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理论及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90277
  • 作      者:
    李志猛[等]编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理论及应用》结合作者多年研究和教学实际,系统地论述了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技术。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武器系统及其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武器系统性能评估基本方法和典型模型、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以及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构建相关技术,最后针对天基信息系统等信息化装备,介绍了一些新的效能评估方法,包括基于探索性分析的效能评估方法、基于场景的效能评估方法、基于粗糙集的效能评估方法以及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通径模型的效能评估方法等。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理论及应用》可作为军事学、武器系统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管理的相关人员作为业务参考书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是要解决武器系统“有什么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武器系统发展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维护等活动中的核心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是支持武器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是武器装备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武器装备体系中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些关系包括:结构与比例、数量与质量、新装备与老装备、主战装备、电子信息系统与保障装备等。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效能分析方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效能分析,可以发现体系的薄弱环节,优化武器装备体系的结构,检查战略和计划的效果与缺陷,确定武器装备发展方向和重点,为武器装备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2)是武器全寿命管理的关键支持技术。
  为实现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在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相应的决策环节进行论证分析,为实现宏观层次的科学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利用效能分析方法、技术和环境,可以在模拟未来可能的武器装备使用环境中,建立各种重大武器装备效能分析与预测模型,对重大装备项目特别是新型武器装备立项论证、研制进度、技术风险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优选武器装备发展方案,逐步实现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为武器装备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3)是保障武器作战应用的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新的武器装备概念和作战使用概念不断涌现,运用效能分析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武器装备在近似实战条件下的作战使用及其效果,可以指导各类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协调,保障武器装备能够有效地作战应用。
  效能评估的理论方法研究是要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和实际技术,支撑各类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为武器装备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决策支持,具体来说武器系统评估通常要达到下述几个目的中的一个或几个。
  (1)分析武器装备的发展规划与计划。
  主要用于分析确定装备体系的能力水平;规划武器系统的能力,分析能否满足作战需要;分析与确定武器系统的具体任务,建立装备部队的方案和计划等。
  (2)明确武器系统的性能要求。
  分析武器系统为完成其规定的任务应具备的工作特性和辅助特性,确定武器系统的性能要求,确定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
  (3)评价武器系统的建设方案。
  利用效能分析方法可以估算武器装备效能;确定和评价装备的固有能力、可靠性、维修陛、安全性、保障性等因素对装备效用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影响;进行效能等诸因素(固有能力、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等)的权衡研究;对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效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和评价研制单位所实现的固有收入、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因素对效能及其主要部分的影响,作为提供转入生产阶段的决策依据之一。
  (4)为武器系统运用提供措施建议。
  武器要完成的任务或新的使命分析,评价实际使用过程中装备所能达到的效能;评价并改进使用与保障方案;进行武器装备体系的优化配置,为执行任务选择优化方案的使用与保障方案;为改进设计、现代化改装、封存决策和新装备的研制提供信息;评价退役时机和延寿方案;对装备更新提出建议。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武器系统概述
1.1.1 武器系统的概念
1.1.2 起源与发展
1.1.3 武器系统的分类
1.1.4 武器系统寿命周期
1.1.5 现代武器系统的特点
1.2 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
1.2.1 效能评估的定义
1.2.2 效能评估的基本层次
1.2.3 效能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1.3 效能评估的基础支撑技术
1.3.1 系统分析技术
1.3.2 建模与仿真技术
1.3.3 综合评价技术
1.4 效能评估方法的历史与现状
1.4.1 效能评估的起源与发展
1.4.2 效能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武器系统的性能评估
2.1 侦察系统的性能评估
2.1.1 典型侦察系统
2.1.2 侦察与目标搜索的数学模型
2.1.3 侦察系统的性能分析
2.2 指挥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
2.2.1 指挥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2.2 指挥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2.3 射击武器的性能评估
2.3.1 射击武器的基本概念
2.3.2 射击误差分析
2.3.3 对目标的毁伤分析
2.3.4 射击效率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章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方法
3.1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问题分析
3.1.1 效能评估工作的相关要素
3.1.2 效能评估研究的基本问题
3.1.3 效能评估的分类
3.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本框架
3.2.1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一般过程
3.2.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基本方法
3.3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典型解析方法
3.3.1 ADC方法
3.3.2 兰彻斯特方程
3.3.3 SEA方法
3.4 武器效能评估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3.4.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3.4.2 层次分析法
3.4.3 网络层次分析法
3.4.4 模糊综合评判
3.5 武器效能评估的仿真方法
3.5.1 基于仿真的效能评价思路
3.5.2 仿真数据的综合校验方法
3.5.3 仿真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指标
4.1 效能评估指标概念与类型
4.1.1 指标的概念分析
4.1.2 效能评估指标的类型
4.1.3 几类指标概念的辨析
4.1.4 效能指标的选择
4.2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
4.2.2 指标体系构建准则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4.2.4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
4.3 指标体系的优化与量化方法
4.3.1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2 系统效能指标的有效性检验
4.3.3 指标重要性分析
4.3.4 指标完整性检验
4.3.5 指标体系结构优化
4.3.6 指标的定量化处理模型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探索性分析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5.1 探索性分析方法介绍
5.1.1 探索性分析的基本思想
5.1.2 常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分类
5.1.3 探索性分析的一般过程
5.1.4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5.2 探索性分析的应用研究
5.2.1 求近似最优解的应用
5.2.2 面向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性分析的应用
5.2.3 面向复杂系统效能度量的综合性探索分析
5.3 基于探索性分析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框架
5.3.1 适用性分析
5.3.2 一般过程
5.4 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粗糙集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6.1 粗糙集理论概述
6.1.1 基础理论
6.1.2 面向知识发现的应用
6.1.3 粗糙集适用性评价
6.2 基于粗糙集方法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框架
6.2.1 指标层次结构
6.2.2 评估数据预处理
6.2.3 评估流程
6.3 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场景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7.1 场景的一般分析
7.1.1 场景的概念分析
7.1.2 场景、想定与任务的区别与联系
7.1.3 场景的获取方法
7.2 基于场景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框架
7.2.1 一般性的评估框架
7.2.2 一种场景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规范过程
7.2.3 基于场景变权的效能计算模型
7.3 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第8章 基于PLS通径模型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8.1 PLS通径模型理论方法简介
8.2 基于PLS通径模型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框架
8.2.1 适用性分析
8.2.2 一般过程
8.2.3 多场景下综合分析思路
8.3 应用案例
8.3.1 案例背景
8.3.2 PLS通径模型的构建
8.3.3 评估数据获取与处理
8.3.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