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1929
  • 作      者:
    张少康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少康,1935年生,浙江安吉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顾问。2002年退休后任香港树仁大学教授至今。主要著作有《文赋集释》、《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文心雕龙新探》、《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学术论文选集《古典文艺美学论稿》、《夕秀集》、《文心与书画乐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是著者多年教学和研究《文心雕龙》的总结,对刘勰的生平、思想和著作在最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书中全面分析了《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提出了自己很多独到的观点,特别重视从传统的哲学、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研究刘勰文学理论的思想的历史渊源,并探讨刘勰的文学理论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之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是两部性质不同的书,因此它们对文学分类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它重在研究和阐述各类文体的历史发展及其创作特征;而《昭明文选》则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选本,所以重点在选出各类文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前者偏重于从文学理论方面去研究文体的类别,而后者则偏重从文学创作角度区别不同文体。两者有相同之处:都需要对文体加以分类。但是也有不同之处:前者以理论为标准,不论作品好坏,只要有理论上的意义,就需要提出来讨论;后者以创作为标准来选出优秀作品,有些文类没有好作品,则可以不选。例如以诗歌来说,《文心雕龙》就讲到诗歌中的离合诗、回文诗、联韵诗等形式,而《昭明文选》则不需要选这些诗,也不会列入诗的分类中。《文心雕龙》在论赋的发展时,曾经特别提到荀子的《赋篇》,荀子的《赋篇》中包括了《礼》、《智》、《云》、《蚕》、《箴》五篇,刘勰认为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钓赋》都是在赋的发展中具有转折意义的著作。但是《昭明文选》中只收了宋玉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四篇,没有收《钓赋》,也没有收荀子的《赋篇》,显然,这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考虑的。萧统在《文选序》中说过: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后。”他也知道荀子《赋篇》、宋玉《钓赋》在赋的发展史上的理论意义,但是它们在艺术水平上确实是比较差的,荀子的《赋篇》诚如许多学者指出的,类似子书作品,①其实,它们仅有赋的形式,其内容是以隐语方法来论说伦理道德和事物知识性的内容,没有美的形象,文辞也过于质朴,当然不符合萧统“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标准,所以《昭明文选》自然是不会选人的。<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刘勰的家世、生平和思想<br>第一节 关于刘勰的籍贯和家族谱系<br>第二节 关于刘勰父亲刘尚及其任越骑校尉和去世的时间<br>第三节 关于刘勰的生年和人定林寺的时间与原因<br>第四节 关于刘勰人梁后的仕宦情况<br>第五节 关于刘勰的卒年<br>第六节 关于刘勰的思想和著作<br>第二章 刘勰的文学观念和《文心雕龙》的体例<br>第一节 《文心雕龙》广义的“文”和狭义的“文”<br>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例和结构<br>第三章 文之枢纽——文学本体论<br>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原道论<br>——论文学的本质和起源<br>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征圣、宗经论<br>——论文学的经典范本<br>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正纬、辨骚论<br>——论纬书、《楚辞》与经典的异同<br>第四章 论文叙笔——文学文体论<br>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br>第二节 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br>第三节 原始以表末<br>——各类文体的历史溯源<br>第四节 释名以章义<br>——文体名称的理论含义<br>第五节 选文以定篇<br>——典范篇章的选择确立<br>第六节 敷理以举统<br>——每种文体的创作要领<br>第七节 《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文体分类比较<br>第五章 割情析采——文学创作论<br>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br>——论文学的构思与想象<br>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性论<br>——论文学的风格<br>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br>——论文学的精神风貌与物质形式美<br>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通变论<br>——论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br>第五节 《文心雕龙》的情采论<br>——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br>第六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上)<br>——论文学的写作技巧:结构布局和比喻夸张<br>第七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下)<br>——论文学的写作技巧:声律、对偶、用典及其他<br>第八节 《文心雕龙》的隐秀论<br>——论文学形象的特征<br>第六章 披文入情——文学批评论<br>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时序论<br>——论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br>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物色论<br>——论文学创作的主观与客观<br>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才略论<br>——论作家的才能和个性<br>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知音论<br>——论文学的欣赏和批评<br>第七章 唯务折衷——文学研究方法论<br>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佛教哲学的方法论<br>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折衷论<br>第八章 《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br>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天人合一”思想<br>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古典美学<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