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人看来,侵略者的压迫无时不在,侵略者的桎梏无所不在,他们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与“团结”,却让“波兰母亲”伤痕累累。在这里,诗人用凝练的诗句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并没有掀起欧洲革命的浪潮,也没有动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统治根基,波兰人民只能依靠自身薄弱的力量反抗,许多爱国人士被逮捕,被监禁,被流放,被屠杀。面对强大的敌人,诗人已经预见到了革命道路的艰辛,甚至对革命胜利不抱有希望,因而觉得“只有殉难,只有牺牲,却不能获得光荣”。
但是,“儿子”并没有因为失败的结局而停滞,也没有因为死亡的残酷而退缩。诗人随后描写了“儿子”与侵略者周旋、在他们面前伪装以及随时准备“把鲜血撒在土地上”的反抗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耶稣的故事。道成肉身的耶稣,到处医病和驱魔,宣扬上帝的意志,后被犹大出卖,由犹太教上层阶级判决死刑。“救主”耶稣在尘世历经了艰难险阻,最终以圣洁无罪之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涤荡了世人的罪恶,拯救了堕落的灵魂。为了“波兰母亲”,为了“自由”,诗人也愿意像耶稣那样,即使道路艰辛也要前进,即使“无名的奸细”、“叛逆的法庭”和“凶恶的敌人”在前方也不畏惧,即使流血牺牲也要奋斗到底。
诗歌的结尾显得格外沉重,“枯木建构的绞架”,“失败者的死的纪念碑”,以及“同胞夜晚的长谈”和“女人短促的哭泣”,一系列萧瑟而悲伤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壮士已矣的画面。我们看到,诗人一方面渴望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而战斗,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战斗不能带来预期的胜利,只有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尽管悲观和绝望埋藏在他的心里,他也愿意全力拼搏,为国献身。这种对祖国母亲的深挚之爱,使诗歌语言异常饱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