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69445
  • 作      者:
    贺桂梅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贺桂梅,1970年生于湖北。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博土论文《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2000年留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2004年被聘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20世纪文学、思想研究。已出版著述《批评的增长与危机——9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1999)、《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2003)、《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2005)、《历史与现实之间》(2008),另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主编,2002)、《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主编,2005)等;并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相关研究领域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从探讨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寻根”思潮、“文化热”、“重写文学史”思潮、“纯文学”实践等6个文学与文化思潮着手,试图对80年代整体思想状况进行一番知识社会学考察。对每一思潮,不仅在新的历史视野中重构其基本历史轮廓和复杂脉络,更从叙事形态、知识构成与话语机制等不同层面重新解读其核心历史文本,尤其关注“知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这种研究的两个基本特色:一是跨学科视野,以文学文本为主,但扩大到美学、哲学、理论、历史研究等领域,力图把80年代思潮作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场域来加以把握;另一则是全球视野与中国问题的结合,从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整体历史视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国文化实践的不同面向,及其与90年代以来“全球化”现实间的关联。
  作为“新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被视为告别50—70年代的革命实践而进行文化“新启蒙”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学观念、知识体制与思维模式构成了近三十年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们理解当代中国六十年乃至整个20世纪历史的基本认知装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使得如何评价这一认知装置变成了知识界的关键分歧所在。由此,《"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历史的基础上,重新描画80年代文化地图,以作为推进现实思考的参照。
展开
精彩书摘
  对“文革”的定性,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经历过一个变化的过程。1971年林彪事件发生之后,其“反革命”性质被确定为“修正主义的极右实质”①、“新产生出来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代表”凹。这和毛泽东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动机描述为批判蜕变为特权阶级的官僚阶层与“资产阶级走资派”,是一致的政治判断。1976年后,对于“四人帮”,华国锋等“凡是派”延续了对林彪集团的说法,将其定性为“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极右的路线”①。不过有意味的是,这种定性在“改革派”那里开始发生了变化。1978年的重要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称“四人帮”“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其性质也开始变为“极左路线”。另外的文章开始提出“民主和法制”问题,并把对“四人帮”的定性与“封建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们从‘四人帮’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主义的阴魂。”“文革”十年被视为“专制主义、帝王思想、皇权思想、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宗法思想、蒙昧主义”等“封建主义的遗毒恶性发展,重新泛滥”的时期。1981年正式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基本延续了上述对于“文革”的定性。正是以这种关于“文革”的论述方式为依据,“思想解放”开始成为一个有力的口号,对“文革”历史的批判和反省也与“反封建”主题有了直接联系。从“修正主义极右路线”到“封建法西斯主义”的定性,事实上不仅仅是对于“文革”的历史定位,同时也相应地决定了“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及其一整套意识形态话语。如同韩少功分析到的:“这里有一个知识和话语的转换过程。一旦确定了‘封建主义’这个核心概念,人们很容易把新时期的改革想象成欧洲18世纪以后的启蒙运动,想象成‘五四’前后的反封建斗争。
展开
目录
绪论重新定位80年代·中国·文化
一、80年代研究的历史视角与知识社会学
二、“新时期”意识的由来:一组意识形态框架
三、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
四、”文化”与“现代化”:“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
五、80年代人文思潮的知识谱系考察
第一章 “回到19世纪”——人道主义思潮
一、引论:人道主义、“五四”与“19世纪的幽灵”
二、青年马克思或黑格尔:“异化”论与历史叙事
三、“人性论”、家国书写和19世纪浪漫派文学
四、康德的阴影下:主体论、美学和革命
五、作为话语事件的“文学主体性”论争
结语:19世纪、知识分子与第三世界革命

第二章 “现代派”与先锋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作为冷战禁忌的“现代派”
二、“黄(灰)皮书”、“地下文学”与同步的60年代
三、“欠发达的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主体的悖论
四、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
结语:第三世界先锋派的主体性

第三章 “跨越文化断裂带”——“寻根”思潮
一、寻根思潮:一个简单的轮廓
二、“寻根”意识的发生:“乡村”与“中国”的耦合
三、序曲或语境:“废墟”侧旁的民族想象
四、“活的传统”:寻找“非规范”文化
五、知识谱系:美学、考古与民族史叙事
六、文本:话语冲突的场域
结语:民族主义话语的冲突与耦合

第四章 现代化叙事与“韦伯的幽灵”——“文化热”
一、三个知识群体和三种思想动向
二、三个文本与三个“故事”
三、文化热、“五四”传统与“现代化理论”
四、“韦伯的幽灵”:文化主义及其变形
结语:超越80年代文化意识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思潮
一、80年代文化场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论
二、“文学”与文化政治
三、“20世纪”与现代化叙事
四、“中国”与全球化想象
五、编史学上的“现代化范式”及其全球语境
六、现代文学学科:新体制、新学人、新范式
结语:“80年代学术的一个象征”

第六章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文学的去/再政治化实践
一、引论:“文学性”如何作为问题
二、美学谱系:“诗化哲学”
三、文学理论谱系:转向语言
四、现代文学经典谱系:“重写文学史”
结语:“纯文学”的自我批判
结语重建批判知识与批判主体
一、“新时期”与50-70年代、新启蒙范式与第三世界批评
二、“全球化”时代的批判思想
三、创造新的批判语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