重要作家的研究资料,重要文学运动、文学社团和思潮的研究资料,以及包括文学期刊目录、主要报纸文艺副刊目录等在内的文学书刊资料三个系列,全套丛书共一百余种,现由本社出版发行,以期嘉惠学林,传诸后人。
展开
作者简介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周立波研究资料》分传略与生平年表,生平与文学活动自述,调查访问记,回忆悼念文章选,创作道路与艺术风格,《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专题,短篇小说专题,报告文学与散文专题,著译系年与研究资料索引等几个部分,全面收集了关于周立波的研究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复我党领导的《抗战日报》;年底,《抗战日报》在沅陵复刊。1939年5月,他转赴广西桂林,参与编辑《救亡日报》;当年底,奉调至延安。周立波到延安后,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担任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讲授“名著选读”。1941年夏,他开始写作短篇小说,先后发表了反映陕北农村生活的《牛》和反映上海西牢斗争生活的《麻雀》《第一夜》等作品,初步显露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出色才华。1942年5月,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讲话,通过整风,他的文艺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坚定地确立了走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的决心。1944年2月,调《解放日报》社任副刊部副部长,主编文艺副刊。当年冬,随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深入华南敌后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他在司令部担任秘书,和广大指战员一起,冒着严寒酷暑和战火硝烟,在南征北返中长途跋涉一万五千余里,用两条腿走过七个省的战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被南下支队一位领导同志誉为“钢铁的文艺战士”。他在万里征途记下了大量日记,为以后写作报告文学和创作小说积累了珍贵的资料。1945年10月部队回师中原后,他被派到新四军五师师部编辑《七七日报》,任副社长。1946年2月调任新华社驻汉口记者,抵汉不久又奉命去解放区从事写作,到北平后被留在“军事调处执行部”任我方代表团翻译。随后调任“军调部”承德、赤峰执行小组我方代表翻译。在赤峰,他写成报告文学集《南下记》。8月,调冀热辽区党委编辑《民声报》,任副社长。
  1946年冬,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周立波随一支工作队从热河到达松江省尚志县元宝区参加土改,先后担任中共元宝区委副书记、书记。在土改中,他坚持和贫苦农民同甘共苦,虚心向群众学习,通过约半年的共同生活和斗争,大大加深了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47年5月,他调松江省委宣传部主编《松江农民》报,即开始构思、创作反映东北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写作过程中,还到过五常、拉林、苇河、呼兰等县农村,继续深入生活,充实素材。1947年10月和1948年12月,他先后写出《暴风骤雨》上、下卷。
展开
目录
传略与生平年表
周立波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周立波传略
周立波生平年表

生平与文学活动自述
《亭子间里》后记(周立波)
《被开垦的处女地》译后附记(立波)
信(立波)
后悔与前瞻(立波)
谈思想感情的变化(周立波)
纪念、回顾和展望(周立波)
深人生活,繁荣创作(节录)(周立波)
谈创作(周立波)
《韶山的节日》事件的真相(周立波)

调查访问记
关于周立波同志的一些情况(周扬)
我所认识的周立波(严文井)
周立波与鲁迅(李华盛胡光凡)
周立波在东北(胡光凡李华盛)
作家周立波在农村(胡坚)

回忆悼念文章选
毕生扎根人民中(王首道)——怀念周立波同志
忆立波(吴黎平)
悼念周立波同志(葛洛)
我的悼念(陈涌)
回忆周立波同志(艾芜)
安息吧,立波同志(沙汀)
回忆一段战史(肖林达)——怀念周立波同志
在家乡的哀念(康濯)——悼周立波同志
我们的楷模(未央)——悼念周立波同志
怀念周立波同志(肖育轩)
爷爷周立波在浩劫的日子里(周仰之)

创作道路与艺术风格
《周立波选集》序言(周立波)
关于周立波的创作(茅盾)
战士与作家(林蓝)——《周立波文集》编后记
周立波小说的真善美(冯健男)
秀丽的楠竹和挺拔的白杨(宋遂良)——漫谈周立波和柳青的艺术风格
革命现实主义的烂漫山花(胡光凡)——周立波农村题材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节录)(十院校编写组)

《暴风骤雨》
答霜野同志(立波)
《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周立波)
现在想到的几点(周立波)——《暴风骤雨》下卷的创作情形
推荐《暴风骤雨》(芝)
《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
我读了《暴风骤雨》(韩进)
从《暴风骤雨》里看东北农村新人物底成长(蔡天心)
《暴风骤雨》(陈涌)
谈《暴风骤雨》及其评价问题(刘锡诚)
《中国新文学史稿》(节录)(王瑶)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节录)(刘绶松)
《中国现代文学史》(节录)(林志浩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节录)(唐弢严家炎主编)
《暴风骤雨》俄译本第一版前言((苏)B·卢得曼娜)

《铁水奔流》
《铁水奔流》的创作(周立波)
工人读《铁水奔流》(谷受民赵焕然)
试谈《铁水奔流》的人物形象(黄秋云)

《山乡巨变》
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周立波)
读《山乡巨变》(王西彦)
对《山乡巨变》的意见(肖云)
对《山乡巨变》的意见(唐庶宜)
读《山乡巨变》续篇(马焯荣)
《山乡巨变》琐谈(黄秋耘)
《山乡巨变》的艺术成就(朱寨)
《当代文学概观》(节录)(张钟等编著)
《山乡巨变》正篇俄译本译者序言((苏)B·克里夫佐夫)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一九四九——九六五大陆部分)》
(节录)(林曼叔等著)

短篇小说
《铁门里》序(周立波)
《麻雀》(雪韦)
斗争生活的生动写照(桑逢康)——介绍周立波同志的一组短篇小说
风格一例(唐弢)——试谈《山那面人家》
《张满贞》(宋爽)
三支社会主义颂歌(艾彤)——谈周立波同志的短篇小说
可敬可爱可信(桑逢康)——评《湘江一夜》的人物塑造

报告文学与散文
谈谈报告文学(立波)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序言(立波)
《南下记》后记(周立波)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罗之扬)
喜读《战场三记》(黎牧星)
周立波与报告文学(周而复)
《韶山的节日》一文的奇祸(秦牧)——从一个典型事例戳穿“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黑幕
周立波(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之一
一簇带露的山茶花(胡光凡李华盛)——周立波早期的一批佚文简介

著译系年与研究资料索引
周立波著译系年
周立波研究资料索引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